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课改之风己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就目前而言,高中语文课堂“启而不发”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认识不足,语文课堂学生自身参与和亲身体验的活动太少,是造成语文课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高中生富有青春的朝气和跃跃欲试的探求欲望,他们往往好奇心强,思维敏锐,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对认识与评价自我开始有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课堂上拥有亲身体验的过程,表现自我的机会,如果这些活动欲、探求欲、表现欲被人为地抑制和限定在平直、缓慢、寡淡、低调的教学中,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语文课堂又怎能让他们接受?
  “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少”,是制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的瓶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满堂灌输多,学生活动少;完成任务多,参与乐趣少……对此,高中语文“新课标”已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改变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
  “主动”发生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那么,语文课堂应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呢?
  
  一、创设轻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气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条件
  
  语文课堂应该具备自由、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特质,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为了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课堂环境,实现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其次,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甚至错误,学生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再欢,要有协作意识,要把师生之间的教学看成是一种合作活动,是完全平等的协作活动,尤其是要把语文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和交流视为一种平等的对话,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最后,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生命体,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你的课堂上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课堂的充分民主化,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唤起求知的欲望,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下面着重谈谈我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上的具体做法。
  1 比较法
  对于熟悉的东西学生会感到厌烦,而完全生疏的知识又不易马上在心里产生认同感,所以要选择那些对学习新知有帮助的已有知识,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比较之,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思维的活力。比较鉴别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获得乐趣的过程。语文教材为联系比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上《死水》这课时,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假如面对这一沟死水的人不是闻一多,而是我们自己,那又会有怎样的话语和行为呢?学生说:我会扔下一句:哇塞,好臭呀!然后捂着鼻子从“死水”旁边跑掉。我又问:假如是毛泽东、鲁迅看见“死水”,又将如何?学生一下子像炸开了锅,开始极尽所能,发挥想象。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参与学习,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
  2 延伸法
  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拓展延伸,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课堂的深度。比如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学生的思维开始都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不要一叶障目,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时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 “补白”法
  所谓“补白”,是填补空白之意。,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在文章的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又是学生兴奋点的极好切入口。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着这样叙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里留下了多少想象的空间!我们千万不要浪费这些宝贵资源,可以让学生想象这一个月别里科夫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或者他怎么死的,死的时候症状如何,现场是什么样子等等。这种“补白”式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又灵活地填补和大胆地延伸了文本的内容,使学生获得对文章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
  4 自娱法  语文教学有时要不拘一格。在适当的时候不妨让学生自娱自乐一番,允许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对课文“动手术”。此举目的在于使有特长的学生能“各展其才”,为“英雄”提供“用武之地”。教新诗《错误》时,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教材进行“艺术加工”:可改编为小说、戏剧或古典诗歌,也允许画插图,还可以为它谱曲。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求的兴趣,交流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我大开眼界:对古诗情有独钟者,摇头晃脑地朗读着不很成熟的古典诗歌;喜欢讲故事的,声情并茂地诉说着哀婉动人的凄美故事;擅长画画的,登上讲台大胆地“挥毫泼墨”,……所以说,学习过程不能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展示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
  5 表演法  为了打破固定僵化的俗套,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将听、说、读、写、演、唱等方法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动与静的平 衡,构建起课堂教学训练的立体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我曾要求高一学生以课文中小说的情节为内容进行片段表演,结果,乐不可支的学生神速地准备服装道具、编写剧本、背诵台词等,表演时还添加了很多现代元素,比如调皮的男生反串华连卡为别里科夫的死号啕大哭,痴情的傩送用方言对翠翠说起了动画片里的经典台词……大量的流行歌曲、英文歌曲、各地方言、广告语言、甚至天津快板都演绎得惟妙惟肖,虽然他们喜欢的是滑稽的,搞笑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东西,但他们表现出空前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学生们的生命意识被全面唤醒,这,难道不能让我们语文老师欢欣鼓舞吗?当然,高兴之余,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此外,语文课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分钟演讲、辩论会、知识竞赛,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某一专题展开探讨,激发学生去搜寻资料,阅读课外书籍,或者介绍新近出现的时文、妙文,引导学生去阅读,还可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登台交流心得,亦可借助网络,引导制作网页,促使学生去阅读有关资料等等。
  
  三、提供成功机会,推行赏识教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发现自己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一定进步,就会产生成功的快乐和继续努力的兴趣。如果一味的努力,却总不见效,则会灰心丧气,失去兴趣。因此,语文教学应建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新理念,教师既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获取成功的机会,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成绩和闪光点并及时恰当的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成功感,进而对语文产生兴趣,不断主动参与学习,逐步走向自信。
  总之,教师激发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兴味盎然地发挥主体作用,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引向更加科学有效的途径,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创造提供内部动力。当然,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决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和“好看”等“伪活跃”效果,而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和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状态真正地活跃起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思想的乐趣,真正把语史学习当成一种精神享受。
其他文献
摘 要:警犬是民警的伙伴与战友,其安检行为具有很强的法律性质,在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搜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安部门的排爆和预防提供了有效的信息,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警犬;安检行为;法律性质  中图分类号:D9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115-01  作者简介:聂伟东(1978-),男,汉族,江西金溪人,法学本
李文峰四川内江人19卯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李文峰油画作品 Li Wenfeng Sichuan Neijiang graduated from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 1919 and is now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民主政治的普遍推行,权力腐败的防治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重大任务。从遏制权力腐败的基本思路看,当前应着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把预防权力腐败置于首位,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的蔓延。  关键词:权力腐败;行政权力;防腐  中图分类号:
国内首次自主完成了二代加(Ⅱ+)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详细设计,并已成功用于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1#机组的调试结果和商运情况表明,该蒸汽
以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金边玉簪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重点研究了激素配比对玉簪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有效防止外植体褐变、玻璃化的问题.结果表明,金边玉簪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6±
阿拉善左旗林业有害生物正在以“不冒烟森林火灾”吞噬着大片美化绿化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林木轻的出现涨势衰弱现象,受害严重的甚至处于濒死或枯死状态,给林业建设成果造成严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中轴线西侧有两座古朴典雅的四角攒尖顶碑亭,亭中各矗立着一通高272米,宽1.14米高大厚重的碑石.双碑碑帽前后均刻有腾跃于黄河巨浪之上的双龙石雕,方形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倡导全人教育,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综合发展。进行互动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它包括知识、情感、精神等方面的互动,强调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共享课堂、共享知识,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充分调动师生在教学统一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互动教学 本质 策略 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
摘 要:我国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罪”进行了规定,这表明我国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尊重人权的民生工作中所取得的进步,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法律法条正处于构建初期,规范模式显得过于形式化,欠缺与该法律相配套的司法说明。导致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在社会中的法律适用性存在一定问题,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权益;侵犯公平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D924.3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