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的笑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沈爱笑,他那张写满和善的圆脸上,随时挂着亲切的笑容,让对方不由自主地信赖他、亲近他。
  第一次见到老沈,是在“忠诚卫士英模报告团”全国巡回报告首站四川报告会上。他第二个出场,大高个子,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开口传来浓浓的京腔,笑意盎然地面对台下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让严肃的会场气氛增添了几许活泼,而爱笑的他汇报的题目正是《为了群众的笑脸》。
  会后,趁午餐前短暂的休息时间,记者向沈长瑞试探性地提出采访要求时,略显疲惫的他还是爽快地应允了。
  “大家都叫我老沈!”沈长瑞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记者的采访便从老沈的笑开始的……
  
  以笑暖心,天生就古道热肠
  
  “就找老沈!”在昌平,这已经成为许多老百姓的口头禅,但凡有了委屈,有了困难,有了伤心事——去区纪委找沈长瑞,在那里你总能得到亲切的笑容,温暖的问候,舒心的宽慰与真诚相待。
  老沈今年56岁,地地道道的昌平人,16岁入伍,19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一股子韧劲儿,转业到地方工作8年后,他调任昌平区纪委常委,分管信访举报工作至今。
  “我在纪委分管信访有13年了。”老沈向记者感叹道,“我从小长在深山里,穷惯了苦惯了。当兵那时,父母对我说,不能欺负咱老百姓,欺负就等于欺负你爹妈。”父母的话在他心底扎了根,既然把老百姓当爹妈敬,上访者都是老百姓,自然都得当爹妈待,凭着这个理念,老沈把一个个棘手难办的信访案件化解开来,用他的笑容,用他的爱心与智慧将冰雪消融,温暖人心。
  面对上访者,老沈总是笑脸相迎、倒水让座,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装满了感冒药、胃药等常用药品,若上访人身体不适,他立马递上开水加药片,还叮嘱对方注意休息,这样一来,脾气再大的也消了火;一日晨,他把早餐放在办公室出去打开水,回来便碰上两个刚到的上访者正吃着他的早餐,老沈立即从口袋里掏出饭票边走边说:“这么点两个人哪够吃,等着阿!我去食堂再给你们买。”二人顿时不好意思了。
  老沈最佩服的人是焦裕禄,电影《焦裕禄》他反反复复地看,“我的脑海里经常会出现电影里的一些场景,”老沈说,“要想办好信访,就得善待老百姓,你想想,老百姓总是受了委屈,遇到了棘手的事儿才大老远从深山里跑出来找我们,容易么?你若再给他们摆臭脸,还让不让人活啊!”
  有一次,一位老太太拿着举报信气鼓鼓地冲进区纪委,破口大骂。原来,她儿子没当上村主任,老妈心中不服,要告党支部玩猫腻。老沈赶忙送上一杯茶,笑着说:“大妈您消消气,谁让您受委屈了?跟我说说,我替您做主!”一句话就让老太太安静了,在听完老沈讲明道理后,她承认了举报信是儿子让写的,老太太惭愧了。还有一次,老沈去基层,上访人的母亲一听说是上面来人了,拉长了脸,老沈见了就吆喝:“大妈啊,您家水缸在哪?我渴了。”说着随手用瓢舀了水缸里的水喝。老人没想到“上面来的人”也会如此随和,敌意消除了,反而给他扇扇子:“看把孩子热的!”老沈就这样和大妈拉起了家常……
  老沈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对上访人承诺的事情,他无论再难也要办到。1996年冬,南口镇有个退休干部为房屋产权的事到处告状,老沈通知他:“我明天来看你!”不巧第二天下了暴雪,连汽车都无法通行,老沈就一步一个深坑,赶了2个多小时的路。当看到意外出现的雪人竟然是老沈,对方激动不已:“没想到区纪委这么拿我的事当回事……”
  古道热肠的老沈名声在外,就连外省的上访者都慕名找他帮忙。2004年4月的一天,老沈收到一封来自湖南的信。原来,写信人是看了报纸上刊登的老沈的事迹后找来的,他本在县邮局工作,文革中受了冤案,平反后公职一直没恢复,他想请老沈“伸冤做主”。一个月后,这位70多岁的老人真的来到了老沈面前,并冲动地说,没结果就死在北京!
