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公共空间 制造聋人世界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上耳机可以随时听自己存入的音频文件(主要是音乐歌曲),“MP3”为城市人尤其是城市年轻一族所喜爱。MP3总是伴随耳畔,形成了一条亮丽的“MP3风景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MP3可以用来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空暇时间、提高学习乐趣,但是,在公共地点听MP3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割裂了公共空间,制造了聋人世界。
  “公共地点可以被界定为一个社会中可以自由进入的场所(街道,车站等等),与此相对的是那些限制进入的和只有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私人地点(如家里和办公室)。”(阿雷恩·鲍尔德温)公共地点架构了公共空间,一个人戴着耳机听着MP3就好比贴着“我在听歌,请勿打扰”的标签,生硬地将周围世界拒之门外。他不去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也“限制”陌生人的进入并拒绝“邀请”别人,于是从公共空间中圈出自己一块虚拟的私人空间,并沉浸其中。移动的私人空间就好比是一辆行驶的装甲车,不追求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强化了在公共空间中生活的“匿名性”,这样尽管拓展、保护了个体的自由,但也使统一的公共空间被人为地割据。
  同时,听MP3时,耳机的隔音效果与里面声音的干扰无疑使耳朵暂时放弃听到外界声音的机会,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聋子”。当然,戴着MP3的人也可以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但是视觉与听觉却有很大的不同。齐美尔曾比较过瞎子和聋子的不同情绪,聋子经常处于“更窘困、迷惑和焦虑”的状态。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经受着某些与聋子的恐惧一样的窘境:“纯视觉印象”的日益浸淫促成了普遍存在的疏离感。齐美尔当时对视觉文化的比较研究带有比喻的成分,而MP3使这一比喻成为了现实。更甚的是,戴着MP3 的人为了避免这种因没有声音而导致的“窘困、迷惑和焦虑”,就主动放弃了用眼睛关注周围的世界,只保持安全的最低限度。
  在公共空间听MP3的人将自己隔绝在公共空间之外,放弃了听觉,弱化了视觉,这样的后果是减少了了解真实社会状况、获得直接社会经验的机会,加剧了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的麻木和冷漠。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的生活大概地分为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那么公共空间是其社会生活的主要容器,我们对社会真实状况的把握,对社会直接经验的获得,绝大多数都是在公共空间的亲耳聆听、亲眼目睹。诚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新闻等间接的形式来获得对社会的印象,但正如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今天的大众传播时代,我们接触的媒介信息往往是经过种种滤器的过滤、种种颜色的粉刷的,这种信息给我们营造的“拟态环境”远没有我们直接体验到的社会“现实环境”真实可信。而且,当前强大的传播力量使得现实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这更突出了真实经验的可贵和依赖电视等媒介信息的危险。
  关于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社会心理特征,齐美尔阐释得相当精确:“城市居民的一般状态是像这样的麻木态度,即放弃敏感性,对把事物加以区分的价值漠不关心。感觉麻木的人的世界是平面的、灰色的和同质的。与此相应的经常是一种设防的态度。设防的态度为城市居民起防卫性遮蔽物作用,它将公正的看法、真心的情感封存起来以免被详细探究。”(阿雷恩·鲍尔德温)尽管齐美尔的结论是以20世纪初德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得出的,但只要我们沉心静查就会发现,这一评价对中国当下的城市社会心理也是切中肯綮、一针见血。而MP3营造的“请勿打扰”的一个个私人空间将本来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公共空间生硬地分割,有时听不听歌已经不重要,带着耳机本身就是一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我忙着呢,没有听见求助的声音,没有领会求助的眼神”。这样表现出来的(或者被人感受到的)“设防”的态度无疑使城市文化更加麻木,对周围的世界更缺乏敏感性和对话的欲望。
  这样下来,不利于“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和“社会共识”的达成。
  哈贝马斯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研究得出“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提出两条措施:一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二是达成社会共识。社会共识的达成是基于真实的了解和理解之上的,戴着MP3、圈定私人空间、拒绝聆听与交流便会将自己隔离在最感性、最真实的社会空间之外,错过对社会其他阶层、其他职业、其他年龄尤其是底层人生活的认知,“风声雨声不入耳,家事国事不关心”。MP3一族在公共空间将外部世界排除在外,其实是将自己排除在社会之外,放弃获得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结果是“唯个人主义”得到强化,这样就难以达成社会共识,承认并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况且在公共空间、社会空间活动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身份、阶层身份,都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
