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状态”下的生命、技术与政治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dan2008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爆发后,基于对“例外状态”的错位理解,阿甘本等西方生命政治理论家们几乎以一种反智主义态度拒斥政治权力.这种哲学上对于生命的僭越与他们所担忧的政治对生命的僭越同样危险.在这种死亡向的生命政治批判中,生命的真实存在被自由观念所遮蔽,政治的可能也同样被警惕.对当下这一外部性、整体性、非政治的例外状态下的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反思,让技术膺服于生命及其可能,或有助于我们对生命—政治,乃至后疫情时代的政治、技术及其可能探明方向.
其他文献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提出,灵魂具有多种不断变化的状态(pathê),这似乎与他所坚称的灵魂的不动性无法兼容.但通过对比灵魂状态的变化与所有的运动类型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灵魂状态变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变化的起点或终点才会在灵魂中出现,而变化的过程则发生在生物身体中.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灵魂状态变化并不属于亚里士多德在空间、量、属性和实体四个范畴所区分的六种运动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这一结论说明,灵魂状态变化不会对灵魂不动学说造成威胁.
当代后盖梯尔的知识论发展,主要是内在论与外在论之间的争议与论辩.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知识理论的对抗,还需要明辨两个不同的议题与焦点:第一个焦点议题是针对知识的本质与定义,另一个焦点议题则是注重知态证成的本质与定义.针对第一个议题所引发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我们将其称为知识论的内在论和知识论的外在论之争,而注重在第二个议题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则可称之为知态的内在论与知态的外在论之争.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对象,就是在知态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的语境中,证据主义与可靠主义对于知态证成这个概念的不同主张与立场.
机器人道德决策是人工智能道德认知科学理论的重要应用,包含着机器人道德地位、道德认知与道德算法等有关哲学、认知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当今多数被应用于各领域的机器人被视为隐性或明确的道德代理者,通过语言、抽象、表征、记忆与数据分类等能力实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两者混合的道德决策进路.在机器人道德决策类型与特征分析基础之上,从“知”“场”“行”三者相互作用所衍生的自主性、互动性与适应性建构了机器人道德决策模型,并从道德功能性模拟与社会道德学习的角度提出了拓展机器人道德决策能力的途径.
老科技工作者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科技人才供给相对不足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意义重大.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老科技工作者的内在价值视角,阐释老科技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认同、再工作态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实证检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域的一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老科技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和再工作态度,再工作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再工作态度在自我价值认同和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当前,新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理解技术在社会中按照何种逻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技术史、实践哲学和案例分析三个维度探讨了技术与需求的关系演进,指出技术从满足基本需求到由于技术的增殖而自行产生需求的重大转变.当技术与需求的内在逻辑转变为技术自行产生需求时,技术所预设的“普遍善”的愿景,可能会产生潜在的风险.通过对技术与需求关系的历史的、哲学的和经验案例的考察,文章提供了 一种从需求这一内在视角出发看待技术发展的思路,进而尝试解释新兴技术发展中的技术异化问题及其化解的可能性.
“铁道”等译词的历史起源与传播轨迹反映了近代中国与 日本铁路认知互动情形的复杂性.中国的铁路认知起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早于日本,且以“铁路”等译词影响后者.“铁道”在中国源自1866年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和威妥玛的《新议略论》,但于洋务运动时期使用频率很低.“铁道”在日本源自1860年玉虫左太夫的《航米日录》,随着明治维新时期铁路事业的飞跃而成为通用词.明明“铁道”在两国各有源头,后来却往往被误以为是日式译词.借助计量分析可知,“铁道”在甲午战争后逐渐流行于中国,形成与“铁路”两者并用的局面并延续至今.
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专家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然而,已有研究却存在着主体与结构的双重缺失,无法有效解释专家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整体性功能.基于此,本文试图找回专家阶层,提出专家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双向嵌入性自主的结构属性.双向嵌入性厘定了专家阶层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整体性治理功能,而嵌入性与自主性之间内在张力的调和则为实现整体性治理功能提供了逻辑依归.这一逻辑要求在嵌入性与 自主性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该平衡机制应当从学术共同体自身、边界组织、合法性审查机制、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建设.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通常被看作近代生理学的开端,其中《心血运动论》中的定量实验被认为是哈维的方法论革命.而量化的逻辑前提是质的统一,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同质化是血液循环得以发现的重要前提.因此,哈维需要革新盖伦生理学遗留的精气观念.盖伦认为精气是灵魂驱动身体的中介,哈维则论证血液才是灵魂的载体,从而取消了精气的地位;在对心脏机械化的描述中,哈维进一步否认了动脉血中含有作为气体的精气.由此,哈维从功能上和物理形态上统一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本质,使定量实验成为可能.这一血液观乃至灵魂论的革命是理解哈维方法论革命的观念前
STS第三波已逐步发展成熟,作为理论基础的专长类别已经由交互专长和贡献专长,发展成为系统的专长周期表.但其在贡献专长概念、交互专长与贡献专长的进阶关系、泛在默会专长的分类与进阶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文章通过严格定义贡献专长、提出泛在—专门、交互—贡献两个维度的分类框架,修正完善现有专长分类体系,以期为STS第三波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张载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关学学派的创立者,其思想体系蔚为大观,然而其独特的天文思想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太虚即气”这一重要命题的具体内涵长久以来未有定论.从宇宙结构、宇宙运动以及宇宙动因三个方面探讨张载的天文学思想并且明确“太虚”与“气”在天文学中的具体内涵和关系,能够对理解张载“太虚即气”命题的内涵和成因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此外,通过分析《尚书·考灵曜》“双重天球”模式和“地动说”对张载天文思想的影响,是对张载天文思想研究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