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及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以储尿期耻骨上区疼痛,伴尿频、尿急或夜尿增多等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治疗主要是基于临床经验及对症治疗,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膀胱灌注的方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本文主要对目前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核因子-κB(NF-κB)是研究最为广泛的转录因子之一,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的生长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NF-κB活化后可通过诱发局部动脉血管壁慢性炎症反应的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n
患者,男,70岁.因"突发腹痛2天伴恶心呕吐"入院.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感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肛门未停止排便排气,解黄色大便1次,量不详.
目的 观察分析睫状体平坦部及其附近磁性异物的摘出.方法 回顾性分析位于睫状体平坦部附近的磁性异物20例(20眼).结果 CT扫描及X线定位确诊20例眼内磁性异物位于睫状体平坦部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PDT治疗鲜红斑痣125例.根据患者体重,静脉推注相应的光敏剂PSD-007后,皮损局部行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在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院147例ICU的机械通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采取抬
阐述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阶段性、模块化临床实践课程体系的总体构建思路,介绍了组成该课程体系的四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结构、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目的 总结鼻-颅沟通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方法 对20例鼻-颅沟通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目的 探讨护理处方在首次住院好转出院的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不同部位首次放疗或化疗出院的肿瘤病人均采用护理处方进行护理.结果 运用护理处方的出院病人,均能
骨肉瘤边界包含着丰富的肿瘤病变的特征信息,对疾病的分类、临床治疗方案设定、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骨肉瘤的分子边界研究提供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