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水兴波,曲折有致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节是记叙文的重要元素,要力求在叙述的过程中,让情节有波折,使作文收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近代文学家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文不知用旋转之笔,则文势不曲。”意思是写文章尤其是写记叙文,要做到情节曲折多变,跌宕有致,做到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惊涛拍岸,时而小桥流水,让读者随着情节的起伏、人物的悲喜或屏息凝神,或蹙眉动容。
  要想让作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考生可采用以下技法设置情节:
  一、悬念法:巧设悬疑,吸引读者
  悬念法是指在作文开头或中间设置疑团,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的一种构思技巧。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人都有追根究底的天性,而悬念法恰巧能把这一天性激发出来,所以悬念法最容易使作文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果考生能在记叙类作文中巧妙地设置悬念,一定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如2020年高考北京卷佳作《一条信息》片段:
  太好了!那条小巷有名字了!清晨,爸爸告诉我老家的小巷都有了名字,我最喜欢的那条叫作“明灯巷”。这条信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巷,想起了在那里度过的童年时光。我与明灯巷结缘于一只白狗。幼时的我大胆又好奇,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只白狗,就想摸摸它的尾巴。快要摸到的时候,那只狗突然跳起来,冲着我“汪汪”大叫。我吓得拔腿就跑,最后哭着跑进了这条巷子。在院子里浇花的大娘听到巷子里的狗叫声和我的哭声,迅速开门把我抱进了院子。被白狗追得又惊又累的我,在大娘安稳的臂弯里眯着眼看摇摇晃晃的夕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這次获救经历让我对那条巷子好感倍增,后来我经常到小巷玩……有时玩累了,就坐在小马扎上,听老人们讲村庄过去的故事。因为靠海,那时村子里很多人以打渔为生。最靠海那间屋子的主人是一个穷苦的异乡人,异乡人勇敢且能吃苦,每次打渔回来之后,都会送一些鱼给村里生活困苦的老人。然而一次出海后,他再也没有回来。有渔民曾在离岸不远的地方看到过他的船,“船在海上”,却再也不曾驶向岸边。
  记忆中的小巷,是淳朴善良的模样,岁月推着我离开那个小村庄,然而我在巷子里度过的时光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成为照亮我成长之路的明灯。
  这篇作文采用“悬念法”进行构思,开头以“小巷被命名为明灯巷”设置悬念,为什么我最喜欢这条“明灯巷”呢?我与这条小巷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些悬念吸引着读者往下看。主体叙事部分回忆了“我”在小巷度过的时光与海边小屋主人的故事,“白狗”事件交代了“我”与小巷结缘的过程,在小巷里听到的海边小屋主人的故事则又具悬念。这样环环相扣,使读者的心与主人公的心一起跳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悬念设计的神奇效果。
  二、陡转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受叙事性作文常规模式的桎梏,很多人写记叙文常常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使读者产生“看到开头,就知结尾”的消极阅读心理。如果考生在构思行文时,能跳出程式化的框架,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在记叙事件时有意朝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完全吸引,这样层层发展,直至顶点,然后陡转骤折,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会强烈震撼读者,使作文显示出腾挪跌宕、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佳作《最后一记三分》片段:
  “又打球去了?”是母亲,他怔了一下,猛地回头,发现母亲正站在房门口,面色铁青,“我怎么跟你说的,天天打球能当饭吃吗?有那么多时间不如在家背背书,不然你怎么考得上政法大学?”我本来就不想考,他这样想着。他自幼热爱篮球,从小学以来一直担任篮球队队长,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考入体育学院,专修篮球专业,然后进市队甚至省队。然而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认为体育这条路太过虚无缥缈,学法律才是最稳妥的出路。
  不久,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母亲被感染了。……万幸的是,母亲最终治愈出院了。这时距离他高考还有一个月时间。“经历了这么多,我也想通了,我应该支持你的兴趣爱好,放心大胆地去考吧!”母亲说,“我应该早点支持你的,差点没机会了。”他望向母亲,心中泛起一股暖流,母亲虽因疾病更显瘦削,目光中却满是慈祥与温柔。……“成绩出来了!”“你居然考得这么高,看来北体稳了呀!”同学欢呼。“不”他笑了笑,“我报医科大学。”
  作文一开始就呈现出“我”与“母亲”在人生定位上的矛盾,“我”想报考体校,母亲却让“我”报考政法大学;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后,母亲想通了,同意“我”报考体校,但是“我”却选择了医科大学。结局出人意料,如此设计情节,作文结尾陡起波澜,出现逆转,呈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三、抑扬法:交错起伏,曲径通幽
  为了更好地颂扬人物和事件,考生可以对所写对象先进行某种贬抑,然后由抑到扬,由贬到褒,这样既可以使作文有曲折波澜,又能加强“扬者愈扬”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抑不过是一种手段,“扬”才是目的。抑扬之法能使行文起伏有致,情节呈波浪式向前推进;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兴波,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激荡起阅读者心理的落差,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常用的抑扬手法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从“抑”“扬”的顺序看,有“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两种;从“抑”“扬”的对象来看,有“抑人”和“抑物”两种。如2020年高考北京卷另一佳作《一条信息》片段:
  一条信息“引爆”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讨论。“太不可思议了,”王老伯说,“这都什么年代了,查户口也没查这么仔细吧。”李大姐气愤地说:“连我家养了几只鹅这样的事情也要在本子上记下来。”小英接过话茬儿:“就是嘛,我在学校读书,老师总找我,前一段时间问家里几口人,这一段时间又问家里有多少收入。”村主任甄扶贫听着大家的讨论,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做得太过于细致了……
  村民听说县扶贫办的李主任要宣布一条重要信息,都聚拢过来,王老伯和小英等人站在人群前面。李主任对着大家说:“我们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像李大姐这样的家庭愿意养鹅,国家会提供资金让她多养鹅,甚至邀请专家来教她大规模养鹅,让她家富裕起来。”“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可真是好政策。”王老伯说。“怪不得老师要向我了解家庭情况。”小英恍然大悟道。“是的,国家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李主任大声说。为这样一条激动人心的信息,村民们热烈地鼓起了掌!
