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心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写什么东西,开头第一句话总是很重要的吧。
  那么,感情呢?感情的开头,也一样重要吗?
  我觉得不是的。就像一本书看到了最后,可能就忘记了开头写了什么。生活如同河流一般缓缓向前的时候,很多人出现,很多人消失,连起承轉合都没有,像是有人在河边时不时地打水漂,来来往往的人就像小石子,时间一长,水面被激起的涟漪也变淡。
  我和liling的感情就是这样的。一起相处的记忆中,空白的地方有很多,哪怕我很努力地想要揪出一个称得上是感情的起点的片段,最后还是得放弃。
  我们之间,实在是一段开始得莫名其妙,甚至违背了两个人本意的感情啊。
  我挺擅长记人的,尤其是在高中这样人数有限的小范围里,待的时间长了,哪怕没几个真的打过招呼,也会觉得身边晃来晃去的全是熟悉的脸。而liling长得,实在是太容易被记住了。短发,镜片看起来很厚,脸上棱角分明。
  高一上的时候,我初中舍友和她同宿舍,晚自习结束后我经常晃去她们宿舍找初中舍友聊天。打过几次照面,觉得她面相不善,直觉上判断为不好相处的人。
  有次我和同学在小操场上晃着秋千,liling从我们面前走过,和一起晃秋千的同学打了招呼。我问,是认识的人吗?这个女孩子我不是很喜欢。
  后来相熟之后,和liling说起这一段,她说她对我的第一印象也不好,只好感慨真是世事难料,这样的两个人,最后竟然也可以成为朋友。
  高一下的时候分文理科,我和liling一起进了20班。但是她的座位靠后,平常我们也没有什么需要说话的机会,哪怕同个宿舍,也一直是疏离的同学关系。
  后来我们开始一起吃饭。我们是,我、诗妍、liling。三个人一起吃饭的理由也纯属巧合,简直称得上是失意者联盟。女孩子嘛,本来就喜欢抱团生活。那段时间,我们仨的抱团生活非常巧合地在同一时间段遭遇瓶颈期。先是诗妍和YL吵架,跑去和liling、Making一起吃饭。没过几天liling和Making也吵架了。变成诗妍和liling两人,再没几天,我和D也吵架了,默默地加入了队伍。
  就这么,一起吃了两年半的饭呢。
  我和liling,和直觉相符,是两个差异很大的人。从性格到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吃饭的习惯,都大相径庭。liling有轻微的洁癖,衣服会规规矩矩地码好,桌子上东西虽然多,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整洁干净的。她还绝对不吃别人嘴巴碰过的东西,每次吃什么东西,三个人点不同口味的话,她的口味我俩基本没机会尝,但是她都能够获得品尝我俩手中食物第一口的优先权。
  还记得在评价彼此的时候,她说过我是一个坚持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不会去听从别人意见的人。我是有这样的毛病,但是仔细想想,这一点上,我们俩倒是很相像的。都会坚持一些自己定的规则或者小习惯,某种程度来说,我觉得她要比我更固执一些。也许只是她的规则多了一些,又比较不同了一些。比如吃饭的选择。
  校门口一条街上,许多家快餐店,如果让我选择的话,除了那些人满为患又没有排队秩序的店,我愿意从第一家尝试到最后一家,轮着来。而liling,是固定地只去几家店。
  很多时候,明确说出自己不要什么的人,才更容易达到目的。所以哪怕好多次在饭店选择这件事上起争执,我们还是每天都去吃同一家店。
  三个人的感情,比起三角,可能更像是一条串着三颗珠子的线,诗妍是中间那一颗珠子。
  上高二之后,三个人一起商量着搬出去校外住,我爹不同意,后来她俩搬出去一起住了。每天中午一起吃完饭后,我要么就是跟着她俩回她们寝室睡午觉,和诗妍睡同一张床,要么自己晃回宿舍。
  一起住,感情自然会更好一点。
  哪怕自诩看不起我和诗妍这种常常少女心爆棚时不时想矫情的小女孩心思的liling,在大段大段的闲暇时间里,她们俩也是一起讲过许多话的吧。
  那些她们聊着天度过的长夜。那些我不知道的故事。
  不过也还好,虽然有时候会有一点介意,倒也不会非常地嫉妒。即便都是女孩子之间的友情,但浓度大抵还是有差别的。
  liling也坦承地说过,是朋友就好了,为什么一定得是好朋友呢,成为好朋友的话,就是羁绊了啊。生活不需要那么多羁绊。刚刚听她这么说的时候,还是觉得难过的。
  像是自己在心的周围悄悄画了一个圈子,早就盘算好了是哪些人,以为彼此之间是心知肚明地偏袒。可是有个人说,这样很累吧,我就不进去了。
  也开始尝试着以她的方式去对待她,时间冲刷之后,好像一切都理所应当。
