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强质朴的西北艺术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从文明初期开始,中国文化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北部的黄河文化和南部的长江文化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丰厚的基础。其中,以西北为主的黄河文化,表现出慷慨激昂、刚健质朴的特色。
  与南方长江流域的温润秀丽不同,地处黄河流域的大西北气候寒冷,干燥而贫瘠的黄土地、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于雄浑中包孕着神秘而崇高的力量。西北风情,不仅是指自然风貌的雄险、苍莽、深沉、肃穆,也包含着民风的憨直、朴实和粗犷。相对于宋元明清以来南方高度雅致的文人艺术,周秦汉唐那雄壮的开拓精神始终激荡着西北大地,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西北特有的博大深沉、雄强刚健、质朴自然的艺术精神。一种以崇高为根本特质的审美倾向也从内在方面赋予西北独特的美的基调。“西北”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如说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包括美术在内的多种艺术领域里都有“西北艺术”之说。
  西北艺术源远流长,这里曾经是华夏大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远古的彩陶文化、青铜文化……都要首先从她的腹地去寻觅;作为文化交流的前沿——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起点,也要到这里追溯。
  作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中上游是炎黄子孙的摇篮。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美术创造,大约在距越1万年前左右,这里就出现了精美无比的彩陶艺术。彩陶那浑朴端庄的造型和各种神秘的动物纹样、具有装饰性的几何纹样等等,带给人许多暗示和灵感。青铜艺术经过血与火的冶炼,把巫祝幻想化作神奇的纹饰和威严的造型,给人以莫可名状的、深沉而又悲壮的审美体验。古老的图腾和神话故事中充溢着先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原始的生命意识,那是一个人面龙身、虎身九尾、一首三身的仙鸟异兽出没的世界,是真实与幻想碰撞出的极致境界。
  西北的中心是古代的长安,十多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代文化中心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代大型兵马俑,不仅气势浩大、威武雄壮,而且人物刻雷彤神俱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汉代雕刻中最杰出的代表——宏伟的霍去病墓的石雕群,注重与自然风貌互相映衬的整体感,突出雕塑的大体大面,寓巧于拙、寓精于朴,强调意向,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到了唐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最强大并且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唐代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有18座,俗称“唐十八陵”,陵墓前的雕塑气势豪迈雄伟,造型单纯练习,细部刻画准确精到,基室壁画线描流畅自如,圆浑挺劲,无不显示出盛世的时代精神。
  西北山区有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原阻隔,再加上一直处在相当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环境当中,人烟稀疏、荒莽浑古,但却绝不是文化的沙漠。从具体的时代这一横向的层面看,中心文化从长安这个大都市向周围偏远的县城、山村辐射,并以自己的轨迹传承下来,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西北民间文化。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看,封闭的程度越高,发展演变的步履节奏越迟缓,越有利于原始文化传统因素的保存。当主流文化受时代的推动而不断更遗变迁的时候,远离主流文化发展进程的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且因其保守封闭,而呈现出纯粹性。当历史的记忆越走越远的时候,在民间文化中却仍然奇迹艇闪烁着自远古以来各个时代的文化异彩——山村老大娘信手剪来的窗花剪纸,可能正是远古图符的纹样;经久不衰的社火活动,显示出与原始的招魂巫仪之间的传承渊源;质朴直白的民歌浸透着满腔满调的原始野味……
  在主流文化一路走来,日趋“精致”、“文雅”的今天,这些携带着远古文化信息脖“活化石”,让我们得以重新发现人类的原初本真,感受原始的野性和力量,体会一次次心灵的冲击。而其中村村都有、年年举办的“社火”活动,更将远古的人类文化以全方位的、立体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扑面而来的古风古韵给人无以复加的震撼。
  在巫风盛行的远古时代,人们信奉“万物有灵”,神灵具有超人力、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着世间万物,于是遇事必占告神灵、卜问祸福。民间的巫仪活动自然不用说,连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也利用人的神灵意识宣传所谓“君权神授”的思想。因此,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与神对话,接受神的启示。由“祀,国之大事也。”,可以想见它的隆重场面。
  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这种原始巫术文化仍然以其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并以相当程度的广泛性渗透在传统民俗活动中。社火作为村社化了的“国祀”仪式,也是最热闹的民间活动。“社火”二字的确切含义,还是民间老艺人说得明白:“一社人火腾”。“社”是村社;“火腾”即红火欢腾。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每个村社都要举办社火活动,向神灵祈福,保佑全村的平安吉祥,场面盛大,仪式隆重,以壮威风。