  这件事显然不属于昌平区纪委的受理范围,但老沈并没有推脱,他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了情况,并苦口婆心地劝慰老人,请老人吃过午饭后,他画好去邮政总局的路线图,亲自提着行李,把老人送上公共汽车,并反复叮咛:“千万别采取过激行为,到家就给我来电话。”不久,老人来电话了,说事情有了着落,如今也平安回家了,惟一的遗憾是不知道怎么报答老沈。
  13年来,老沈为举报人解决难题,也和他们交朋友,他有300多个信访朋友,村民刘东海就是其中的一名。他因为上访与老沈结交,现在反而成了老沈的信息员。一天凌晨2点左右,老沈突然接到刘的电话,说60多个村民等天亮要去冲击镇党代会。“我当时就急了,不到天亮就带人一路截回4批,那一触即发的场面,可把我累坏了!”老沈回忆道,“幸亏老刘及时通知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积极配合老沈的工作,这些朋友们知冷知暖,对他关怀备至。“他们得知我有腰椎病,忙着给我介绍偏方、找医生……”老沈很欣慰,“老百姓中无理取闹的极少,都是有实际困难才上访。中国农民很善良,只要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加倍报答你。”
  以笑暖心,老沈用他真诚的笑煨热了上访群众的心。
  
  以笑报怨,淡定于风口浪尖
  
  始终处于激烈事端的风口浪尖,办信访肯定会承受不小的压力,老沈这些年来没有少受委屈,但他觉得值。对委屈,他一笑而过。
  1999年4月,燕丹村5个村民想当村官,虚构事实煽动30多名不明真相的群众打着“反腐败”的旗号越级集体访,反映村“两委”干部违纪违法12大“罪状”。 老沈带队展开了2个多月艰苦的调查,最终发现反映的问题均不属实。
  6月14日上午,老沈一行冒雨来到燕丹村公布调查结果,虽然他隐隐感觉会有大麻烦,但坚持由自己来宣布结果。果然,会场外突然响起了口号,自称“临时自治小组”的那些人闯了进来,一人跳上了桌子,用脚踢碎茶杯,指着老沈的鼻子骂:“沈长瑞你给我听好了!你们今天不把村干部给撤了,就甭想回去!非把你脑袋给砸烂不可!”后面的一群人跟着扑了上来,有的抓扯他的衣领,有的撕扯他的衬衣,有的用伞尖扎他,老沈根本无力还手,混乱中一人冲过来将杯里的热水泼向他的脸……
  就这样折腾到下午5点,老沈被围攻了8个多小时,没水没饭,连上厕所也不许。他筋疲力尽,喉咙嘶哑了,嘴唇干裂了,衣服被扯成了条状,满身都是伤,却还在给对方讲道理,丧失理智的一群人根本不理会,老沈索性豁出去了!他对闹事者张某说:“看来我是回不去了,死也要死在这里,可我有个要求,死之前到你家喝口水。”张某说:“只要你敢去!”