  MP3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快乐享受,听MP3的人群也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特定情境中所扮演的反面角色,借用米可·巴尔的话说,“也许,以一种否定的语气对一种被认为新生的运动进行概述性的反思并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但批判性的自我反思是任何创新的、进步的学术努力固有的品质。”(米可·巴尔)任何技术的进步本应当为我们的心灵服务,指向人类幸福的所在,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物质空间,幸福我们的精神空间,更重要的是完善我们的社会空间。但,MP3在很多人的手中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同时, MP4、MP3手机、电影手机、游戏手机等电子娱乐设备的出现使得“移动的私人空间”更加随心所欲地切割公共空间,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私人空间在膨胀,公共空间在压缩,个人利益得以强化,共同利益不断萎缩。从这个意义上讲,MP3只是“MP3文化现象”的一个表征,我所批判的不仅仅是MP3。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其他文献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指导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以“体验艺术”为创作目标的演员创作。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必然会涉及到一个与此直接相关联的复杂的问题,即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戏剧艺术中的表演流派问题。只有正确地理顺了“体验派”和“表现派”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不同的创作风格倾向,以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各流派理论的总结,才会深入地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倡导和追求的“体验艺术”的创作实质。  戏剧演出
期刊
知青题材,在知青大返城30年后的今天,已确然可以称为历史题材了。艺术创作之于历史题材,常常是一种回忆和反思,因而创作思维也常常呈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体验式的,深深沉浸于往日生活的感性记忆中,以浓郁的情感特征或抒情诗一般的艺术语汇感动读者或观众;而另一种方式则往往是思想性的,对往日生活进行理性梳理和反思,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生存的真谛,而这样的创作思维方式的作品,往往具有史诗的品格。  戏剧,作为兼
期刊
司源,男,山东省话剧院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无论是他简短却不简单的简历,还是与他的交谈,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谦逊而沉稳的形象。他让我想起许巍的《风行》里“过去没有开始,未来没有终点,这是希望的旅程,是谁在风中奔跑,自由穿行梦想,向着幸福的远方”的句子。在演艺生涯中,司源像风一般自由奔跑在希望的旅程上。  谈到做演员这一重大人生选择,他说:“其实热爱戏剧、热爱演员这个职业的人很多,但是真正
期刊
谭霈生先生195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之后一直在中戏戏文系执教,曾任中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其人在戏剧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和声望,被誉为“中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   与谭先生见面,是在青岛市艺术研究所举办的一次小型戏剧创作研讨会上。先生话语不多,一团和气,是位温和面善的长者。闲暇时酷爱钓鱼,有耐心,爱琢磨,已近个中高手。  谭霈生先生与当今一众大
期刊
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山西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全力推出新创晋剧《傅山进京》。该剧的整个演出形式,几乎让全剧场的观众随着演出过程,情不自禁地进入综合审美信息,引发得心神激扬。整台戏的演出,实现文学剧本、导演、表演、音乐到全部舞台造型艺术各门类互动相生、通台合一的综合艺术形式和谐。《傅》剧的整个演出,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向观众不断展示出一幅声、色壮丽的“乐象”、舞台空间视象动态与演员
期刊
巴尔蒂斯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过着一种幽闭的生活,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艺术创作,就像一个局外人从容地穿越他所经历的世纪,没有参加过任何派别和社团。纵观西方画论发展史后我们认为,巴尔蒂斯的绘画不完全归于模仿论的范畴,但也是他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应;不应全部局限于表现论的框架,却是他情感世界的直接表露。尽管他在绘画中多表现青春期少女的性爱意识和青年人隐蔽的内心世界,但论其根源也不能简单
期刊
早在两万五千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卡米拉洞窟中,人类的祖先就已懂得用重复的兽脚图案来表现运动。应该说,动画这一艺术门类的“源头活水”是一致的,即都是发源于人类对于表现连续的运动场景的不懈追求。  然而随着1906年第一部动画的诞生至今,在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的动画艺术融合了本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特征的动画风格。因此,本文拟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出发,分  析不同
期刊
60年前,一个崭新的中国傲然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就此开始了。在这伟大历史的进程中,戏曲现代戏以崭新的形式为古老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新的时代生活书写了新的篇章,并使戏曲现代戏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戏曲现代戏在与共和国共同走过的岁月中,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成长、成熟,并涌现了许多优秀剧目。值此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回顾现代戏的发展历程,总结现代戏发展过程中的经
期刊
时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前后  人物: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等  太平军战士及百姓若干  清咸丰帝、曾国藩、僧格林沁、曾国荃等  清官兵若干    第一场    [字幕:“一八五三年三月,清军一要塞。”  [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已经攻打到了离南京城不  远的一城镇要塞,此时,敌炮已哑,敌旗歪斜。不远  处的江面上,太平军水师樯帆如林。  [幕启:硝烟迷漫,杀声震天。一队腰刀手头扎红巾
期刊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学生成才的规律和特点,在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虽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职业型较强的校园文化特色,但多少还具有中专校园文化的色彩。因此,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