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小便频数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明确概念,中医辩证,鉴别分析,对症治疗。证明中医辩证治疗小便频数疗效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小便频数
  
  1概念
  小便频数,是指小便次数明显增加,甚则一日达数十次的一种症状,简称尿频。《灵枢·经脉》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本症为“小便数”。《素问·奇病论》称:“癃者,一日数十溲”,系指本症;《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指小便不通。后世之“癃”多指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应注意区分。《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称“溲数”。[1]
  本症与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的概念有别。小便清长指小便清彻而量多;夜间多尿特指白天小便正常,夜间小便增加。而本症特点是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可多可少,无昼夜之分。这就是说尿频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不少于300毫升;再是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仅为100--200毫升,或几十毫升以下。前一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饮水过多(包括啤酒、饮料),偶尔有之,不属于病态。而初期糖尿病病人有多饮多尿症状,需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多饮多尿症状自然就好了。后一种尿频,尿量少,并且伴有尿急,间或有尿痛,白天6次以上,夜间3次以上,就属于病态了,需要尽早加以治疗。
  2辨证治疗
  如果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色黄,尿道涩痛,尿常规化验有红、白细胞或有少量蛋白,这说明泌尿系统有炎症,可以应用抗菌素治疗,如: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氟哌酸、呋喃坦啶;中成药三金片、复方石苇片等;亦可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如果尿频,尿色青白,无尿痛,尿常规化验正常,西医多认为没病或者是神经性尿频。应用抗菌素是无效的,无论口服还是静滴。此时,应及时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最好服中药汤剂治疗,如能坚持按疗程服药,达到标本兼治,多数尿频能够被治愈。
  2.1常见证候
  2.1.1膀胱湿热;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浊,口干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1.2肾阴亏虚: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干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酸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2.1.3肾气不固: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蛟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2.1.4肺脾气虚: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沫,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糖,舌淡苔白,脉虚弱。
  2.2鉴别分析
  2.2.1膀胱湿热尿频与肾阴亏虚尿频:均见尿频短黄,皆为下焦之病。前者为实证,因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常而致;后者属虚证,肾阴亏虚,摄纳失职,且因阴虚生内热,影响膀胱气化而尿频。鉴别要点在于:前者尿频伴有尿急尿痛,小便灼热感,小腹不舒,尿色黄赤色深;后者伴有眩晕耳鸣,骨蒸劳热,虚烦盗汗,尿黄色浅。膀胱湿热尿频治宜清利湿热,方选八正散;肾阴亏虚尿频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
  2.2.2肾气不固尿频与肺脾气虚尿频:二者皆属虚证,均与小便清长并见。肾气不固尿频因素体阳虚,久病伤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而尿频;肺脾气虚尿频因过食生冷,劳累过度,寒邪伤阳,致肺脾气虚不能制下,膀胱失约则为尿频。前者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多见于年高肾虚之人或年幼阳气未充之小儿;后者兼见咳吐涎沫、纳减便溏,常因劳累过度而诱发,多见于中年劳累之人。肾气不固尿频治以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肺脾气虚尿频治宜温肺健脾,方以温肺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
  此外,尚有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累及膀胱而尿频,特点为尿频兼有尿后似尽未尽之感,伴见胁肋不舒,少腹胀痛,眩晕头痛,口苦,烦躁易怒等症,常因情志变化而时轻时重,治宜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加减。
  3总结
  小便频数有虚实之分,虚证以阳虚为多,尿液偏于清长;实证多因湿热,常兼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感。本症常责之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一脏单独发病,也可多脏相兼为病。[2]
  另有《伤寒论·辩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鞭,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张氏医通·小便不禁》:“是以老年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宜滋肾水真阴,补膀胱津液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六味丸加麦冬、五味之类,不可用温药也”。《血证论·便闭》;“又小便数而不禁,大便反闭者,名为脾约。谓脾津下泄,无以润肠故也,仲景用脾约丸治之。丹溪谓宜清肺燥,肺清则小水有利,而脾得灌溉,宜用清燥救肺汤治之”。[1]
  总之,小便频数一症,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值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赵金铎主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
  [2] 申志强主编,中医肾脏病学[M],河南开封,河南科技出版社,1990年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单孔法;脐;腹腔镜   阑尾炎(appendicits)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势变化较快,如延误诊治易发生腹膜炎,甚至生命危险。因此阑尾炎的及时正确诊治至关重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问世,腹腔镜各种新的阑尾切除术式[1.2]不断出现,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受到了挑战。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运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使用药浴护理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的66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临床病例及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藏医药浴护理后,其中效果明显的有49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3例,具有良好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除与治疗有关,还和护理具有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上良好
目的:观察胶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以胶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七天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2%。结论:胶艾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