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同语言间词汇的巧合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词汇间的相互渗透则体现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当今世界的两种最具代表性语言,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之间既有巧合又有相互渗透。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语言间的相互渗透会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语言;巧合;相互渗透
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一开始时只讲同一种语言。上帝耶和华因为害怕人们用同一种语言来相互联系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于是就给了不同地方的人们不同的语言,人为制造了一些交流障碍。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无从考究,但却表明了人类语言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的事实。事实上,在不同地域人们的交往中,无论是入侵还是贸易,都带来了人们思想的相互沟通,而思想的交流需要语言这个媒介,语言因而也就在岁月的积累中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现今世界上大约有四五千种语言,但有书写系统的不过200 种左右。而在当今世界上的主要语系中,一直占着统治地位的是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各自占主导地位的代表语言分别是英语和汉语。也就是说,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被人们讲得最多的语言,因而部分词汇的巧合和渗透现象也就比较明显,当然相互渗透的部分远大于巧合。从本质上讲,不同语言间词汇的巧合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词汇间的相互渗透则体现了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词汇间的巧合,指的是不同语言中发音相似且意思相同的词。英汉两种语言中属于巧合的部分词汇简列如下:
link 连结 mare 马
mat 篾(席) chilly 凄厉
hill 丘 thermo 热
bear 背(动词) brim 边
check 检查 take 抬开
piece 片 slaughter 杀戮
以上单词发音与汉语的发音如此巧合地相似,部分单词我们可以这样猜想: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同自然界做斗争,因此导致了如spear、stone、cut、fell等部分单词的产生。而当人们的力量逐渐变大以后,当地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条件,居住在一处的人们只好分枝,到处迁徙,因而带走了相同的语言。由于当时的人类还没有书写系统,只是靠口头流传。一旦人类语言的书写系统逐步形成,同一意思的词就必然会巧合,只是由于地域限制而在发音上稍有差异。
与巧合不同,渗透指的是甲地的语言被乙地吸收或者乙地的语言被甲地收录。现就英汉之间的相互渗透分述如下。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外国人便开始高人一等地在香港、上海等地进行贸易,但由于语言隔阂,他们必须借助当地人做中介。于是最早洋买办们夹生的醋熘英语就开始流行,这种本质上不伦不类的混杂语言,即大名鼎鼎的所谓 “洋泾滨” (pidgin)汉语(包括粤语)。久而久之,其中的部分词汇就开始渗透到英语里面,被收录在词典里当做英语被广泛应用开来。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一些特定的汉语词汇因为一时无法找到适当的对应外文词汇,而直接被外国人拿来使用,最典型的就是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12月正式使用的“不折腾”一词,英国人直接翻译为“no zheteng”。这类词汇现举数例如下:
Kowtow 叩头 gobi 戈壁
chess 棋子 tea 茶(粤)
Confucian 孔子主义 Taoist 道家
Taiji 太极 mandarin (清朝)满族达官贵人
xipi 西皮(京剧曲牌) erhuan 二黄(京剧曲牌)
quyi 曲艺 zaju 杂剧
sampan 舢板 yphoon 台风
loquat 枇杷树 tong 火通、火钳
khan 可汉(史) litchi 荔枝
yuan (币)元 jiao(币) 角
jiaozi 饺子 toufu 豆腐
相反,英语渗透到汉语的就更多,而这些词语几乎都被中国人接受。从近代史开始,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英语就开始渗透。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国人不能学外语,渗透到汉语中的词只能用汉语译音来代替,这些词多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特别以鲁迅等人的小说中居多。现举数例如下:
安琪儿 angel 天使
哀的美敦书 ultimatum 最后通牒
巴士 bus 公共车
芭蕾 ballet (欧洲)古典舞剧
保龄球 bowling 滚木球戏
绷带 band aye 包扎伤口的纱布
胎 tire 车轮内胎
德律风 telephone 电话
德漠克拉西 democracy 民主
迪斯科 disco 一种舞曲
除了渗透到汉语中的一些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外,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相互渗透的词汇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交流,其中包括一些外国公司使用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商标名称,还有一部分相互渗透产生的新词汇。如:
迷你 mini 小型
模特儿 model 模样、示范
摩登 modern 顺潮流的、时髦的
摩托 motor 发动机
纳粹 Nazi 德国社会党
派司 pass 通行证、执照、护照
扑克 poker 一种国际性纸牌