  也是理所应当地一点点变得亲密,虽然时间长了些,心里意识到这点也慢了些。
  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磨合,而因为相似度太低,又朝夕相处,我和liling磨合的时间要比其他人长得多。是有过很多别扭的,我和liling之间。
  高一下那会儿,刚刚一起吃饭,我经常因为二熊(我喜欢的作家)的事情生liling的气。
  作为一名死忠粉,会忍不住想要和身边的人分享喜欢的心情的嘛。
  记得有天晚上,是因为看到二熊发了微博尖叫还是怎样,liling问我,你这么喜欢她,值得吗? 还有一次是在饭桌上,她问我为什么喜欢二熊的小说,她说她平常无聊的话会找顾漫的小说来看,白甜文比较容易消磨时间。我很努力地想说明二熊的小说和顾漫的小说不是同一个类型,二熊写的不是言情文,用尽力气说服不了她之后就赌气。
  刚刚翻了那一次吵架后我给她的空间留言——
  “可能因为慢慢磨合中变得亲密 许多时候我们都变得口不择言 可是其实有些话里带着的刺自己说出去都不能发现 而听的人耿耿于怀
  “我知道我对你应该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当然我有时也会对你的某些话耿耿于怀
  “不过以后不能为吃饭和小说起口角了   “因为我们还有两年啊 要吃那么多顿饭要说那么多话吵架请留给以后嗯”
  现在看来,觉得那個时候好幼稚啊。自己当时觉得自己是以尽可能客观的角度,可是话里面,满满地都是对对方的责怪。好在后来,这些隔阂真的被慢慢弥合。
  高二的周末,我去厦门参加二熊的签售会,她们俩在车站送我,后来看见liling在微博上写,“闺蜜远赴厦门去见最喜欢的作家了,为她开心”。
  闺蜜。如果那时心里还有芥蒂,应该也会被这个词温柔地抹去,就这样,没有任何顾虑地,自然而然地成为亲密的朋友吧。
  后来的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很多的日夜,大都和吃有关。
  每日两餐以及周末各处寻觅饭店吃大餐,然后一起逛街看电影,再一起回她们宿舍躺着侃大山,或者是一起在KFC摊开作业然后开始聊一整晚的天。学校附近的街道,被踩了个遍,留下了许多笑声。
  大都是三个人,也有就我和liling两个人独处的时候。一起去吃麻辣烫,走很远的路回学校,聊那还很遥远的野心。琐碎而日常。莫名其妙地,就这样成为有了羁绊的朋友。
  上了大学之后,各自溺于日常,会有疏忽联系的时候。liling较我们都更为慢热,脑回路也很怪。我和诗妍都在北京,一起吃饭的时候聊liling,会聊起以前闹过的笑话,也会担心,一个人在厦门的liling日子过得怎么样。
  会不会和舍友相处不好。
  会不会说的笑话没人懂。
  会不会再遇不到包容她不够好的脾气和慢性子的朋友。
  ……
  而她,仍旧每天跟我们说些有趣或者想吐槽的日常,偶尔翻出以前我写给她的明信片小卡片,兴致勃勃地拍给我看,说这是你去年今日写给我的欸,也会在写给我的信上写“希望远方的城市 也有人像我们一样珍视你”,惹得我哭到把信封都打湿。
  五一的时候我回家,去厦大找她玩。她带我去学校周边她喜欢吃的鸡排店,去夜市逛吃逛吃,然后买了杯超大的果汁一起去看电影。果汁超大杯,插了两根吸管。上了大学之后,她不愿意和人分享食物的坏习惯好像也改了。
  过了一年,她的短发蓄长又剪短。
  我们好像当了很久的朋友,从哪怕每天一起吃饭也不想要成为羁绊般的好朋友,到最后,举械投降。任凭时日中生出的亲密漫过两个人中的边界。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时值她的生日,想对她说,在远方的城市里,希望有人如我们般珍视你呀。而相互关心和喜欢的心,距离再远,心也会努力靠近的。
其他文献
那时我5岁,接触到我生命里第一本童话书。书中的小女孩有一个纸哥哥,我也想要,于是用纸勉强地撕出了一个人形。我想象他可以用钢笔笔帽倒茶,会在黄昏的窗前为我念一首诗,还是个法力高强的小巫师。但我一转头就忘了,把纸人夹在了童话书里。  1  我叫柚子。蜻蜓是我的好朋友。我俩从小一起打鸡揍狗,感情极好。  我们住在一个很平凡的地方。温和的小城市里有一个大大的图书馆,蜻蜓住在里面。而我住的地方很高,只有一条
有人说:“记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回忆折射了你的一生,却有可能也是片面的人生,我们或许不记得完整的事情,却对于其中的细枝末节有着清晰的记忆,而往往正是这些细节,才是精髓所在。生命不息,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旅途;漫漫长夜,足够去品味。我们年轻,我们制造回忆,等到年老,我们消费回忆。  还记得那个清冷的冬天,天空灰蒙蒙的,我去送一个出国的初中同学。朋友叫小朴,总是憨憨的,以一个老好人的姿态面
