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心理治疗方法 对产后抑郁症(PPD)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获得1968年1月至2009年2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再采用RevMan4.2.10软件,从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6个月内、干预结束1年内及干预结束5年内4个时间段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8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在干预结束时,认知行为疗法(P=0.03)、非指导性咨询(P=0.0009)、心理动力学疗法(P=0.005)及人际心理治疗(P=0.002)4种方法 的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有显著性;在干预结束6个月内,认知行为疗法(P=0.006)与病友支持(P=0.03)2种方法 的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非指导性咨询差异无显著性;在干预结束1年内,认知行为疗法(P=0.02)的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非指导性咨询和心理动力学疗法差异无显著性;在干预结束5年内认知行为疗法、非指导性咨询和心理动力学疗法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有5种心理治疗方法 可有效治疗PPD.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对PPD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非指导性咨询与心理动力学疗法对PPD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欠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3例抑郁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学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和对照组32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为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8,12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8周末(17.35±2.98)分;12周末(9.26±3.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HAMD评分[8周末(21
目的 探讨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与抑郁发作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 对抑郁发作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25例)和抑郁发作无自杀行为者(无自杀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Beck绝望量表(BHS)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绝望程度和自杀意念的强烈程度;32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服药前测定体质量指数、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结果 (1)自杀未遂组的H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