总之,无论是汉语渗透英语,还是英语渗透汉语,还是它们之间发音的巧合,有很多我们尚未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的相互巧合与渗透会越来越多。人们说,史前的远古时代是“地球村” (global village),那是原始和狭隘的。今天的高科技,把人们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现在我们居住的才是一个真正的global village。
【关键词】 语言;巧合;相互渗透
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一开始时只讲同一种语言。上帝耶和华因为害怕人们用同一种语言来相互联系就没有办不成功的事,于是就给了不同地方的人们不同的语言,人为制造了一些交流障碍。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无从考究,但却表明了人类语言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的事实。事实上,在不同地域人们的交往中,无论是入侵还是贸易,都带来了人们思想的相互沟通,而思想的交流需要语言这个媒介,语言因而也就在岁月的积累中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现今世界上大约有四五千种语言,但有书写系统的不过200 种左右。而在当今世界上的主要语系中,一直占着统治地位的是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各自占主导地位的代表语言分别是英语和汉语。也就是说,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被人们讲得最多的语言,因而部分词汇的巧合和渗透现象也就比较明显,当然相互渗透的部分远大于巧合。从本质上讲,不同语言间词汇的巧合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词汇间的相互渗透则体现了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词汇间的巧合,指的是不同语言中发音相似且意思相同的词。英汉两种语言中属于巧合的部分词汇简列如下:
link 连结 mare 马
mat 篾(席) chilly 凄厉
hill 丘 thermo 热
bear 背(动词) brim 边
check 检查 take 抬开
piece 片 slaughter 杀戮
以上单词发音与汉语的发音如此巧合地相似,部分单词我们可以这样猜想: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同自然界做斗争,因此导致了如spear、stone、cut、fell等部分单词的产生。而当人们的力量逐渐变大以后,当地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条件,居住在一处的人们只好分枝,到处迁徙,因而带走了相同的语言。由于当时的人类还没有书写系统,只是靠口头流传。一旦人类语言的书写系统逐步形成,同一意思的词就必然会巧合,只是由于地域限制而在发音上稍有差异。
与巧合不同,渗透指的是甲地的语言被乙地吸收或者乙地的语言被甲地收录。现就英汉之间的相互渗透分述如下。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外国人便开始高人一等地在香港、上海等地进行贸易,但由于语言隔阂,他们必须借助当地人做中介。于是最早洋买办们夹生的醋熘英语就开始流行,这种本质上不伦不类的混杂语言,即大名鼎鼎的所谓 “洋泾滨” (pidgin)汉语(包括粤语)。久而久之,其中的部分词汇就开始渗透到英语里面,被收录在词典里当做英语被广泛应用开来。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一些特定的汉语词汇因为一时无法找到适当的对应外文词汇,而直接被外国人拿来使用,最典型的就是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12月正式使用的“不折腾”一词,英国人直接翻译为“no zheteng”。这类词汇现举数例如下:
Kowtow 叩头 gobi 戈壁
chess 棋子 tea 茶(粤)
Confucian 孔子主义 Taoist 道家
Taiji 太极 mandarin (清朝)满族达官贵人
xipi 西皮(京剧曲牌) erhuan 二黄(京剧曲牌)
quyi 曲艺 zaju 杂剧
sampan 舢板 yphoon 台风
loquat 枇杷树 tong 火通、火钳
khan 可汉(史) litchi 荔枝
yuan (币)元 jiao(币) 角
jiaozi 饺子 toufu 豆腐
相反,英语渗透到汉语的就更多,而这些词语几乎都被中国人接受。从近代史开始,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英语就开始渗透。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国人不能学外语,渗透到汉语中的词只能用汉语译音来代替,这些词多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特别以鲁迅等人的小说中居多。现举数例如下:
安琪儿 angel 天使
哀的美敦书 ultimatum 最后通牒
巴士 bus 公共车
芭蕾 ballet (欧洲)古典舞剧
保龄球 bowling 滚木球戏
绷带 band aye 包扎伤口的纱布
胎 tire 车轮内胎
德律风 telephone 电话
德漠克拉西 democracy 民主
迪斯科 disco 一种舞曲
除了渗透到汉语中的一些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外,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相互渗透的词汇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交流,其中包括一些外国公司使用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商标名称,还有一部分相互渗透产生的新词汇。如:
迷你 mini 小型
模特儿 model 模样、示范
摩登 modern 顺潮流的、时髦的
摩托 motor 发动机
纳粹 Nazi 德国社会党
派司 pass 通行证、执照、护照
扑克 poker 一种国际性纸牌
总之,无论是汉语渗透英语,还是英语渗透汉语,还是它们之间发音的巧合,有很多我们尚未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的相互巧合与渗透会越来越多。人们说,史前的远古时代是“地球村” (global village),那是原始和狭隘的。今天的高科技,把人们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现在我们居住的才是一个真正的global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