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特色蔬菜的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品种多样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特、稀、新蔬菜品种不断得到引进、栽培。现将近几年来我地栽培较多的几种特色蔬菜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茼蒿
  茼蒿又名蓬蒿,为菊科一年生绿叶蔬菜,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入药,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半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进行耕翻,施入少量粪干作基肥,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做成宽1.4~1.5m的平畦,准备播种。
  2.播种
  播种方法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每667m2 用种量4 ~5kg,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用种量可加大到6 ~7kg;条播按行距约10cm 播种,667m2 用种量约2.5~3kg。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后在15~2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覆土约1cm 厚。
  3.间苗和除草
  茼蒿在播种后约1周即可出苗,在幼苗长到具有2~3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并拔除田间杂草。撒播的间苗应3~4cm。
  4.浇水
  茼蒿在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在雨季播种的茼蒿,在种苗刚出土时,应控制水分,以防猝倒病发生,这以后应保持田间经常湿润,遇雨注意防涝,排除积水。
  5.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667m2施用腐熟的粪干300~400kg。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在苗高10~12cm 时开始追肥,667m2 用尿素20~25kg。
  二、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命草、酸米菜、瓜子菜,一年生野生蔬菜。其口味微酸、性寒、滑爽,有清热解毒、凉血滑肠、健胃消积之功效,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治疗热毒痢疾有很好的效果。其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栽培时期
  马齿苋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种。春播开始较迟,品质柔嫩。夏、秋播种易开花品质粗老。一般2~8 月间均可播种。
  2.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2.1播种育苗
  马齿苋在春季断霜后就可以露地播种,如要提前上市可用保护地育苗移栽。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杂草较少的田块,深翻晒垡,施入有机肥,然后作畦。马齿苋的种子很小,所以播种前要先施基肥,再耕耙,做成1.2m 宽的畦,畦面要平,土要细,为了保证种子撒播均匀,可将种子掺上细土再播,播后适当压实面畦,再浇水。保护地育苗,在播后要加盖地膜和盖棚,出苗后立即去掉地膜。马齿苋苗期生长很慢。要注意清除杂草,幼苗长到3~4cm高时就要开始间苗,间苗分次进行,逐步加大株距。育苗田苗高5cm以上就可以移栽,移栽田的整地及定植株距可以参照茎段或分枝繁殖法。
  2.2 茎段或分枝繁殖法
  选择肥沃的田块,施足底肥,耕耙后做成1~1.2m宽的畦,再把未开花结籽的野生植株分剪成5cm左右长的茎段或分枝,以8~10cm的株距扦插1/2以上入土,然后浇水,待发根后追肥。
  2.3 肥水管理
  早春播种的出苗较晚,需7~15天,晚春和秋播的出苗只需4~6 天。结合墒情应适时灌水,当苗出现2片真叶后应追1 次肥,之后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 次。马齿苋为浅根系植物,生长期间经常追施一点氮肥,其茎叶可以生长肥嫩粗大,增加产量,迟缓生殖生长,改善品质。
  2.4 病虫害防治
  马齿苋的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白锈病和菌核病。白锈病可选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菌核病可选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 倍液兑水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可控制病害。
  三、苦苣
  苦苣是菊科苦苣属,性寒、味苦,具有清肺止咳、益肝利尿、消食和健胃作用;食用其嫩叶部分,可凉拌、做汤或爆炒,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及软包装保鲜产品。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株型好的苦苣品种。
  2.培育壮苗
  2.1种子处理
  无公害苦苣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亩用种量25g,播种前在阳光下晾晒灭菌5~6小时,或用种子干重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2营养土配制
  床土选用二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园田土与充分发酵腐熟的牛马粪按3:1比例;且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kg、生物有机肥2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充分拌匀过筛,装营养钵备用。
  2.3播种
  选择一块二年以上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播种前对苗床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一般每平方米需种子5g,播后盖0.5cm厚细土,为保持土壤湿润上覆地膜,当70%苗拱土后撤去地膜。
  3.定植
  3.1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一定要清除田间前茬作物的残留物,进行深翻晒地。有条件的采取高温闷棚消毒。
  3.2定植方法
  苗龄35~40天,5~7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密度行距35cm,株距25cm,定植深度以刚刚埋没土坨为宜。定植后立即浇水,以促进缓苗。
  4.整地施肥
  苦苣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行距为35cm,垄高15cm。结合整地(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8000kg,三元复合肥25kg,三鱼酵素菌肥30~40kg;同时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喷洒沟内防治地下害虫。
  5.病虫害防治
  苦苣菜病虫害发生较轻,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病虫害亦逐年加重,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传染病和生理病害。
  5.1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时采取杀灭蚜的方法减少传毒机会,药剂防治可使用20% 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1.5% 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
  5.2霜霉病
  发病初期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 倍液喷雾。
  5.3软腐病
  使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3%g菌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5.4虫害
  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温室用烟雾法即:20% 敌敌畏烟剂每亩400g;防治菜青虫可用BT 乳剂200倍或5%抑太保乳油1500 倍液喷雾;一般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6.及时采收
  根据市场行情及下茬作物安排情况适时采收,采收宜在早晨进行以防叶片萎蔫。
  7.清洁田园
  将采收后落于地的老叶、病叶及残存在土壤中的菜根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培养地力,进行可持续生产。
其他文献
【摘要】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期间主要的病害,是危害大棚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气流传播、流行性较强的病害,发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如果不及时防控两周内可使整株叶片枯死,减产20~50%,严重威胁着黄瓜生产。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必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症状防控技术  近些年,法库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保护地黄瓜生产面积高达2
利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构造、合成的兔毛角蛋白基因 ,改良 SGK32 1双价抗虫棉的纤维品质。导入基因后 ,后代的株高、株型、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等性状均发生了变异 ,从中选育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抗核小体抗体 ,将抗核小体抗体与疾病活
目的 研究蟾酥作用后HL -60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为蟾酥诱导HL -60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DNA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