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吃哪些食物能够祛湿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是夏季的开始,此时春天刚过,阳光越来越旺,万物显蓬勃生长趋势。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除了热之外还有“湿”,湿是指外界环境的湿度大。同气温一样,湿度也是影响人体舒适感的重要因素。而且5月还是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温度过高,湿度过高,人会感到周身皮肤黏湿难受。
  “湿”气使人困倦
  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性质黏腻、秽浊,容易阻遏气机,从而影响体内气的运行。同时认为湿邪致病还有“沉重、困倦”的特点,这是因为空气中湿度增大,会阻碍人体的热代谢,在高湿环境下,空气含有大量水汽,皮肤汗液难以蒸发,妨碍了人体内的散热过程,阻遏了正常气化功能。初夏气温不算很高,主要是湿邪为患,故此如何预防湿邪致病是初夏保健的内容之一。
  ?如何预防湿邪致病?
  除了通过充分休息和适当锻炼来强化身体机能,还应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同时,可有意识地进食一些既能去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
  高粱: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鼓胀水肿等病症。
  以上介绍的食物,除了有祛湿的功效外,还各有特性。我们可根据身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用。
  下附一款体虚体实、男女老幼皆宜的炖汤。
  玉米怀山薏苡仁炖鲍鱼:
  用料:玉米10克,怀山10克,薏苡仁10克,鲜鲍鱼1只,姜片适量。
  制作:将鲍鱼擦洗干净,再与拣去杂质洗净的其他用料放入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炖3小时即成。
  功效分析:玉米味甘性平,能够补中健胃、祛湿利水;怀山味甘性平,能够健脾胃、益肺肾,既补气又滋阴;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能健脾利水、除湿舒筋、清热排脓、抗癌散结;鲍鱼能养血柔肝、滋阴益精、清热利湿。配而用之既健脾祛湿,又益肾养肺;既平和,又清利。
  适用人群:脾虚湿重所致的困倦、四肢酸重无力、肌肉酸痛、腹胀、大便溏、小便不利、饮食减少、水肿及血尿者。
其他文献
冬季天气寒冷,许多抵抗力不强的人很容易感冒,尤其是一些体弱的中老年人。很多感冒发生于受冷后,这是因为人体受冷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得病。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受凉,随着天气变化添减衣物,不要因暂时性天气变暖而骤减衣服;寒冬或风大时出门应戴口罩;注意脚部保暖,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晚上用热水泡脚;出汗多时及时
莲子仙茅炖乌鸡    用料  莲子30克,仙茅6克,乌鸡肉6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把莲子和仙茅洗净;乌鸡洗净后切成小块。  2.上述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入冷开水一小碗,盖上炖盅盖,隔水炖3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肾健脾,固涩止带。适用于因肾阳亏虚而引起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四肢乏力、大便稀溏、肢体水肿等。  猪脊骨大枣莲子羹    用料  猪脊骨1具,大枣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