  被“押送”到张某家后,老沈并没有喝一口水,他还是尽力劝说着,张某有些动摇了,对妻子说:“快!去用最好的面给老沈烙饼,用最好的茶给老沈沏水!”这时,老沈正色道:“你的饼我不吃,水我也不喝,你马上把人撤回去!”张某拍案而起:“沈长瑞你是条汉子,今天我服了,我要亲自开车送你回家。”老沈说:“我不用你送,我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还要回村党支部。”最终,老沈平息了这场混乱。
  后来,那些人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公安机关查处,燕丹村又恢复了宁静。“自那以后,燕丹再没有出现一起上访案件,还连续几年获得市级首都文明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老沈告诉记者,“说实话,当时我特委屈,我也是来解决问题的,咋就那么狠地收拾我。不过,一切都过去了,那些委屈变得微不足道。”
  老沈对每一封举报信都分外谨慎,甚至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因为这关乎当事人一生的命运。多年办信访的经验让他总结出了一套识别真伪的诀窍——约见举报人当面核实,老沈逐字逐句地将信中内容念给对方听,事实确凿之处用蓝笔划线,含糊其辞之处用红笔标注,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分析对方的语言,初步判断所陈述事件的真伪。这样既减少了查实的工作量,也让举报者更加慎重。13年来,老沈主办了500多起信访案件,没有一起冤假错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49.8万元,并为392个受到错告、诬告的同志澄清了事实。
  以笑报怨,老沈用他包容的笑,宽广的胸怀将委屈释然。
  
  以笑赠人,共分享幸福味道
  
  早上6点上班,晚上10点开饭,阅信批件到深夜——这是老沈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分管信访工作量大,既要参与办案,又得接待来访,没有8小时之外,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然而老沈却笑称此为“好人沈长瑞的幸福生活”。
  13年来,他阅批信访举报6800余件,接待来访2600多人次,查处信访案件500多件……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生活被完全占去,他的身体超负荷运转,落下了严重的腰椎病……
  老沈每天雷打不动地大清早来到机关。他说,提前2个半小时上班,是为了方便那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上访群众。“人家从山区里出来不容易,有的人连夜赶路,天一亮就等在门口,我早点去,至少可以让他们进办公室歇歇,喝口水。”老沈告诉记者,“还有,现在一些举报人盲目地认为‘越往上找,领导越重视;参与的人越多,问题解决越快’,我主动一点,也防止问题扩大化。”
  老沈整天忙活着别人的事,自己家的事根本顾不过来。家里晚上10点以后开饭的规矩,让老伴颇有微词,却也无奈,谁让老沈回家没个准数?不是在基层了解情况,就是在机关解决问题。
  老伴提前退休赋闲在家,好多次有举报人打包票说,帮忙给安排个轻松的活儿干,老沈一口回绝:“那不行,不是正道来的咱不稀罕。”女儿大学毕业工作没落实,老沈不去找人,鼓励女儿自强自立,老沈说,自己首先得挺直腰杆;他家门铃设了只有家里人才懂的暗号,找老沈说情托关系的人,一律被挡在门外……
  这些年来最让老沈痛心的,是二老辞世时他未能守在身边。父亲去世时,他没赶上最后一面,让他悲痛不已;老母病危时,他正在基层处理一起严重的集体访,实在脱不开身,怕老人担心,他在电话中编了个谎:“妈,我有个扶贫的大娘病得很重,我把她送到医院就回来守您。”母亲理解了他,殊不知这竟是母子的最后一次通话……
  在采访结束之时,老沈的手机又一次响起,他乐呵呵地安慰听筒那边:“别急别急,慢慢说……”
  电话挂后,老沈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号码是公开的,上访群众乐意找他倾诉,找不着人时,就给他打电话,有时候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我都成中国移动的VIP了!”老沈笑言。记者问他:“从来都不厌烦么?”老沈又笑了:“只要能让他们心里好受点,这些都值!大伙称心了,我才舒心。”
  以笑赠人,当老沈用微笑送走记者时,让人不禁想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语。赠人微笑,想必也会品味到点滴感动与幸福悠长的味道。
其他文献
天灾无情人有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显示出空前的团结和惊人的凝聚力,全世界也纷纷对四川地震灾区伸出援手,国内外捐款捐物为新中国之最。  公众的关注也随之而至:这些救灾款物由谁来接收和统筹?又由谁来对物资的分配调拨拍板?怎样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一位网友这样表达他的担心:我们愿为灾区群众献出最大的爱心,但同时我们也希望不要让爱心打了水漂。《廉政瞭望》记者辗转多个相关部门,采访权威人士,为
期刊
