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干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30例新生儿肺出血在不同干预措施上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都给予原发病治疗与积极止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存活率为86.7%,对照组存活率为66.7%,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提高患儿存活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干预策略;机械通气
  【中圖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16—02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主要的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其发病机理及救治方法是世界性难题[1]。新生儿肺出血主要指肺的大量出血,至少影响两个肺大叶,是新生儿期病情非常凶险的一种危重疾病[2]。目前研究显示影响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缺氧、充血性心力衰竭、早产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等[3-4]。近年来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同样缺乏标准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30例新生儿肺出血在不同干预措施上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8月到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诊治的3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X线胸片可见肺广泛斑片状影;监护人知情同意。其中男18例,女12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8例;出生体重>2500g者14例,1000-2500g者16例;平均胎龄35.92±1.25周;平均出生体重2200.28±510.11g;生后第1天发病者12例,生后2-7天发病16例,生后大于7天后发病者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原发病治疗与积极止血,包括加强保暖、纠正酸中毒、输液、抗感染、维持血糖、输注冰冻血浆,给予强心、利尿、降颅压等对症处理,给予止血敏、立止血、维生素K1静脉用药止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采用IPPV+PEEP通气,早期插管8例,晚期插管7例。参数值:Fi02为O.8,呼气末正压4-8cm H20,呼吸频率40次/min,吸气峰压(PIP)26-35cm H20,吸气时间0.5-0.6s。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干预后的预后情况,随访3个月,就是疾病转归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3个月,治疗组15例,其中存活13例,死亡2例,存活率为86.7%;而对照组15例,其中存活10例,死亡5例,存活率为66.7%。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出血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多在生后7天内发病,原发病包括低体重出生儿、重度窒息、先心病、羊水吸入性肺炎、多脏器出血等。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死亡率比较高。
  在临床表现中,新生儿肺出血主要表现为不吸吮或吸吮无力、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多见于鼻唇沟发青、患儿不能安睡、四肢发凉、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在肺部听诊中,可表现为呼吸音减低或有湿罗音[5]。
  在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中,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给予保暖、供氧,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酸中毒及出凝血障碍、补充血容量,有感染者可合理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等。当前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已取得一定疗效,其能扩大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血管跨壁压的差距,起“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存活率。但是在应用中要把握好时机,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制定合理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6]。本文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存活率为86.7%,而对照组存活率为66.7%,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说,通过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很快控制住了肺出血,血氧饱和度从70%逐步提高到90%以上,从而使得患儿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并顺利拔管撤机。
  总之,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提高患儿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李禄全,余加林,王家蓉等.建立影响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危险因素量化评分体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5):1473-1477.
  [2] 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病因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93-96.
  [3] 冯建华,陈祺棠,庞玉生.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5):503-506.
  [4] 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1):3-7.
  [5] 张坤尧,严文康,韩思敏,等.新生儿肺出血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34-435.
  [6] 刘迎新,刘利荣.新生儿肺出血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论断学,2006,10(11):1363-136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福静清)缓泻的清洁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要接受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于检查当天给予福静清,实验组给先于检查前一天给予1包福静清缓泻,再于检查当日服用福静清,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药物耐受度、规定时间肠道准备完成情况及肠道清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药物耐受度、规定时间肠道准备完成率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将25例急性肾炎患儿分成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组,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88-01  急性肾小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结果:98例患儿治愈92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方法对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53-01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发热、咳嗽、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53-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富贵病”——高血压。由于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力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脑卒中等,给家庭和本人带来巨大负担,所以研究高血压药的发展尤为重要。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目前,高血压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是一个难题,试图用单一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