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智牧业”的含义及建设基础

来源 :中国乳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ck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数智牧业”?rn当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遇到了牧业行业方兴未艾的“智慧牧场”后,两个理念相互融合发展,最终诞生出来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的解决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数智牧业”,其将是未来10 年中,牧业升级转型和信息投资的主要领域和方向.
其他文献
研究利用“准财政政策”概念度量中央投资,将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同时纳入地方财政政策体系,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并使用系统GMM方式进行回归,实证研究中央投资、地方财政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动态面板模型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当期值对经济增长呈现负向影响,滞后一期值则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与中央投资的交互项回归结果表现为正向影响;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结果显示,中央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单门槛效应,地方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在中央投资的影响下呈现L型,即地方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会随着中央
胎衣滞留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奶牛健康和奶牛场生产的影响较大.本文以南方某规模奶牛场2021年1—12月分娩的牛群数据为基础,从不同月份、干奶天数、妊娠天数、围产天数、围产牛体况等方面研究了该奶牛场胎衣滞留的发病规律.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热应激期间,胎衣滞留率大幅增加;头胎牛的胎衣滞留率低于经产牛,并且胎次越高胎衣滞留率越高;干奶天数不足,胎衣滞留率会明显增加;妊娠天数越短,胎衣滞留率越高;围产天数越少,胎衣滞留率越高;围产牛体况评分过低或过高,胎衣滞留率都会增加;青年牛投产月龄增加,胎衣滞留率也明显增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本文对2019年以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种类、乳房炎发病情况、分子诊断方法、抗生素和中药治疗手段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了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预防措施,以期为乳房炎的诊断、防治及乳房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更好地防范奶牛乳房炎提供帮助.
运输服务贸易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征,使其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及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9年,中国运输服务出口、进口、贸易逆差和出口竞争力总体都呈上升趋势.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实证分析显示:依据波特钻石模型筛选的载重千吨商船占全世界的比重、主要港口的吞吐量、万吨泊位数等10个变量都能促进中国运输服务的出口增长和出口竞争力提高,只有运输服务开放度对出口竞争力提高是负向影响.此外,研究还讨论了RCEP对中国运输服务发展的潜在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为基础,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加强牛群管理,充分发挥牛群的生产潜力,进而提高牧场经济效益,本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牧场2021年1—12月4798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根据指标判定牛只及牛群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显示,该牧场12个月的平均胎次2.25胎,日均产奶量为27.98 kg,高峰奶平均为37.78 kg,高峰奶日平均为101.41天,305天产奶量平均为8883.09 kg,乳脂
为了解某规模牧场产后奶牛酮病的发病情况,随机选择产后奶牛86头在产后1 d、7 d、14 d和21 d跟踪检测酮病发生情况,并分析酮病与胎次、泌乳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奶牛在产后1 d、7 d、14 d和21 d的酮病发病率分别为2.32%、24.42%、11.63%和4.65%;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酮病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3~6胎奶牛发病率较高;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的发病率均随着日产奶量的增加而上升.结果表明,奶牛酮病发病率与胎次和泌乳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为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银川市规模牧场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情况,本试验采集某牧场6月龄内犊牛血液和粪便拭子各69份,采用商品化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结合RT-PCR检测及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商品化BVDV抗原检测、RT-PCR核酸检测方法及微流控芯片检测结果一致,阳性率均为7.24%.结果表明,该牛场BVDV感染率较高,为了做好该病的净化,应加强全群牛只的检测,以防止该病在此牧场进一步蔓延.
犊牛肺炎泛指犊牛期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是犊牛的常见病之一,以2个月龄内的犊牛发生小叶性肺炎疾病最为常见.犊牛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的感染.不良因素的刺激、血源感染、继发于某些疾病以及吸入异物等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弛张热或间歇热,肺部听诊有捻发音及啰音,肺部叩诊有灶状浊音区,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等.预防的重点是保护犊牛,避免外源性病原微生物侵入和抑制内源性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治疗的重点是抗菌消炎、防止渗出、促进吸收、镇咳祛痰.抗生素应用要避免耐药性,按疗程配合用药,中西药
本检测方法在已有检测方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柱温和梯度洗脱条件,提高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分离效果,以便更好的分析乳制品中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含量.本检测方法使用盐酸胍、二硫苏糖醇使β-酪蛋白变性,流动相选择B(乙腈),A(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速0.5 mL/min,梯度洗脱,柱温50℃,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214 nm检测.采用本方法可以较好地分离牛乳中的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并且出峰时间稳定.A1β-酪蛋白在0.16~1.65 mg/mL浓度范围内线
高效液相色谱(HPLC)由于其具有检测精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分离几种甚至十几种物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食品添加剂、兽药农残、活性营养成分等检测领域,而反相色谱因其具有可调节参数多、流动相配制灵活、适用性广的优势成为液相色谱分析的最常见方法.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针对不同的目标物质建立适宜的分析方法,配备合适的色谱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反相色谱方法的建立为例,详细论述了应如何针对某种成分建立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通过调整流动相种类、色谱柱参数等条件进行方法的优化,对于实际乳制品检验工作中方法的优化和建立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