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及其甲状腺功能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大脑及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调控激素,碘元素又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原料,而胎儿期及牛后早期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保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充足的碘营养和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妊娠及哺乳期间最容易发生碘缺乏,是导致孕妇及哺乳妇女发生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常见原因.本文仅针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及其甲状腺功能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了中度脑低温在心跳骤停期间和非失血性心跳骤停后复苏对于生物活性保存的保护作用,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研究治疗性低温.在1987年Busto等[1]发现了浅低温对于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在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全脑以及局部脑缺血的实验中已经充分证明了其有效性,作为一种脑保护措施已经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目前在心肺复苏治疗中也常常应用低温来保护神经细胞损伤。
蛋白激酶B(Akt)激活是多种生长因子发挥促细胞生存作用的重要前提[1].很多体内外实验都相继证明,长期氯化锂预处理后,可通过增加磷脂酰肌醇/蛋白激酶B(PI3-kinase/Akt)信号通路来激活Akt-1,此通路与细胞的存活增殖关系密切[2,3,4]。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惟病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长时间的器官保存和门静脉阻断,可加剧移植后的全身炎性反应,由于肺循环与肝循环的特殊关系,肺是全身炎性反应中最易受攻击的器官[1],有证据表明延长冷保存时间的器官的再灌注损伤在移植后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肝移植后肺内NF-kB激活和炎性反应改变与冷保存时间相关性的报道。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4个致力于甲状腺生物学及甲状腺疾病研究的学会.这些学会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比较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也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就片段写作实践教学的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片段写作实践的策略详细探究,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是目前监测镇静和麻醉深度的良好指标,可以较好的反应应用吸入麻醉药和多数静脉麻醉药时的麻醉深度.临床麻醉中常需应用阿片类药物,然而阿片类药物对脑电到底有无影响尚无定论,这就给临床麻醉中应用阿片类药物时判断镇静深度带来难题。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采用连续性肾替代(CRRT)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15例,其中10例为主动脉二尖瓣联合瓣膜病,1例主动脉瓣膜病例,其余为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评估为3~4级,手术前后监测肾功和尿量,术后行床旁CRRT的治疗,监测肾功能.结果 除1例合并顽固性心衰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最短5d,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