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偏离”现象审思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期间,青年大学生接触到更繁杂的信息资讯,进入更宽广的社会交往圈,参与更复杂的社会实践。青年大学生处于青少年与成年人角色衔接的转换期,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理性意识正处于全面建构时期。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下成长的大学生呈现出一定的行为特点:学习动机明确,追求物质享受;思维活跃发散,自律意识淡薄;个人意识强烈,抗压能力弱化。此种情形下,大学生容易出现"行为偏离"的现象。在大学生行为系统的建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需加强学生的行为理性意识培育,使学生对行为性质有所预判,对行为责任有所担当,从而规范自身
其他文献
【正】在研究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发展、繁荣时,"蜀学比于齐鲁"是被最广泛引用的论据之一;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
杨升庵是明代中国文坛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巴蜀是人文辉煌之邦。早在两汉,即有英才世出,如左思《蜀都赋》所云:"江汉炳灵,世载其英。蔚若相如,若君平,王褒烨而秀发,扬
"人生七十古来稀"。虽说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的进步,人生活到70岁已不再属稀罕,可是见到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王明月先生,你仍然不敢相信他已76岁,在画坛奋斗也届60年。
在E-时代下,利用网络资源服务化学教学与学习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针对如何利用E-时代带来的便利,总结了几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式,为更好地教与学提出建议,并对其在中南大学的
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