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行”就补肾?别再乱来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感觉身体被掏空”,用以调侃生活中巨大的压力带来的挫败感。其实,这句流行语出自一则补肾产品的广告,广告中男主人公因肾虚而出现腰腿酸痛、精神不振的状况,好像身体被掏空般,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而在服用过补肾药后,自己身体好了,家庭关系也更融洽了,正所谓“你好,我也好”。
  宣扬补肾产品的不止这个广告,在众多广告中,“肾虚”被形容为破坏家庭稳定的罪魁祸首,而补肾产品则可以拯救男人、拯救水火之中的家庭。此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使得补肾产品的市场份额呈急剧增长状态。其实,很多人对于中医里“肾”概念的理解本身就有偏差,这也导致有人因身体不适、乏力气短、腰酸去看中医,被诊断为“肾虚”,说“肾”有问题,但西医却检查说没有“肾病”。也有人因腰酸被西医诊断为“肾病”,但中医诊断“肾”没有问题。

中西医说的“肾”不是同一个概念


  中医里的“肾”和西医里的“肾”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中医解释肾的概念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认为肾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在中医里,肾为先天之本,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西医的“肾”仅指肾脏器官,认为肾有排泄毒素,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作用。

中西医诊断的“肾病”也大不同


  中医里讲,肾阴、肾阳统管人全身的阴阳,肾阴阳的消长变化与平衡调节影响着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动态平衡。中医诊断的肾有病称为肾虚,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而病理性肾虚是一种未老先衰的病症,多发病于中青年人群。
  还有许多疾病都表现为肾虚,但肾虚并非都是肾脏出了毛病。比如未老先衰的人,虽然没有西医说的肾病,但中医认为他们属于肾阳虚的类型,这类人通常面色苍白或黧黑,有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的感觉,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女人不孕,还有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等症状。而另一类肾阴虚的人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闭经,还有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等症状。
  西医所说的肾病是指肾脏器官有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遗传性肾病、肾脏细菌性炎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西医的肾脏有病在临床症状上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还会影响全身各脏器,表现症状为贫血、重度高血压、高血钾、心力衰竭等。
  中医肾虚不能等同于西医肾病,中医诊断为肾虚的患者,未必患有西医诊断的肾脏疾病,但西医的许多疾病在晚期都会表现为肾虚,如红斑狼疮、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西医诊断患有肾炎、肾衰的部分患者也可能有中医肾虚的表现,但不是所有肾病都有肾虚的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诊断为肾虚,但西医却检查说没有“肾病”;有人被西医诊断为“肾病”,但中医诊断“肾”没有问题。

广告商对“补肾”有误导之嫌


  中医将肾气足看作身体状态良好的一种体现并不是妄言,但广告商对补肾作用过于夸大,甚至有误导之嫌,我们应该睁开“火眼睛睛”,明辨真正适合自己的补肾方法。
  补肾保健品的广告中,往往对男性过于强调,对女性有所忽视。但事实上,女性的例假、怀孕、生产、哺乳等与肾气有着密切关系。凡治療与女性生理相关的疾病,都需了解其肾气盛衰规律,也要注重补益肾气、维持气血阴阳平衡,才能保证生殖机能正常。
  因此,我们要摆正补肾观念:
  首先,腰酸乏力并不意味着肾虚。肾虚可能出现腰酸、乏力、性功能减退,但腰酸乏力并不完全是肾虚造成的,如果不经过专业医师的诊疗,贸然使用市面上售卖的补肾产品,则很可能越补越虚,使症状加重。
  其次,补肾不是壮阳,肾气虽与性功能相关,但关联甚微,且血淤、肝郁、脾虚及一些慢性疾病等,都会影响性功能,所以不能单纯将壮阳以补肾的方式进行。
  再次,肾虚不等于肾病,肾病多指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有生理学指标上的变化;而肾虚主要指肾气虚损,所以肾病和肾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正确补肾有讲究


