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胃炎同时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3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维生素B1片和抑酸剂及促动力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减轻,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研究发现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等同关系。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等同关系
  [中图分类号] R71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233-02
  目前在临床上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两种诊断名称,相关研究曾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未具体阐述。出于对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的目的,笔者将随机抽取的患有浅表性胃炎并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3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资料研究中所调查的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5月~2011年5月里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有浅表性胃炎并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3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在25~69岁,平均(45.3±1.4)岁;患病时间1~5年,平均2.5年左右。观察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23~71岁,平均(43.4±1.1)歲;患病时间1.5~6年,平均3年左右。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之前,所有患者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将糜烂性、萎缩性以及特殊性胃炎予以排除,且所有患者均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均不存在胃肠手术病史。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片口服,每次20 mg,3次/d;观察组给予吗丁啉口服,每次10mg,3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有显著改善,发生异常的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在6%~25%之间。有效:症状已经减轻,出现异常的指标明显好转,临床症状积分在26%~50%之间。无效:症状表现及出现异常指标均没有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已经超过5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约有80%的患者用过服用助消化药以及胃肠动力药进行治疗,症状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也会有一小部分服药无效[1]。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通过内镜检查不能对结构上的明显异常予以显示,导致其发病的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胃黏膜受到了慢性的刺激性的损害;(2)胃肠肌电存在异常并且发生了肌肉病变;(3)内脏神经的感觉过于敏感。本资料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临床上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实际上浅表性胃炎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前在国内外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因素中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针对于这类患者予以抗抑郁药辅助治疗能够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各国的专家学者对于采用抗抑郁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作用以及适应证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关于此方面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对于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应对其首选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使患者顾虑得到有效的祛除,并且使反复胃镜检查减少,医疗费用也因此而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患者痛苦也大大的减少[2]。
  在临床上内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名称,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红斑(呈现点、片或者是条状),其黏膜会表现为粗糙不平,严重时还会存在出血点或是出血斑。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轻度黏膜的改变比较重视。对大量的健康人群进行普查,大多数患有浅表性胃炎,但是在临床上却并没有表现出症状,所以经常不会采取治疗。但是消化不良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在国外的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均在20~40%左右;曾有相关的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消化内科患者中消化不良约占53.1%左右,在其中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3]。按照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对症状与进餐之间的关系予以重视,进而对酸相关性或是动力障碍型进行判定,分别予以抑酸剂或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两周以后会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所以,应对有症状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属同等概念予以考虑。尽管采用胃镜检查能够对病情予以有效解释,但是临床医生必须要向患者详细地解释慢性浅表性胃炎为镜下诊断结果,但是其临床诊断结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善就已经达到治疗的目的,避免患者为追求浅表性胃炎的治愈而无谓的服用大量市售所谓“治疗胃炎”的药物,不但存在一定的坏处,还会导致经济的浪费[4]。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结果显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等同关系,在临床上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对此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9,20(23):199-200.
  [2] 陈曼湖,钟碧慧,李初俊,等.广东城镇居民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8,37(25):312-31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9,20(14):264-265.
  [4] 郑芝田.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舨社,2009:135-136.
  (收稿日期:2012-03-26)
其他文献
钻井行业面临着钻井市场日趋全球化及各国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同时,伴随着《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实施以"节能
[摘要]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判断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早搏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曲肽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观測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显著减轻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腹痛显著减轻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
集团公司资产总量占我国资产总量的比例在逐年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日益突出。如何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促进集团公司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汕汾高速公路外砂河大桥面1#~17#墩施工段的施工方法,在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期短、施工质量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有实用价值,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的:探讨多发与单发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多发瘤患者15例(多发瘤组)和单发瘤患者13例(单发瘤组),所
介绍了铁路客运专线箱梁的施工过程中,箱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电工电子学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试卷批阅流程及特点。在阅卷时采取集体阅卷、试阅、流水作业、复查和反复检查的标准流程,有效避免错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