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为”是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可运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班级管理来说也极具实际价值。本文结合笔者的学习与思考,结合实践工作,提出几种在班级管理中可行“无为”之治的方法。
  关键词:无为 班级管理
  “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这是我国经典名著《道德经》中《明道篇》中的语句。“无为”是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指人们在处事之时应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趋势,不该干、干不了的事情要有所不为,顺应万物,以顺其和。
  “无为”思想在班级管理方面具有十分直接的现实意义。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教育者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切忌违背规律,强行管理,而应充分尊重事态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客观事实,屏住气、静观其变,此乃班级管理的“无为”艺术。
  一、学生矛盾无法解决时,需“无为”
  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有时需要教师调节,有时却并不需要教师的介入。这种“无为”并非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而是采用退而观之、侧面预之的办法,让学生的矛盾自行解决。三年前,笔者带的这一届学生入学不久,有两名班干部发生矛盾,这两名学生曾先后几次到笔者面前“揭发”对方的不是。为调解她们的矛盾,笔者对她们进行开导,希望她们能够摒弃前嫌、和睦相处。然而,两人却由暗地告状转为公开对立了。经过分析和思考,笔者意识到她们的矛盾决非“一日之寒”,即使努力说服,也只能使其表面谈和,无法解决根源问题,甚至稍有不慎,反而激化矛盾。于是笔者决定不再介入,而是安排几名学生经常了解情况并向笔者汇报,笔者自己则假装对她们的关系不闻不问,安排座位和工作时也将两人分开。时间和距离是愈合间隙的最好方法,两个月后,笔者发现她们居然会偶尔有说有笑了。
  二、学生积习难以扭转时,需“无为”
  我们有些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一味追求效果,否则可能影响师生感情。笔者所带的本届班级总体风气较好,但仍有一两个学生会经常违反班规班纪,对这几个学生,笔者一开始是提醒,后来是批评,再后来联系家长,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究其根源,他们是长期以来形成了不良积习,实在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大改变,若对他们一味“穷追猛打”,就可能把他们推到一个只能采取反抗的“角落”,问题会更大。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笔者决定暂时停止对他们的直接教育,而是抱希望于班级对他们产生正面影响。果然,由于班风较好,这几名学生渐渐地也随着班级大流,各方面都有好转。
  三、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时,需“无为”
  人际关系中时有误会发生,师生之间也难免会有不融洽的时候,这时对学生采取直接教育则可能达不到效果,反而激化矛盾,倒不如采取“无为”作法。笔者在接手本届班级第一学期,严格执行了班规班纪,学生初入校多有不适,有几名学生明显不快,私底下甚至说笔者是一个很不通情理的教师,他们还故意违规违纪来发泄不满。按常规思维,这时教师应严厉教育,以树班风。但是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相处不久,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建立信任感,笔者决定对那几个学生不正面批评和说教,只是在评操行分时按规定扣分,以免引起师生间的更大不快。后来,随着师生间感情的增进以及信任感的建立,学生渐渐适应了笔者的管理风格,喜欢上了自己的新班级、新教师,那几个经常违规违纪的学生也变得服从管理了。
  四、教师能力无法企及时,需“无为”
  我们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引导和有效的前期教育,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行为过激。经验不足的教师如果遇到这样的学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很有可能“遭虎咬”,所以采取“无为”方法或许更加智慧。当然,这并不表示无计可施或举手投降,而是可以求助上级,借用更强大的力量进行管理。笔者的班级中曾经有一名学生,性格刚烈,脾气暴躁,疑心很重,在与他人相处时屡屡受挫,跟同学、室友、宿管阿姨都有过冲突,一开始是小吵小闹,后来就升级为大吵大闹,甚至半夜挥刀威胁门卫放行。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笔者及时上报学生管理部門,由相关领导对其进行教育和处理,事情才渐渐平息。此类情况下的“无为”,能有效避开与学生的交锋,好过“有为”。
  此外,教师是否可以以“无为”的方式处理,除了取决于具体事件本身以外,还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处事风格。
  中国的“无为”文化博大精深,个中精髓值得每个人细细体会,一个人处于不同的阶段,对“无为”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随着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加、视野的拓展,对它的理解也会一步一步加深。在教育工作中,应行思结合,不断加深对“无为”思想的理解,让它成为自己工作的良好助力剂,不断完善自身,提升思想水平。
  (作者单位: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辅导内容包括在线测评、情境交流、职场应用、职业风采四个环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在大赛上有突出的表现?本文从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就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英語思维能力 选手 培训 培养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展现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为中职学校提供了互相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在英语技能大赛中,中职学生朝气蓬勃
摘 要: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64名人口较少民族学生、65名汉族学生,151名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人口较少民族中专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且有7个因子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人口较少民族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文章分析了人口较少民族中专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摘 要:单位合并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福州第一技师学院为例,探讨了职业技术学校合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指出了学校合并初期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并介绍了改善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 合并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要让它再现真实历史面貌,并能对档案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服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整合合并的职业学
摘 要: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的数量一般比较大,但受到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藏书利用率往往不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该学院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图书馆 藏书 利用率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09年正式批准成为高职院校。学院是1979年从最初的技工教育开始发展,最终跨进了高职
摘 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也随之日益普及。传统的传感器课程是一门教学方式单一且内容枯燥的课程。本文针对技工院校传感器的课程特点,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了探索。以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为例,尝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升传感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技工院校 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 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珍珠路北路的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一进校园,园林式的校园建筑群映入眼帘,既古色古香,又典雅华贵。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溧水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聚集区。  学校机电部主任王孝春见到记者,意味深长地说:“从学生到员工,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而学生的顶岗实习又是学生成为员
摘要: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成为发现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改革课堂教学,在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质疑研讨、发散思维、分析综合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教法已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把如何“教”好作为研究教法的出发点,机械地实施“
摘 要: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方式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等优势。本文以商业发票为例,谈谈微课制作的困难、特点、制作方法及运用,以此来提升外贸单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外贸单证 商业发票  随着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普及,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言简意赅的微消息、微博、微信、微电影。我们正处于微时代的变革中。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也应该从传统教学形式中寻求新的发
摘 要:钳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形成了对实习指导教学的特殊挑战。要化解这些挑战,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钳工实习指导教学的特殊性,因势利导,才能引发学生正能量,有效化解挑战。本文提出:抓住工种特殊性,着力开展“养成”教育;抓住课堂特殊性,真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抓住知识特殊性,从教学创新调动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钳工实训教学 指导教师 抓特殊性 主导作用  钳工实训教学是技工院校机械类相关专
职教改革要有大动作了,在听完李克强总理讲话后,我感到很振奋——会议强调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的春天就要到了。但是读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于打通中、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直升通道,我感到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通道终于见到了曙光,担忧的是“不唯学历,重能力”又将如何落实到实处,而且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重任的技师学院,在现代职教体系又处于什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