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RV370A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群面部及耳朵形态的效应

来源 :遗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异蛋白受体基因(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是调控外胚层发育的重要基因。其关键错义突变EDARV370A的衍生等位基因370A在东亚和美洲原住民中具有很高的频率,但在非洲和欧洲罕见,该突变造成这些人群许多外胚层发育衍生表型的差异,包括东亚人特有的较直且厚的头发、较多的外泌汗腺、女性较小的乳房及铲形门齿等。目前,EDARV370A与同为外胚层衍生表型的人类头面部及耳部形态特征的关联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在715例新疆维吾尔族亚欧混合人群中,进行了EDARV370A与一系列系统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7日至8日,由中国遗传学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基因组学课程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担任主席,来
第十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于2018年8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Myeloblastosis(MYB)类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发育及防御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植物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谷子(Setaria italica
遗传分析是本科遗传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四分子分析是真菌类遗传分析的独特方式,其中的粗糙脉孢菌顺序四分子分析不仅可以研究基因与着丝粒间的重组、基因间的重组,而且还可以
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是动物基因组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修复的优选途径,通过与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竞争DSB
人类基因组是测序和组装的质量标杆,但是迄今未能完成(以Ns占位)组装泛中心粒(中心粒及其邻近异染色质区域,centromeric&peri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 regions)。泛中心
自然和人工选择、地理隔离和遗传漂移等原因使动物基因组中许多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群体间会产生差异。源于不同品种(祖先)杂交(交配)的动物个体,其基因组与这些品种(祖先)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且发病的分子机制不明。因此,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研究急需新的突破口。近年来,研究人员不仅发
<正>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贡献.如果
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基于非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和功能水平变化。近年来,在DNA和蛋白质修饰基础上,可逆RNA甲基化修饰研究引领了第3次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