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前列环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30例硬膜外阻滞择期手术患者,输入7.5%HS和5%GS后血浆PGI2、ET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输入HS后PGI2明显升高,ET显著降低,伴主动脉顺应性快速增加。输入GS后10分钟PGI2和ET均无明显变化,60分钟时PGI2轻度增加,ET亦有上升,但较离散;TPR持续增加,CO和SV短暂降低,血压明显下降。本研究提示PGI2和ET在HS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24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应用前列腺素E1控制性降压下,实施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微量输液泵输入前列腺素E1每分钟0.1~0.2µg/kg降压,显效快,作用缓和,效果确切,可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期刊
采用Swan-Ganz导管及热稀释原理测定心排血量方法,对49例择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麻醉前心脏指数(CI)、左心功指数(LVWI)属正常范围,但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肺总阻力指数(PTRI)、右心功指数(RVWI)明显异常。诱导后右心前负荷(RAP)升高,右心后负荷(MPAP、PCWP)、平均动脉压(MAP)、C
期刊
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无创性观察ATP对15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对过度通气反应的影响。以1%普鲁卡因(每分钟1ml/kg)和吸入1%安氟醚及40%N2O维持麻醉。使用TCD监测静滴ATP前后左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计算脑血管对过度通气的反应性。脑血管反应性以PETCO2每变化1kPa所致脑血流速度变化的百分率表示。静滴1%ATP使MAP下降34%期间,平均血流速度由61.5降至53.1
采用单盲法对10例患者比较目测或触感四个成串刺激(TOF)和双短强直刺激(DBS)肌收缩效应衰减,用于评价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的相关性及可靠程度。结果发现,DBS比值(DBSR)和TOF比值(T4/T1)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P<0.001)。在T4/T1低于0.7时,TOF和DBS的衰减检出率分别为35%和65%(P<0.01);当T4/T1,为0.4~0.5时,TOF和DBS的衰减检
对全麻下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10例剖腹胆囊切除术(OC)的血流动力学作了前瞻性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和麻醉方法相仿。由NCCOM3型心血管监测仪监测结果表明,LC组气腹后MAP、SV、SI、EVI和CO、CI均较手术开始明显下降(P<0.05和P<0.01);牵拉胆囊时变化不明显;气腹后有3例需给麻黄碱维持血压平稳,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明显增高(P<0.01)。OC组牵拉胆囊时SV、C
期刊
选择140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观察肌注不同剂量的麻黄碱对硬膜外阻滞下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以筛选出麻黄碱预防硬膜外阻滞时心血管功能抑制的适宜剂量。将病例按硬膜外阻滞部位分为中胸段和下胸腰段组,然后根据拟肌注麻黄碱的剂量将每组又各分为4个组:麻黄碱0.16mg/kg组、0.20mg/kg组、0.24mg/kg组和对照组(未用麻黄碱)。结果提示,麻黄碱适宜剂量为:中胸段0.20~0.24mg/kg,下胸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