  这篇作文就是采用了抑扬法来构思全文。作文开头写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对村干部调查家庭情况的不满和抵触,这属于“抑”;然后描写村民通过李主任的解释了解了精准扶贫政策,最后纷纷表示支持和称赞的情节,这属于“扬”。欲扬先抑的使用不仅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使作文曲折有致,呈现出摇曳生姿、曲径通幽之美;还于前后对比中凸显了作文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学华/供稿】
其他文献
2020年10月11日,青岛市发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立即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10月16日,青岛市完成全市1100万人的核酸检测,相当于平均每天检测220万人,这样的速度令外媒感叹。而与这样千万人次级别大规模检测相对比的,是13例确诊。中国抗疫的决心与成效,世界有目共睹,青岛全市大规模检测只是其中一个片段。如此大规模检测为的是对民众负责,是为中国在疫情后经济复苏提供强有力的
期刊
导 语  轻与重,冷与热,美与丑,刚与柔,善与恶,真与假,空与满,收与放,是与非,义与利,达与穷,新与旧,平凡与伟大,自尊与自卑,空谈与实干等,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以便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世界。  美与丑  美丑四问  ◎杨庆凯  从呱呱坠地之时起,我们的生活便充斥着美与丑的辩论。品行、性格、样貌……生活中很多特质都可简单干脆
期刊
我的电蚊拍上沾满了苍蝇的“鲜血”。拍苍蝇讲究快、准、狠,有的苍蝇很机敏,拍子未下,便“嗡”的一声,逃之夭夭。但也有不少“无头苍蝇”,一个劲儿地乱撞,一不小心与电网“亲密接触”,就成焦炭了。  “无头苍蝇”因为没有方向,最终落得个自取灭亡的下场,而没有目标之人亦会在荆棘丛中撞个头破血流。  坚定的目标是动力的源泉。如果说,成功是彼岸,奋斗是一艘帆船,那么目标便是驱动帆船破浪前行的大风。阿里巴巴的创始
期刊
押题理由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有“健康生活”一项,要求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见,“文明生活”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刚需”。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文明生活”亦为重要主题之一。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文明生活”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一致需求,也一定会为作文命题者所青睐。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对中国人来说,有
期刊
尽管未来仍不容易,但我已无所畏惧。   26岁的孙亚辉是河南新乡平原示范區杨庄村人,比起“孙亚辉”这个名字,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直播间的名字——“做个有用的人”。  2016年,孙亚辉在工地上搬运钢铁建材时碰上高压电线,导致严重电烧伤。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没有留住双臂。经过多次植皮的两条腿虽还在,但他却感觉不到。  躺在床上的那几年,网络给了孙亚辉很多想象。他上网刷到一些淘宝主播的直播视频,觉得这种工作
期刊
热点聚焦  热点1:2020年8月8日,是我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全民健身日”被赋予了一份新的、特殊的含义。“人类最好的医生是免疫力,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病毒的根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激发了民众追求健康的强烈愿望,一场全民健身的“热潮”正悄然兴起。  热点2:2020年9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钟
期刊
应考锦囊  1.语言简明、得体  高考对语言表达“简明”的考查材料多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包括漫画、徽标、图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考查题型主要有改错题和给定语境拟写语句题等。高考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更加注重实用性,题目设计重视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结合。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种:(1)用词是否得体,如谦辞和敬辞等。(2)转述是否得体,如要求转述者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
期刊
押题理由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研学旅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等自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然教育,是让体验者在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体验者,如何引导体验者释放潜在能量,如何在培养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命题趋势  1.多角度谈教育意义,以广度见深度;纵向深入
期刊
技法点拨  1.修辞拟题,画龙点睛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考生在拟题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让作文题目吸引人的眼球。(1)标题用比喻,妙笔生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题,就是用话题或材料的中心议题做本体,然后可以用一个破折号或“是”或“不是”的句式引出喻体,也可以直接出现喻体。2020年北京卷优秀作文《即便身如苔花,亦要绽放芳华》,标题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灵动优美。(2)标
期刊
前不久,辅警张宗南用挖掘机护车救人的事迹获得了广泛称赞。2020年8月,在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镇同心村,一辆载有14人的中巴车途经涟水河上的积善坝时,不慎后轮悬空。湍急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将车身往涟水河下游推去,中巴车随时有坠河危险。得到消息,同心村辅警张宗南立马从家里开出挖掘机赶赴现场救援。张宗南把挖掘机6米多长的机械手臂打开,稳稳地护在中巴车外侧。但中巴车还在向外滑动,每滑动一次,张宗南就调整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