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无止血带局部麻醉手术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局部麻醉下肢体的手术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过去多集中用于范围十分小并浅表的手术.对于较大和位置较深的手术,由于出血及麻醉效果的因素,临床上并不使用.肢体手术尤其是手部手术,止血带十分常用.如果使用局部麻醉下又不上止血带能进行较为深部组织的手术,则手术和术后的整个医疗过程会大大简化,并且在术中对于诸如肌腱修复、神经松解等手术还可以直视证实效果后才完结手术,优点非原来手术可比.近年来,完全清醒的无血止血带局部麻醉(wide awake local anesthesia no tourniquet,WALANT)这一可能影响很多肢体手术的方法,在国外迅速发展普及[1-7].笔者在2年前开始做这类手术,由原来的止血带下手术转化成局部麻醉非止血带无血手术.现介绍其应用的可能范围和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体外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肺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后获取人肺CAF,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CAF与肺癌细胞系A549、H1299进行直接接触共培养,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新鲜人肺腺癌经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出可稳定传代的CAF,其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行蛋白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
本刊在2013年度126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读结果中分别获版权目次、图组、法定计量单位优胜奖证书。在126种杂志中的综合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排位分别为31、35、37位,而2011年度124种杂志中的分别为32、30、64位,2012年度124种杂志中的分别为47、34、97位。
期刊
Mimicdose是RayStation计划系统多目标优化过程中所用到的一种算法[1-3],其主要功能是把已有的剂量分布转换为MLC序列,生成实际可执行计划.转换过程中的优化目标是使备用计划与原始计划的DVH函数差异最小[4].考虑到患者在同一厂家加速器之间转换治疗易实现,而不同厂家加速器之间转换治疗较难且更具临床意义,因此研究美国瓦里安加速器治疗患者转移至瑞典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治疗的临
期刊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进展规律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2年间94例鼻腔鼻窦黑色素瘤资料.男50例、女44例,发病年龄26~ 85岁(中位数60岁).原发鼻腔86例、上颌窦7例、鼻咽部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7例疗前、2例疗中、1例疗后),无远处转移.采用手术±放疗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文献报道肝癌患者接受放疗后可能加剧肿瘤复发和转移[1],但其具体机制还罕见报道.本实验将在细胞学层面上研究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损伤与存活,粘附、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 G2采用DMEM培养基进行常规培养。
期刊
随着放疗技术发展,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已成功用于临床.由于RapidArc比传统调强技术增加了很多可变因素,对质控设备和质控人员要求更加严格,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也相对困难.本研究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对RapisArc系统进行测试。
期刊
目的 利用概率安全评价法分析和评估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误照风险,从而建立和加强放疗过程控制管理,持续改进QA和QC.方法 对整个放疗全程建立流程图和过程树图,利用判别树模型确定流程中误照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制定风险评估表并结合4例潜在误照安全隐患进行判定分析.结果 将整个流程分为3个功能区22个任务,全程涵盖15个分支59个关键操作和11个关键控制点.列举的误照隐患与关键点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概率安全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长,交通的高速化,以及人们运动、郊游、社交等活动的增加,各种创伤更趋多见,也更加复杂和严重.我国近40年来,创伤已成为城市人口的第五位死因,为农村第四位死因[1].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者约数十万人,伤数百万人.几乎所有的外科医师都会面临创伤的抢救、诊断和治疗问题.随着我国创伤急救网络的建成和发展,创伤急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创伤救治现状而言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期刊
目的 评价Ⅱ、Ⅲ期(AJCC第7版)胃癌根治术后IMRT同期卡培他滨化疗的初步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以决定是否继续Ⅱ期研究.方法 2009-2011年35例Ⅱ、Ⅲ期(10、25例)胃癌患者进入前瞻性Ⅱ期研究,根治术后给予辅助放化疗或化疗.放疗采用IMRT,靶区包括吻合口、瘤床和区域淋巴结,剂量45 Gy分25次.同期化疗为卡培他滨每天l 600 mg/m2分2次,连续服用5周;辅助化疗为氟尿嘧啶或卡
目的 评价食管癌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对放疗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N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分析GTV长度、最大直径、体积对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GTV长度<5、5~7、>7 cm组甲级率和5年生存率均不同,分别为79%、48%、26% (P =0.003)和69%、46%、22%(P=0.037).肿瘤最大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