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启动子OsQ16p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RT-PCR分析表明,日本晴OsQl6基因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利用PCR技术从日本晴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基因编码区5’端上游1229bp的启动子序列,命名为OsQl6p。用其取代pBll21中gus基因上游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IQl6p,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日本晴,获得转基因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和qRT-PCR分析表明:gus基因在抗性愈伤组织和阳性转基因植株中均能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接种稻瘟病菌后12h,GUS表达量是处理前的2.7倍;抗病相关信号分子水杨酸(salicylicaci
其他文献
采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9个麦区的76份代表性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与环境因素(平均海拔、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5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对强毒力小种Ug99和我国多数小麦秆锈菌小种具有良好抗性。以感病品种McNair701和来源于TetraCanthatchlTriticumtauschii的单基因系Sr33为亲本,选用我国
以我国不同地区育成的77个大豆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以晋豆21为对照,在年降雨量不足40mm的甘肃省敦煌市,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考察与产量相关的8个农艺性状,应用简单相关、
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之一丛矮2号(cl2)具有矮化多分蘖的表型特征,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已将其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C4-CL5和C4-CL4之间。对这2个标
利用30对SSR引物,检测2005—2009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1068份大豆品种(系)的位点纯合度。每年区试品种(系)的平均纯合度为94.9%~97.6%,纯合度高于85%和90%的品种(系)所占比例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