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观日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太阳和海面即将剥离时,那依依不舍、最后奋力一跳是精彩的瞬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七年时间漂泊在浩淼的大海上,履历里自然有了七年的海员生涯。老实说,虽然这七年正是我风华正茂的岁月,每天接触的却就是这二十几个“光浪头”,业余生活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枯燥和乏味。在一篇文章里曾经看到这样一段文字,说“海员的胸怀有大海一般的宽大”,不知道作者有什么依据,但有一点我是赞同的,正因为海员每天与大海做伴,少了许多的杂碎和纠葛,自然胸怀也就大了。直到有天,我突然对海上的日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海员的胸怀”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上的是二副班,船上大、二、三副三个班是24小时轮番倒的,具体时间是二副0—4点、大副4—8点、三副8—12点,中午后又开始轮回。所以我的班最辛苦,因为我们船员都有睡午觉的习惯,那时,我就必定在高高的驾驶台上;当后半夜刚刚开始时,我又应该上驾驶台了……生物钟完全被打破了,人家睡觉我应该工作,而人家娱乐时我就应该睡觉。
  我是船上公认的“知识分子”,原因是在我的房间里,堆了一大摞书。除上驾驶台当班,就是看书了。有天,看到一篇描写“日出”的散文,莫名其妙地激动起来。那个航次是去营口港,我们的航向正好是北东方向。03点三刻,大副班的弟兄们来接班了,我吩咐他们,假如五点我不上来你们就来叫醒我。果然一到时间,一水就来敲我的门了。
  初春的海上是相当冷的,我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在渤海区域,进入了辽东湾;我特地披上了棉大衣,来到了驾驶台。大副见了我这副模样问,怎么啦,要出去巡逻吧?我故意搞得神秘兮兮地说,现在我们的位置不是过了北纬40度,东经120多度了吗?大副说,是啊,那又怎么啦?我说,所以我穿了棉大衣了。大副说,他真的以为我脑子里出什么问题了。因为在船上大伙儿的生活是极其有规律的,正常的班里别人是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窜岗”,何况我还是在凌晨时分……
  我挂上望远镜,站在驾驶室里的右舷。我静静地等着……这时,在我的右前方,海天的接缝处先划出了几道红黄相接的彩条,细细的,暗暗的。霎时,那红线亮了起来,看见一个小脑袋跳出了水面,暗红色的小脑袋,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把她的整个脸露出来,慢慢地,她整个脸露出了水面,红红的,很温柔的。我觉得不过瘾,索性就走出了驾驶室,来到了那个装有航海仪器的右舷边。大海,波光粼粼,海天一色,由于是凌晨,感觉海腥味很重,连她有节奏拍打船帮的“呼吸声”都很清楚。
  直到这时,大副班的所有人才知道我是特意来看“日出”的,他们突然地都笑得前仰后翻。的确,日出对大副班来说就犹如每天有白天黑夜那么平常,而我却会那么隆重地去看了一回。午饭时,兄弟们都拿这件事来取笑我,我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可你们注意过她吗?她的色彩,她升起和降落时所发生的一切,她为什么有时候暗淡有时候鲜艳,彩霞和大海的浪花是怎么烘托她的?这么好的景象你们视而不见,好了,明天凌晨你们自己好好体验一下。”
  从此,大副班骤然热闹起来,有的和我一样在凌晨去看日出,有的会在傍晚去看日落,船头朝东、北方向去驾驶台,朝南、西方向就去船尾。报务员是高邮人,他说那初升的太阳不就是他家乡的咸鸭蛋蛋黄,鲜亮且漂亮;机匠小李很喜爱艺术,他描述说,最精彩的是五十秒后,当太阳和海面即将剥离时,那依依不舍、最后奋力一跳是精彩的瞬间……
其他文献
一“谎”而过的温情    高速,车辆如织,飞驰而过。坐在副驾座上的她,睡眼惺忪,瞄了一眼身边全神贯注把着方向盘的男人。  “累了吧?”已经连续开了四个小时了,坐着都嫌累的她,禁不住又一次问了同样的问题。  “有什么累的,跟坐在家里沙发上一样!”他轻描淡写地回答。  “哦……”每次都是同样的答案,她听了后,心放得更低,随后,又眯起眼睛,安恬地小睡起来。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在高速公路上开长途车,是
期刊
嫁给有钱的男人——  食有鱼,出有车,豪华别墅,锦衣丽服,珠围翠绕,暗香弥漫,这种日子应该很不错的吧?可是,男人挣钱需要时间和精力,有钱的男人不是锱铢必较的商人,就是忙于应酬的权贵。   商人的脑子里充满利益,每天算计投入和产出,缺乏温馨。许多年前的那个江州司马早已看透了这种男人的本质——重利轻别离。   权贵男人的脑子里充满关系,每天衡量着该和谁近,该和谁远,缺乏柔情。  有钱的男人往往没时间,