工作谋划需要系统性。作为一级班子、一个领导,对本级、本职工作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既要有整体的筹划,又要有具体的打算;该统住的统住,该关闸的关闸,该放开的放开,使领导工作的计划性、节奏感与有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环扣一环。  工作精力突出重点性。只有抓住重点、抓好重点,才能牵住“牛鼻子”,带动其他工作的落实,切不可眉毛胡子一起抓。所谓重点,就是决定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全局性工作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重读《西游记》,有些新视角、新感受、新观点。关于人物的设置,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只有唐僧与孙行者,另加一马;甘肃榆林西夏时代的石蛊壁画所绘取经图,亦是如此组合。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后来加入到故事中的。沙僧犹可,八戒岂可小觑?正是因为这只拟人化的猪,才使漫长而枯燥的取经岁月充满了智愚难分、是非混杂、人妖颠倒的传奇景象;有了寓神化憨直粗笨于一体的八戒,才与悟空、唐僧的戏谑相映成趣。  其实在中
期刊
◆渎职:对矿难一问三不知。11月25日,云南省富源县昌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遇难、28人受伤。该煤矿证照不全,早已被列为全国公告应关闭的煤矿之一。当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责问该县相关负责人时,县长彭志能对该县具体有多少煤矿,有多少持证等答不上来,煤矿技术员敖成志对发生事故矿的瓦斯浓度、有无检查记录、设计了几条巷道、瓦斯容量等问题一概不知,分管副县长陈金林甚至连他已参加过的国务院安
期刊
市人大代表、市作协会员、“女徐霞客”……周秀珍头顶的光环让人眩目。这位本有着锦绣前程的优秀教师,竟由于操控色诱团体而被逮捕,这在让人感到震惊的同时,不禁深深地为她惋惜。  永乐派出所原所长郭成才曾评价周秀珍说:“真不知她是魔鬼还是天使!”周秀珍的落网,说明天使和魔鬼只有一步之遥。掩卷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周秀珍走上了这条魔鬼之路?  首先肯定是周秀珍自身的原因。性格决定命运,周秀珍生性要强,爱虚荣
期刊
官场上,他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他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在他去世时披麻戴孝,沿途百里相送。海瑞,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     关押上司之子  海瑞40岁才谋到他的第一份差事,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一个类似于县级学校校长的职务。上任不久,海瑞就引起了朝野的关注。   延平府的督学官到南平县
期刊
郑州出现职业“圆谎一族”  河南郑州市出现“圆谎一族”,据从业第一人的李红军讲,他们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从偷情谎、恋爱谎,到工作谎、生活谎,最高时一天有数百元的收入。李红军一再声称,他们干这行是在帮助别人。而感情出轨者是“圆谎一族”最大的客户群。  夏末点评:这样的需求越旺,背离诚信越远。    云南基层法院私收“缓刑费”  从2003年开始,云南省永善县法院一直向罪犯家属收取所谓“缓刑考察费”。
期刊
高考作为一项影响重大的国家考试制度,是各种教育与社会矛盾的集合点,上关乎国之昌运,下关乎民之命运。因此,高考改革必然是一项异常复杂浩大艰巨的系统工程。  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考引发的废存争论、现存利弊、改革的现实困难及探索等专访了国内高考改革问题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争鸣篇  高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存在十全十美或两全其美的
期刊
近日,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陈楸帆做客媒体访谈,分享了自己对科幻作品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记者:您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陈楸帆:《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此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国内电影产业可以用重工业的方式来呈现一部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科幻电影。  和好莱坞大片相比,《流浪地球》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作品没有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是从人类整体的视角来
期刊
□口述 丁海涛  □整理 苁 蓉    当“上进”的妻子为助夫升迁而牺牲人格尊严之时,令人不禁要问,她是为了丈夫的人生目标、锦绣前程,还是为了自己不能实现、却强加于人的功名求切之心——    精心打造,“上进”娇妻促夫成材    2000年7月,我从某税务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家乡某县国税局工作。我是税务学院的本科生,加上我工作十分努力,成绩很突出,一年后,我被提拔为副科长。  就在我春风得意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