  社火只有戏装的扮相而没有唱腔。正是因为这样,尤其讲究视觉效果,一定要“好看”。夸张的色彩和充满想象力的造型,犹如一场视觉的大宴让人眼花缭乱。社火一闹,先是几声炮响,接着鼓乐大作,全村人一齐涌向街头,一时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踩着半人高的高跷,在人群中高高在上的社火队伍缓缓前行,环绕村社广场一路敲锣打鼓,场面壮观。抬头仰视,只见每个社火人物都画着脸谱,装扮成古代神话或历史传说中的大神大将,一个个全副上阵、气势逼人、威武异常——“熬人黑马像块炭,红人红马像团炎”。每个人浑身上下遍饰金箔银箔、七彩绒球,非常抢眼,比戏装有过之而无不及;夸张的面部勾画,或暴跳如雷、或杀气腾腾,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锣鼓喧天,战声雷动,将这色彩、这形象、这气氛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向高潮。演的人虎虎生气,看的人热血沸腾,仿佛通过尽情的宣泄来接受一场生命的洗礼,重获新的力量。
  在苍莽的蓝天下、荒芜的黄土地上彰显的这种生命形式,其舞动的色彩、喧闹的场面与自然环境之间那样格格不入、截然分离,却又奇妙地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世代相袭的社火,在时间的长河中、在荒凉的茫的大地上,张扬着亘古不变、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炽热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薪火不断、代代相传。
  民族性格和地域风俗历来是孕育艺术灵感和艺术风格的土壤。在生命的重负下,对幸福与欢乐的向往、对崇高力量的信仰,映射出西北自然和人的内在的精神光芒。在生命的热情和质朴的原初本性中,蕴涵着神秘的哲理和不可言说的深沉。如果说原始艺术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韵味,手混沌中蕴涵着一切艺术的母体,那么西北民间艺术就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藏。那些没有文宇记载或不入经传的远古神话、传说故事、图腾图符、巫仪活动等等给现代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题材;原始艺术那种稚拙夸张的表现手法、奇特的造型元素,为现代艺术探索新的艺术语言,提供了灵感源泉;豪放不羁、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为现实主义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新契机。
  体会那个时代的人和那个地方的人,感触那有血有肉的生命,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懵懂一次次被唤醒。远古的幽寂与现代的喧响、深沉的历史感受和缤纷炫目的现代激流、苍凉悲壮的回忆与石破天惊的幻想不断在头脑中交织、重叠……创作的激情,终于在对西北文化的历史性观照和反思中喷薄而出。
  
  (作者系陕西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其他文献
相比于西方传统艺术大师的真迹,中国观众对西方当代艺术作品还是相对陌生。而“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将带给观众新鲜的视觉体验。 Chinese viewers are still rel
科技的发展,让艺术家们找到更多可利用的载体,随时更新自己的创作,不断扩大不可思议的神奇新媒体艺术王国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ists can f
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但中国要以何种方式进行改革,才能改变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命运,进而改变整个中国的道路?闽西作为一块神奇的红土地,成为探寻各种
2000年第1期《读编热线》中南京顾振海先生提到了购买计算机参考书时面临困惑的问题,我想,大多的CFAN都遇到过这样的麻烦,于是把自己多年来购书的经验汇成小文,供大家参考。
人生是一个舞台,生活就是一场话剧。你、我、他,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戏剧版本。1.喜欢看电视是-转2不是-转4 2.会很投入剧情之中是-转3不是-转4
本刊1999年第10期关于12岁小女孩李亚娟受害一案的报道发表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反响。广大读者纷纷来函来电,对这起罕见的摧残妇女儿童案件表现出极大的义愤,并对受害者表
自本刊推广名优果苗7年来,已先后为数万读者提供了各种名优果苗,许多读者的种植面积已相当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来,不少读者给本刊来信,询问本刊是否能成
狗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mg/kg)可引起动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冼液(BALF)中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血清和BALF中磷脂酶A_2(PLA_2)活性升高,平均动脉压降低。
本文报道从哺乳动物(兔)红细胞分离、提纯红细胞分化因子(ErythroidDifferentiation Factor,简称EDF及对其性质的分析。按Bishop方法给新西兰兔注射盐酸苯肼(2.5%)0.3mL/kg体
By C.A.S.Williams Hong Kong:Tuttle Publishing,2006,43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hanghai in 1941,this is the standard reference for students of China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