  那么如何正确护肾呢?
  一是要搞清楚类型。肾虚分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精亏损,每一种的对症疗法各不相同,如果是肾阴虚患者,却吃了金匮肾气丸,很可能起反作用,六味地黄丸才是主治肾阴虚的。
  二是弄清楚症状。不同肾虚症状不同,如手心发热、身材瘦削、舌苔少但红、舌体瘦长,多是肾阴虚;腰膝酸软、疲乏无力、舌体胖厚,常为肾气虚。这般专业的知识是产品的说明书解决不了的,还是要请专业的医师诊治。
  再次,补肾时要五脏兼顾。所谓五脏相生相克,即使出现的只是肾虚损,也要注意五脏共同调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肝肾同源,补肾应同时养肝;健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协同补肾的作用。
  最后,选择药食同源的饮食法护肾最佳。护肾可以作为日常养生的一方面,采用平补之法,选择药食同源的食物调养,如莲子、龙眼、桂圆、核桃等;另外,大部分黑色食物都有补肾之功,如黑豆、黑芝麻、黑米等。

中西医结合治肾病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渐开始关注用西医的方法、从西医角度来研究中医“肾虚”的概念。研究认为,肾虚是由于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低下,或神经-内分泌-骨代谢异常造成的,经过中医补肾可以纠正,进而延缓衰老。治疗慢性肾炎就是在西医诊治的基础上选用一些中药配合治疗,在肾病激素治疗及减量的过程中,也可以用不同的中药来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肾有问题的患者,不管是看中医还是西医,必要的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发现是否真的存在肾脏器质性病变,从而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昆明市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问题和对策。方法:对500例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进行调查,并对5名公共卫生服务评审检查专家和25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访谈
芦荟是比较典型的多肉植物,全世界共有数百种之多,但除了少数用于园艺景观,大多数芦荟不为人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芦荟主要是作为传统药物,上世纪末随着经济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保健食品产业兴起,芦荟开始大量进入食品、保健行业领域。不过,目前可以入药或作为食品的芦荟仅有几种,其中以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最为常见。有些人在家自己种芦荟食用,但大多都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今天就来简单地科普一下!过量服用可致腹
目的:探讨眼底病激光光凝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8例行激光光凝术的眼底病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整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
男性,60岁,近日感觉眼睛没有余光,看物体倾斜,行走摔跤,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腦瘤。请问,看东西倾斜跟脑瘤有直接联系吗?会不会是误诊?  河南 彭先生  彭先生:  视力逐渐模糊,视野逐渐狭窄,一般都认为是眼睛出了问题,会去眼科就诊。其实有时候是因为脑瘤引起脑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模糊,看东西迷蒙而不清晰。至于视野的缺损,一般多在两侧,好像有布帘遮住一样。不少视力差的老年病患,被当作白内障
大家经常谈“心梗”,谈“脑卒中”色变,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病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预防这些终末期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  动脉硬化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是一项快速、无痛性的检查手段,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高、可重复的特点,可以用于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
毒素是人类安全的大敌,但是,以毒攻毒,自古有之。在了解毒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后,人类开始用毒素来作为有效药物。最明显的例子是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生活实例1:  沙市的张女士是一名会计,6年前退休,每天做做饭、跳跳舞,生活十分惬意。5年前,张女士左眼角、下睑会偶尔跳几下,因俗语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她觉得是喜事,就没有重视,渐渐发展到左侧嘴角抽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尤为严重,眼睛都睁不开
近年来,有部分机构推广宣传产后熏蒸发汗,称可将体内储存的寒气通过熏蒸彻底排出,治疗产后多种疾病。真相是什么?  产后妇女一般身体比较虚,孕产期间损耗的气血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才需要“坐月子”休养。产后都有一个多汗的过程,一般3~7天可以恢复正常;体弱的可能要1~3周。随着身体气血的恢复,汗出逐渐减少,汗出越少说明体质恢复得越好。出汗多则易伤及气血,汗出时腠理开易感寒受凉,外邪入侵而引起他病。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