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生活中,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和建筑用户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要提高现代建筑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确保给排水管道质量安全、可靠,并保证不出现渗漏、污染等情况,彻底根治渗漏堵塞问题,必须从设计、施工和维护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只要设计合理、材料合格,按操作规程安装施工,并加强使用过程的维护管理,才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现代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要点和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 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精心组织施工,各工序严格把关,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可以改进和弥补设计施工中的某些不足。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在施工中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下面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及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2.给排水的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2.1 应注意消防给水系统安装的规范性
  消防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对于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强度试验是管网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然后将试验压力缓慢降至工作压力,经检查无渗漏,则严密性试验为合格。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当设计工作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低于1.4 MPa;当设计压力>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
  其次是有个别工程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由于塑料管道受热后强度降低,一旦火灾发生,引起管道损坏,将起不到输送消防水的作用。塑料给水管道如果与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火灾发生时,损坏塑料管道,容易产生泄漏,则不能保证消防流量和水压的需要。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应使用钢管。
  2.2 应注意生活给水系统安装的合理性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是水表安装不符合要求,各户水表、阀门明装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有些工程为考虑抄表方便和美观,将各楼层各户的管道总阀门和水表均设置在首层的公共地方,无任何防护措施。当住户维修室内管件或被人误关总阀门时必须到楼下检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当楼层各户水表集中布置在水管井处时,由于管井尺寸的限制或者施工工艺欠佳,使得水表相邻距离或水表外壳距墙内表面距离过小,造成了抄表和维修的不便。并且水表前后直线管段长度不符合规孔规定,影响了水表运行的准确度。按《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的要求: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和污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8~10倍水表直径的直线段,其他水表的前后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管段,明装在室内的分户水表,表外壳之间距离不得大于30mm。
  其次是生活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不当,并且无防污染措施:部分工程水池溢流管的管径小于进水管,出口直接伸入集水井中,而且无设置网罩。这样当水位控制器失灵时,不能保证将多余的水从溢流管顺利排出,致从水池顶盖满溢。另外出口伸入集水井中无设置网罩,会使积存的臭气回流至水池或者老鼠等动物顺着管道进入水池,污染水质。合理的做法是溢流管的管径应按排泄贮水池最大流量确定,并宜比进水管大一级。溢流管的出口应设置网罩或溢流阀,溢流管的排水方式宜采取二次排水方式,即先流至地面水沟,再经过水沟流入集水井内,通过空气隔断来防止污秽气体污染水池水质。
  2.3 应注意排水系统安装的实用性
  排水系统存在以下通病:首先是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有些室内地漏安装高出地面,造成积水,影响使用环境;或者地漏过低,在地面上形成地坑,影响地面的洁净且不便行走。而屋面地漏的周边不造成坡度,无形成有组织排水,其格栅使用了普通透气管的网罩,未按照雨水斗格栅进水孔的有效面积应大于连接管横断面积2~2.5倍的规定造成因雨水到进水孔被堵塞而使屋面积水的可能。
  因此地漏的选用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公用卫生间不宜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钟罩式地漏过水横断面小,杂物不易通过,易产生上部堵塞。而且钟罩地漏水流转弯急,水头损失大,使上升段水流冲力小,易导致悬浮物下沉产生下部堵塞。因此建议采用格栅加P型或S型存水弯式地漏;不能用地漏取代屋面雨水斗,一方面因标准雨水斗顶部有盖,水从侧面进入,空气不能进入管中,在雨水斗处产生真空抽吸,管内为满流。排水能力大,而一般地漏因无顶盖,排水时会产生旋涡,夹带空气进入管中,减少过水能力,另一方面地漏进水口为平面,很容易被垃圾堵塞,此情况在低层建筑更为严重;饭堂盥洗槽的排水口,应在排水口处设活动网箱隔渣,其尺寸应大于200mm×200mm×300mm(长×宽×高),且应方便取箱倒渣。
  3.給水设备的安装工艺与注意问题
  3.1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安装要求
  室内给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部件。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行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①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②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③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④引放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小于0.75m。
  3.2给排水管道安装要点
  ①近年来,给水管材多采用PP-R管,排水管多采用UPVC管。以上两种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
  ②PP-R管材有热熔和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其中热熔连接最为安全可靠。连接前应清除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连接时应无旋转的把管道插入加热套管内,达到预定深度;同时无旋转的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加热,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子和管件从加热套管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的均匀用力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进行校正,但严禁进行旋转。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防止加热过度,使厚度变薄。连接完毕时必须紧握管子与管件并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使管与管件连接牢固。
  ③UPVC管材用专用胶粘接。粘接剂使用前需摇匀。管道和承插口部位必须清理干净,承插间隙越小越好。用砂纸或锯条把承插口打毛,承口内较薄的均匀刷一遍胶,插口部位外刷两次胶,待胶干40 秒~60 秒后插入到位,同时应注意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时间。粘接时严禁沾水。