期刊
出于一种古怪的偏好,我坚持认为,深夜是最适合浦东机场的抵达时间。当你走下最后一班飞机,步入咚咚作响的接驳通道,走进浦东机场宽阔寂寥的大厅,因时间而沉淀的微凉空气提醒你已从甜美的热带回到城市。你走到一尘不染,空无一人的洗手间洗了一下旅途的风尘,其他乘客已迫不及待地朝出口处走去,目力所及,你仍旧看得到他们,可是机场厚厚的吸音地毯却擦去了他们的脚步声,轻声的交谈,行李在地上发出的滚动声,令你产生一种灵魂
期刊
即使不金融海啸,无论是当下还是从前,经济适用男其实一直都存在着,他们是有阅历经历的天下母亲,为自己宝贝女儿寻觅的第一号人选。  B女,皮肤细腻,明眼皓齿,鼻梁挺刮,从小被公认为漂亮女孩。适婚年龄经介绍,看了C,C长相普通,出生小康,但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再加上增添数字努力,因此比其他同龄人基础扎实。于是一年后两人举行了婚礼。C满脸踌躇,有数字撑腰,娶漂亮女人做老婆,感觉真好。  家庭成立后,开始理
期刊
与那些忙碌奔波于国外的中国音乐家不同,美声歌唱家廖昌永不时在各大晚会包括央视春晚上露面,与国内观众更为亲近。从农民的孩子到“亚洲第一男中音”、“歌剧王子”,从中国舞台到世界舞台,先后与十几个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及多明戈、卡雷拉斯、斯文森等多位歌剧大师合作,廖昌永的音乐之路犹如神话。在这个神话的诞生过程中,勤奋、刻苦、天赋是显然的,但是通过访谈,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廖昌永的成功也离不开他谦和的态度、平和的
期刊
情人节前晚开会,在讨论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后,书记转换话题,问我这小书记身边是否有年龄和我们相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单身男,要给他两位“剩女”朋友觅个如意郎君。这已经是一周内第二位请我当红娘的人了。  这绝对是道难题,年龄相仿且层次差不多的单身男,虽谈不上精品,但肯定是稀品!年龄再小的,学历和经济方面都不太可能满足标准,超过30岁的“白骨精”们,单身的可能性也较小。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出这
期刊
经过了10个多月的等待,外白渡桥重新出现在举首翘盼着的市民们的视线中,慢慢回归原位重新屹立在苏州河上。熟悉的风景又完整了,深厚的历史又将开始崭新的行程。      去年4月,为了让已经超过使用年龄的、有着“上海地标”意义的外白渡桥继续安全使用,已过百岁的外白渡桥被送入船厂整修。今年2月“完全康复”的外白渡桥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回家”的旅程,25日早晨,外白渡桥北跨桥被放在了驳船上,缓缓驶回阔别近
期刊
在中国,只要撒谎的动机“情有可原”,就没人会去揭穿你的谎言,以前的关系还会继续。善意的谎言是一种保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护。     “情有可原”的谎言——    什么是“情有可原”的谎言?比如,可能有些行为或话语,做出来或说出来会伤及他人的情感,或令人不爽、尴尬。为避免发生这类情况,你不得已撒了个谎。我听到过最奇特、也最令我惊讶的谎话,是我的一个北京朋友向我转述的。这位朋友的一个同学的兄弟,不幸
期刊
“比我老公顾家的没我老公有钱,比我老公有钱的没有我老公顾家。”当闺密对你得意地说出这一句话时,别傻眼,没错,这就是最近女白领们热捧的“经济适用男”。    时代变迁,女白领的择偶目标纷纷从“金龟婿”转为“经济适用男”。“经济适用男”最大的优势是让人有安全感,这一点在经济危机中更显重要。他们比起“奢侈品男”经济条件略差,但比起普通职业的男性有优势。关键是视家庭为生命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会将大部分收入投入
期刊
一个人的日子,夜有点长,单身人,不投入群体,又能如何    一个人生活时,很早就住进自己的屋,每天穿不同款裙装去上班,然后开始紧张工作。下班后,不直接回家,参加晚上不同场所或公或私的夜幕下的活动,回到家时,已近午夜。有时达凌晨四点。回想那时,除了公事有时需出面结算外,其他活动内容也不是非在场不可的。第二天九点前,公司的车正点来接,人即使再困也要乘上去,然后,第二天周而复始。  有一次,细数在场的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