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我国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构建探索

来源 :世界林业研究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补偿是通过协调森林生态公共产品受益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生态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文中对合作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构建政府、企业、环保组织和林农等行为主体合作治理的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在运作方式、组织机构设置与责任机制、投融资体系和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路创新;提出实施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的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环境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愈发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低能耗的绿色工业形态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传统的能源密集型工业将不断淡出历史舞台。如今,有机化学品的分离及纯化每年都消耗巨大的能源,同时化学品污染物也给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有机化学污染物的回收及绿色低能耗的有机化学
学位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大咳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大出血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闷胸痛、发
期刊
<正>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互联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
期刊
研究旨在探究电子书App社交功能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从用户角度了解和电子书阅读相关的App与社交结合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电子书阅读服务的电子书App、移动数字图书馆等的社交功能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通过抓取"知乎"平台中与电子书App社交功能相关的问答文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逐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出电子书App社交功能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研究发现,社交条件
期刊
<正>鉴于假冒网站较多,损害作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本刊编辑部特作出如下声明。1."《现代临床医学》投稿直通车"网站为本刊用于投稿、审稿的唯一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tougao120. com;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2006928号-2。请广大作者务必认准官网投稿,注意识别假冒网站,谨防上当受骗。
期刊
教师教学能力是一种动态发展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应新时代教学环境变化、教学方式变革、大学教学学术特征和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新要求,需重构教师教学能力。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数字化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学术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等构成。教学能力是一种自我建构能力,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个人一种自觉自主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个体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特征。
期刊
提出短屈服段屈曲约束支撑(SC-BRB),以解决在罕遇地震下钢框架结构残余层间位移角过大导致震后支撑更换困难问题.采用有限元对SC-BRB的滞回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参数对支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屈服段长度对BRB的滞回性能影响较大,集中因子α减小后,SC-BRB能较早地进入耗能阶段,拥有更高的耗能效率,但SC-BRB的低周疲劳性能较差;SC-BRB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增加内核板的宽厚比可减小外约束
期刊
我国已建或在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由于国内各地地震频发,导致对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需要着重考虑。笔者基于西昌市马道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商业综合楼的设计与建设,阐述了屈曲约束支撑在9度地震设防烈度地区的应用。
期刊
针对目前常见的屈曲约束支撑多为单阶屈服,且屈服点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阶屈曲约束支撑,其核心单元由1块低屈服点芯板和2块高屈服点芯板并联而成,具有屈服点低、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都能屈服耗能等优点。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设计了新型双阶屈曲约束支撑,采用abaqus接触中的生死单元模拟核心单元多阶失效的工况,分析了其耗能性能、骨架曲线、刚度等重要力学参数,
期刊
随着公共危机的频发,政府应急能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对政府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危机治理的趋势愈加明显,信息技术更新为化解突发公共危机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基层政府应适应互联网背景,应用信息技术赋能危机治理,从组织、技术、管理三个维度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危机情境下的政府能力向应急能力有效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