  ④给水管道试压。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3.3 给水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给水试压。在给水施工中,会发生生活给水管道安装结束后,没有进行水压试验就直接进行隐蔽,存在渗漏隐患,因此在进行隐蔽前应进行给水试压。
  ②室外明装的塑料给水管道没有可靠的遮光或保温措施,管道通过沉降缝处无进行补偿处理。应考虑采取有效的遮光或保温措施,塑料给水管宜暗敷在楼板内或墙体内。另外管道穿越沉降伸缩时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否则当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大时,容易使管道接口破裂,出现漏水现象。
  ③当采用塑料管作为冷、热水管暗敷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时,有分支或接头的管道没有采用分水器。在用水量多的厨房、卫生间内应采用分水器。
  ④生活用水水池的溢流管管径选择要合适,并且要采取合理的防污染措施。在水池溢流管设置网罩。
  ⑤在给水系统中的减压阀前后均应设置阀门,以方便减压阀的检修;减压阀前还应加过滤器,以便过滤除去水中杂物。
  ⑥水表、阀门的安装要符合要求,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暴晒和污染的地方,且须水平安装。
  ⑦给水管道、水箱等贮水设备布置在易受污染处,造成水质污染,影响身体健康。
  
  4.排水管道的安装和注意问题
  4.1排水管道的安装要点
  ①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②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③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④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4.2 排水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合理安装地漏。地漏安装不符合要求,安装偏高或偏低。地漏设置的位置要求地面要有0.005~0.01的坡度坡向地漏,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且地漏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防止臭气反冒。
  ②坐便器排水口位置的选择应该注意。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种坐便器型号对排水口位置的要求。坐便器排水口位置选择经常出现的问题多为以下两点:一是坐便器排水口距墙面距离不够,二是有的工程由于设计没有注明洁具间距,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向中间甩口,导致住户无法安装淋浴。所以经统计,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多数为300mm,考虑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宜为340mm。
  ③施工过程中将室内雨水管道接入生活污水管道或天面雨水与阳台合用,导致雷雨季节超出生活污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污水外溢,影响环境卫生。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3版)规定:建筑物雨水管道应单独排出,而且天面雨水应与阳台分开。④UPVC 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基础、地下室外墙、顶板处未设置套管,或加设的套管不满足防水要求,存在渗漏隐患。排水管道在穿越上述部位时均应加设、预埋刚性防水套管,且根据《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要求,当排水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还应设置阻火圈。
  
  5.結 语
  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其施工质量受人员,材料,设备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同时,与同行多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确保工程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转4-1BBL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癌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4-1BBL导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以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处理后,制成癌细胞瘤苗(tumor cell vaccine, TCV),观察其对不同动物模型的体内免疫保护作用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 TCV-4-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多发性脑梗塞 (MCI)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同种大鼠无菌自然干燥血凝块颈总动脉注射建立MCI模型 ,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
背景: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被证实存在的两个遗传性变异,虽然目前已有研究阐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基因具有广泛的变异谱,但较少有研究注意线粒体
目的 通过构建骨形成蛋白(BMP)重组腺病毒,为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克隆出BMP2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DNA-磷酸钙共沉法将辅助质粒PJM17转染293细胞,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测滴度并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备用.结果逆转录克隆出BMP2全长基因1.2kb,测序后连接于重组腺病毒载体,酶切鉴定后转染构建活病毒,再次感染293细胞扩增
摘要:分析了注水系统单耗偏高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技术措施。应用表明,利用注水泵性能曲线特点,强化注水泵管理,加强注水泵的维修保养、选用变频调速器技术,降低泵管压差,有利于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关键词: 注水系统 效率 因素 降低能耗 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注水系统用电能耗  注水系统效率高低反映了用能水平的高低。注水单耗是单位时间所耗费的用电量与相同时间注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人中心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AMD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激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激光对于严重视力损害的保护是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代价的[2,3]。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患者中MDR1/P gp、及C erbB 2的表达 ,并探讨MDR1/P gp与C erbB 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FQ RT PCR)法检测 5 7例乳腺癌、2 0例对照组 (包
摘要:建筑物沉降是地基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内部变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实测沉降值是地基土内部应力变化的客观反映。基于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下,用Boussinesq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可以根据实测沉降值反推地基土的应力变化。用沉降值法对某办公楼地基加固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较为理想。该方法的提出对软土地区既有建筑物、尤其是与本案类似的缺乏原始资料的老旧建筑物地基加固或纠偏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非洲公路承包工程与国内工程的区别在于非洲公路工程一般都在合同中规定由承包商承担施工详图设计,并提交给业主批准后,才能开始现场施工。本文根据多个非洲道路工程的设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