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策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本质本性的理解、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钻研、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推敲以及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等等。就语文学科来讲,只有把握了以下原则和要点,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一、育人性
  智慧型的教师能够深刻把握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真、善、美,将它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养料;能够将教学过程作为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所着眼的是对学生真、善、美心灵的塑造,因而他们只是以知识学习的过程为依托,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感悟人世间的真、大干世界的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善,学生的心灵一点点在被感化,一个大写的“人”正一天天占据他们的整个内心深处;注意以情激情、以情动情。情感是育人的重要纽带,情感能升华人的心灵、陶冶人的心境、改善人的心智。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流淌着的是师生间对真、善、美追求的激情,荡漾着的是师生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真情;注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化学生。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学的过程同样如此。有智慧的教师尤其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时时地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从而达到“不教以教”、教书与育人高度统一的艺术境地。他们始终将自己作为一本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格的“活”的教科书,用自己对学生的深深关爱,用教育的公平、教育的人道,用自己对真理的执着和挚爱,化作一道道春雨甘霖,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二、机智性
  因势利导,寓教无“痕”,有智慧的教师能充分利用教育情境,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而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巧妙地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逐渐增强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随机应变,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偶发事件,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迅速地判断和明确情况,区分偶发事件的性质,及时地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风趣幽默,把握适度,对于比较尴尬的突发事件,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采用幽默而风趣的态度及方式进行处理,并善于确定自己言语和行为的适当界限,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反思性
  教育反思是对教育事件和情境的教育意义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它不局限于教育实践和问题解决,而且更关注对教育意义的个体体验。反思来源于问题意识。教育智慧的增长和积累,是基于教育问题和实践的反思,个体对所学、所看、所知、所感的内化、感悟、体验,进而不断地理性反思和研究。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或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就可以自然而然获得的, 而是要不断地反思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使情境和问题能够协调地处理,并反思这一过程中的教育智慧的内涵和外延。教育智慧必定来源于教育实践中,它必然通过教师的归纳、分析、综合和理性的反思升华。更确切地说,教育智慧的获得,需要反思教育生活、教育情境以及教育情感,深刻反省教育的本质,使教育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从而使教育智慧得到深化。换言之,教师是从教育的本质特征来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和学生的真诚的平等交流中孕育出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养成反思的、行动的习惯。
  总之,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在教育的实践中,多角度的思维,多种方法的选择,并体验和感悟个体的经验,且伴随着师生的存在和发展而提炼、概括、抽象和总结的智慧。
  四、创新性
  教育智慧的核心在于它是权变的、灵活的、创新的智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创新的权变性。创新是一种对未知的敏感、对已知的怀疑,并力图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寻求突破的意识和过程。没有创新,墨守成规,教育智慧就不可能生成。教育智慧需要开放的思想、改革的勇气、对条条框框的突破和永不满足的创新。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能在突破保守和僵化的创新中孕育出来。
  其次,教育情境的独特性。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文化、教育历史等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必须在知识、经验、技能、情感等方面整合的基础上突破,才能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智慧地摆脱教育的困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师要能够熟练驾驭最前沿的学科知识,通过一定的逻辑方式组织,打破原有模式,发现新的突破点,并赋予真诚的情感,揭示新的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智慧。
  再次,教育时空的不可逆转性。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焦虑地理性地思考所处的时代和空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下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智慧,绽放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发展的最高境界,它的核心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与时俱进。
  五、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的构建
  1.重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正如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所说,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2.注重教学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
  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智慧源自实践。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态度、评价手段等又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通过反思,教师将其专业知识更加细化,把专业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拓展专业知识的运用,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增强自身的人格力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最大影响源,要成为学生构建自身完整人格的典范。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一种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工作,也是一项精神性的事业。因此教育必须触动人的心灵。泰戈尔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用一颗生命才能点燃另一颗生命,用整个的灵魂才能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具有积极的、热情的、奔放的、充满爱心的心灵,才能去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灵魂。
其他文献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基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前提下的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方式。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下,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实践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
期刊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法学教育主导了一个社会的法治发展方向和进程,一个法治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性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也需要无数理性的社会成员去维持,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道理,法学教育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她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法学教育的意义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首
期刊
摘 要: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和培养。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所在地域,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影响,使得教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分析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探析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复杂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亦应如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课堂 45 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气氛;课堂小结  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便是课堂教学,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广大教师教学
期刊
教师被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至高无上的评价,更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作为教师又应怎样做才能无愧于人们至高的赞誉,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呢?  首先,当教师要做到博爱和有耐心。叶圣陶先生在书中说:“如果我当老师,绝不将投到学校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都要称他们
期刊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化学优势,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有机地寓于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之中.。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化学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提高
期刊
第一部分:经典实验重现  地转偏向力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难点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经常会用一个实验来演示地转偏向力,具体做法如下:  实验用材:撑开的雨伞,清水水或墨等。  实验步骤:  (1)将雨伞撑开,在雨伞上滴适量的墨水滴。  (2)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3)观察并描述墨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4)擦干上一步实验痕迹后,改变伞的旋转方向,模拟另一极的偏转情形
期刊
摘 要:“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呈现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2012年以来,它迅速在国外教育领域里應用和普及,给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慕课”就像一个大规模的网络虚拟教室,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本文结合“慕课”的教学特点与优势,重点分析了“慕课”环境下,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慕课;应用文写
期刊
炎炎夏日,到青山绿水间游览是令人神往的事。我来到了唐山迁西县青山关,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满眼青翠,感受历史的沉淀与冲击,内心变得沉静、安宁。  “关”本义为门闩,引申义指边境上的出入口,一般常建在险隘的山口或要塞处,因此又被称为关塞或关隘。一般在长城沿线的关还建有关城,出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要塞或以“关”命名。青山关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北部,燕山支脉,大青山腹地。因为关口两侧有大青山,在山脚平台上建
期刊
农村中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人数少于30人的小班,我校也不例外。自2012年起,学校开展了小班化教学。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能自觉接受并获得知识、能力和觉悟的统一,教师应该重视 教后反思。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同时也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小班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