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26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手术体位,实验组130例采用改良手术体位,观察术后颈肩痛的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颈肩痛发生率比较。130例采用常规手术体位的发生率为43.08%;130例采用改良手术体位的发生率为30%;P<0.05。结论:手术体位对于腹腔镜手术后发生颈肩痛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改良手术体位能有效预防及减轻腹腔镜手术术后颈肩痛。
  【关键词】手术体位;腹腔镜手术;颈肩痛
  
  颈肩痛是腹腔镜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其发生机制与CO2气腹刺激膈肌及腹内压增加所致横膈被动伸展有关[1]。我们于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选择260例腹腔镜手术分别采用常规手术体位及改良手术体位,观察术后颈肩痛的发生率和康复时间。探讨手术体位对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将260例既往无颈肩痛病史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0例,年龄(44.8±4.9)岁,体重(64.4±6.6)kg,男82例,女48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08例,Ⅱ级22例。对照组130例,年龄(44.5±4.3)岁,体重(64.3±5.3)kg,男83例,女47例,ASA分级Ⅰ级106例,Ⅱ级24例。实验组全子宫切除术23例,卵巢囊肿剥离术38例,胆囊切除术60例,阑尾切除术9例;对照组全子宫切除术24例,卵巢囊肿剥离术38例,胆囊切除术60例,阑尾切除术8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手术患者均采用脐下开放切口置入套管针,与自动气腹机相连形成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0—15mmHg,CO2温度37摄氏度。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持续吸氧。
  对照组上腹部手术床头抬高30°,双上肢外展90°;下腹部手术床尾抬高30°,一侧上肢内收,另一侧上肢外展90°。
  实验组上腹部手术床头抬高30°,改一侧肢体内收,另一侧肢体外展小于90°;下腹部手术床尾抬高10°—15°,改双上肢内收,采用下肢输液。
  手术结束后及时排尽腹腔内CO2。术后常规吸O23h,术后6h病人完全清醒者可进食。病情允许鼓励下床活动。
  术后24小时观察两组颈肩痛发生的例数及康复时间。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VAS评分>2分判定颈肩痛发生。发生颈肩痛的患者主诉疼痛明显好转,VAS评分<2分时为疼痛康复。
  1.3 统计学方法颈肩痛发生率以百分比表示,恢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用(X±S)表示。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颈肩痛发生率比较,见表1。实验组130例,发生颈肩痛39例,发生率为30%;对照组130例,发生颈肩痛56例,发生率为43.08%。实验组通过改良手术体位降低了术后颈肩痛的发生。
  两组患者术后颈肩痛康复时间比较,见表2。实验组康复时间为58±18.2小时;对照组康复时间为83±17.6小时。实验组患者颈肩痛康复时间缩短。
  表1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颈肩痛发生率比较
  注:X2=4.79, P<0.05
  表2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颈肩痛康复时间比较
  注:t=5.07,P<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在腹腔镜手术时需充入患者体内CO2以建立气腹显示手术术野。高压、高浓度CO2直接刺激膈神经,而支配膈肌的神经与肩部皮肤的神经节同位于颈3,故CO2气腹引起疼痛的特点为颈肩痛[2] 。颈肩痛已成为腹腔镜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
  有资料显示上肢外展大于90°会使臂丛N损伤,增大颈肩痛发生率[3]。在腹腔镜患者采取不同手术体位对发生颈肩痛的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组改良手术体位,上腹部手术改双上肢外展为一侧肢体外展并小于90°,下腹部手术改双上肢内收,下肢输液。能明显降低颈肩痛的发生及缩短康复时间。
  腹腔镜手术时采取头低臀高位者术后发生颈肩痛的发生率高。这与CO2重力有关。在下腹部手术时,我们降低床尾的高度可减轻CO2对膈肌的刺激,从而降低术后颈肩痛的发生。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术后颈肩痛的高发生率也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次实验证明,手术体位不同术后颈肩痛的发生率及康复时间有明显差异。改良手术体位能显著降低术后颈肩痛的发生率及缩短康复时间。并在临床中易操作,是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重要防护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金福,马会敏。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术后颈肩痛的相关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2003,8(4):146—149。
  [2]张阳德.内镜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肝性脑病心理测试评分(PHES)量表对90例无显性肝性脑病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90名健康体检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8例(201眼)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取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术。结果 B、C两组的疗效近似,但均比A疗效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对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再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或移植羊膜的治疗方式,其疗效要明显优于仅仅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实施后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生活、饮食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肺结核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差错率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
总结抢救76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及褥疮的护理、补液、输血的护理、止血药的应用护理、三腔二囊
目的分析速率法测定血清酶类结果异常偏低的原因。方法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速率法对含有高浓度的血清酶类进行测定。结果高浓度酶测定时会得到异常的测定曲线。结
目的研究DLC-1基因与肝癌发生、转移乃至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3月-2006年10月间73例HCC及癌旁正常组织(其中12例含癌栓)和24例肝血管瘤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