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5年抗体持久性观察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h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5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09年9月,选择山东省章丘市北部相邻的3个人口流动性较小的乡镇,在其全部79个村中选择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和/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人群,共24 237名。采集静脉血3~5 ml,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经检测,以上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11 590名,按照以村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4组,按照0-1-6免疫程序分别接种3剂次20 μg重组酵母HepB(HepB-SC)、20 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CHO)、10 μg HepB-SC和10 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进行初次免疫,对其中的6 386名正常应答(2 869名)和高应答(3 517名)者进行随访(调查基本情况、HBV感染史、HepB免疫史、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病史等),共随访1 902名,随访率为29.78%。于初次免疫后1个月(T1)和5年(初免后5年)采集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抗-HBs和抗-HBc。分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抗-HBs阳性和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902名随访对象中,男性占43.32%(824名),女性占56.68%(1 078名)。T1时抗-HBs阳性率为100%,初免后5年为73.29%(1 394例)。T1时抗-HBs的GMC为1 527.15(95%CI:1 437.84~1 622.01)mU/ml,初免后5年为35.07(95%CI:32.20~38.19)mU/ml。与初次免疫接种20 μg HepB-SC者相比,接种10 μg HepB-SC和10 μg HepB-HP者初次免疫后5年抗-HBs阳性率较低,OR(95%CI)值分别为0.41(0.28~0.61)和0.27(0.18~0.39),其抗-HBs的GMC亦较低,b(95%CI)值分别为-0.20(-0.28~-0.12)和-0.36(-0.44~-0.29);与偶尔饮酒者相比,经常饮酒者初免后5年抗-HBs阳性率较低,OR(95%CI)值为0.51(0.30~0.87);与初次免疫接种年龄为18~29岁者相比,40~49岁者初次免疫后5年抗-HBs的GMC较低,b(95%CI)值为-0.10(-0.19~-0.01);与T1时抗-HBs的GMC为100~999 mU/ml者相比,GMC为1 000~1 999、2 000~9 999和≥10 000 mU/ml者抗-HBs阳性率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0.11(6.90~14.82)、20.42(13.98~29.82)和54.58(22.08~134.92),其抗-HBs的GMC亦较高,b(95%CI)值分别为0.55(0.47~0.62)、0.94(0.88~1.00)和1.63(1.54~1.72)。初免后5年HBsAg阳转率为0,抗-HBc阳转率为3.89%(74/1 902)。

结论

HepB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初免后5年抗-HBs阳性率和GMC均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的保护水平;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初免后5年的抗体持久性主要与初次免疫接种疫苗类型、年龄、饮酒史和T1时抗-HBs的GMC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4年的免疫持久性。方法于2009年9月,以山东省章丘市3个乡镇共79个村为研究现场,选取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和/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居民,共24 237名。采集其血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目的调查中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情况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样品来自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2009—2013年)。采样根据地理位置和膳食习惯将中国分为南方区和北方区,每个区选取10个省份,进行消费量调查及样品的采集。每个省份设3个采样点,包括1个城市点和2个农村点。本研究根据PCBs主要污染的食品类别和中国居民消费量较大的食品类别,选取了其中肉类、蛋类、水产、乳类、谷类、豆类
目的建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准种群的Hiseq高通量测序(Hiseq测序)技术,并调查一起疑似通过共用针具传播HCV的案例。方法针对2015年1月15日在美沙酮门诊发现的1例HCV抗体阳转静脉注射吸毒者(编号P1),调查在其可能感染HCV的时期内(2014年3月24日之后)与其共用针具、HCV抗体阳性的4例静脉注射吸毒者(编号P2~P5)的流行病学信息,并以与P1在同一美沙酮门诊服药或者居住
随着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成年人特别是青壮年已成为中国HBV新发感染的主要人群。目前中国成年人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主要采取自费、自愿的原则,人群接种率不高。健康成年人接种HepB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HIV感染者、静脉吸毒者、慢性肝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HepB的安全性已被证实,但其免疫效果低于健康成年人。目前许多国家推荐高危人群接种HepB,且取得了一定效果。加强成年人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3年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DEC)在腹泻人群中分布情况及PFGE图谱特征。方法收集河南省2013年腹泻病多病原监测系统中分离自1 037例患者的大肠杆菌菌株,共计1 037株,涵盖4个监测哨点医院。采用克氏双糖铁/动力吲哚尿素培养基(KIA/MIU)对大肠杆菌做初步鉴定,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多重PCR鉴定5种DEC。根据国际PulseNet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非
目的分析温度在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居民死亡影响的修饰效应。方法2002—2010年间武汉市江岸区户籍居民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死亡、循环系统死亡资料来源于武汉市江岸区CDC,PM10浓度来源于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温、湿度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将日均温度进行分层,建立分层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武汉市江岸区2002—2010年不同温度区间下大气污染对死亡的影响,并比较不
目的探讨铅暴露新生儿脐血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法选择2011—2012年于太原市某医院足月顺产的新生儿,采集新生儿脐血,纳入脐血铅含量≥0.48 μmol/L的男、女婴各30名,作为高铅暴露组,共60名;将脐血铅含量<0.48 μmol的新生儿纳入低铅暴露组,并按照性别构成、孕周、体重、身长和头围与高铅暴露组进行配对,最终纳入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3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选择山东省章丘市北部相邻的3个人口流动性较小的乡镇,在其全部79个村中选择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和/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人群,共24 237名。采集静脉血3~5 ml,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