迟到它真的不是什么小事  迟到=你完了,没错,事实上就是如此。  亲,好好想想吧,在一天内抄完鲁迅他老爷子那四千多字的《社戏》还能活下来么——活下来的上辈子都是折翼的打印机。所以,每天看着迟到后,被班干部拦在外面,然后又在众人的奸笑中于外面排成一排的单薄身影在(一点也不的)萧瑟秋风中发抖的时候,我都会热泪盈眶地送上自己真心的祝福:“同志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路走好!”  囧·对话  “你也
人生如潮,有涨有落,有起有伏,纵使有时经历风雨,但一定一定不能放弃,一定一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因为在这之后将会是你所想不到的晴朗,而那些伤痕终会被时光所抹去,让你变得更加勇敢强大。  1.我真的一点也不优秀  据妈妈和奶奶说,我刚生出来的时候,皮肤白白,眼睛大大,瞪着眼睛眨都不眨骨碌骨碌乱看,护士和医生都夸我好看极了。  看了我以后的照片请你们收回夸奖。我经过土生土长的培养后不负众望地——长成了一
周末,凉爽的天气,惬意地自然醒,一片晴好的心情。拉开窗帘让枕头晒一晒清晨的阳光,自己则赖在床上刷微博,各种愉快地赞赞赞,转转转。  吃过早餐后去图书馆找书,借书处的男生很清秀,温柔地跟我说“记得19号还书”。  午饭点了鸡扒,不经意说了句“肉好少啊”,食堂阿姨便悄悄地多夹了一块鸡扒给我,还狡黠地眨了眨眼,“嘘”了一声。  傍晚心血来潮,一个人出去随处走走。  公交车上,隔壁阿姨抱着的小孩睡着了,头
小燕子特别喜欢在我身上最没肉的地方掐上一把,笑不露齿小声嘀咕着说:“他是谁?怎么从没见过?”接着小燕子瞧准时间抓着我的手离开,最后她盛气凌人地叉着腰说:“不许早恋,懂吗?”她的碎碎念模式一打开,我默默玩着手机,可脑海里又开始放映一部致青春之小燕子的疯魔。  [1]  由于本人看起来柔弱,细数一下这些年来我的那些女闺蜜,发现她们不管是言行还是举止都很爷们儿,而且有极强的保护欲,而小燕子则是其中当之无
南岸先生是我在那个窄小的阁楼里除了阿蛮姨以外唯一认识的“陌生人”。  [一]  房间外,只有阿蛮姨浅浅的脚步声。  我五岁以后,几乎一直住在这个小小的阁楼里,是阿蛮姨带我长大的,她不肯告诉我她的名字,只是让我喊她作蛮姨,可是我硬生生地给她加了个字。因为我觉得“蛮姨”像一个更年期中年妇女的称呼,她明明就只有二十四岁而已。对于我改了称呼的这件事,阿蛮姨也只是温柔地一笑。  阿蛮姨很温柔,却很少和我说话
但凡提到家乡,除了念念不忘的美味,唯一萦绕心头的就是……倍感亲切的家乡话啦!祖国地大物博,所拥有的方言不计其数,你家乡最好玩最逗趣最经典的一句方言是啥子呢?等你来造作!  悄悄的毛毛123:有一句是“这儿的黎明静悄悄”,我们会说成“切切的盖早悄咩咩的”,一般人都听不明白,然后高一的时候班会课说方言我就说了这句,结果班里有些同学不知道我叫啥只知道我是“悄咩咩”。【手动再见】  黑子飘过:啊,不得不感
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吃了,虽然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是作为一个吃货而言,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所以在这种观念的鼓动之下,现在算来,感觉小时候的自己都鼓捣出了一套乡村版的满汉全席。种类之多,现在想想都会直流口水,下面让我来分部分介绍一下。  第一部分:正餐  所谓的正餐呢,就是正经经过油盐酱醋烹饪过的食物。  这里首屈一指的必须是“馓子”,做法很简单,把面和得很劲道,然后像拉拉面
亲爱的D,我想你了。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互相扎小辫,互相偷妈妈的口红,给彼此额头点上美人痣么?我们那么小,都已经懂得要做一个美人,如今,你是否已经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了吗?  嗯,你一定已经成为了人人艳羡的女神。  D,你记不记得,我们的生日只隔了一年差三天,就因为这三天,你要接受比我整整小一岁的事实。那个时候,你不服气,每次都气鼓鼓的,于是我告诉你,只有这三天,你跟我是一样大的,不用喊我姐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