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调节新生多肽复合物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NACA)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我室构建的能够表达NS5A蛋白的pcDNA3.1(-)-NS5A质粒和含有NACA基因启动子的pCAT3-NACA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系设为实验组,同时pCAT3-NACA单独转染H e p G 2细胞系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 结果pCAT3-NACA单独转染HepG2细胞的CAT酶表达活性与pCAT3-NACA和pcDNA3.1(-)-NS5A共转染组HepG2细胞的CAT酶表达活性比较,共转染组A值下降了79.3%.结论HCV NS5A能够抑制NACA启动子的活性,对NACA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其他文献
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局部介入治疗后的疗效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CT、MRI及超声等检查只能从解剖形态上监测肿瘤的疗效。近年来PET/CT不断发展,其在肿瘤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也得到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许多研究对PET/CT和传统影像检查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监测效能进行了对比。笔者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无创性定量检测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敏感指标[1].2002年,我们在远航时检测了81名参加远航人员的HRV变化,以探讨长航对HRV的影响。
期刊
目的探讨结节病患者外周血中IL-3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98例结节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其中男32例,女66例,年龄27~72岁,平均(51±9)岁。同期9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名,女57名,年龄29~69岁,平均(49±1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浆IL-35水平,分析其与患者肺
经过多个学会和数十位专家的辛勤努力,《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1](简称《指南》)终于问世了.这是核医学学科发展的成果,改变了传统规范和指南、操作手册和诊疗常规没有区别的局面.《指南》对于专业人员和患者都会有所帮助,可以让大家了解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诊疗中一些受关注的问题.《指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专家的认识和态度,有利于规范诊疗行为.笔者阅读了《指南》,总体
期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骨髓瘤与原发不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18F-FDG PET/CT显像中表现为多发骨质破坏和(或)骨质代谢异常但未发现骨外恶性肿瘤的患者46例,经随访诊断为多发骨髓瘤26例(男12例,平均年龄55.4岁)、多发骨转移瘤20例(男9例,平均年龄50.2岁)。分析患者18F-FDG P
2002年,我国远航船队首次装备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提高远航在远离岸基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笔者就此远程会诊系统在世界多个海区的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硬件设备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M站海事通讯卫星,用于传送和接收数据,实现医疗信息在海上和陆地之间的交互传递.(2)数字化X线检查机,可以将X线检查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数字化形式
2013年4月《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1](简称《指南》)发表.《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的编写委员会在2010年发表的《131I治疗Graves甲亢专家共识(2010年)》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国外出版的甲状腺疾病指南、权威教科书、循证医学文献的精华,结合我国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总结编写而成,力求既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又反映本领域当前最新进展,
期刊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2002年某次远航的海员,完成航行时间132 d、航行3.3万海里后海员的患病率.远航前全体海员进行了全面查体,无明显的疾病,符合海员远航的健康要求.远航期间,对就诊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追踪.疾病的诊断标准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10,ICD-10)进行分类。
目的 进一步研究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和P21waf1表达.结果牛磺酸对HS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10、20、30、40、50 mmol/L作用48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6.7%、14.4%、23.3%、32.2%、36.7%和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