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雪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名张斌,1977年出生,河北省秦皇岛人。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造型艺术专业,主攻写意花鸟方向。201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岳黔山写意山水工作室。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尚艺书院。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晴雪:对于出生于这个时代的我们,社会处于变革期,成长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不多。一直受西方学院派教学影响,同时社会处于文化物质开放的时代,思想眼界被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所冲击,在艺术作品上多会表达出时代性和实验性,也就是“新材料”和“新水墨”画风的产生。这些都是文化艺术繁荣的好现象。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发展?
  晴雪:“新水墨”一定要根植于传统水墨,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任何好的作品一定是得到大家共识的,首先是笔精墨妙,线条质量的高度与作者思想意识的表达和谐统一。“新水墨”是新材料、新技法的新尝试,它的发展只有让时间来验证了。只有好的作品才会被延续,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晴雪:首先,传统的不是死的、僵化的,“传”是动词,“统”是范畴。《礼记·大学》中所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说思想要不断创新,社会事物发展才会有进步。时代性是每个艺术工作者都会面对的,多数作品都会表现出思想精神的时代性。
  《艺术沙龙》:您更在意市场认可还是学术认可?
  晴雪:都很重要。首先,作品获得买家和市场认可,艺术家才会得到信心和鼓舞,更好地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才会出更好的作品。学术上也是我所在意的,一个人更应当在老师和同道中人的指点帮助下及时发现自己的局限与不足,得到更快的改正与提升。如果要两者选其一的话,学术认可更重要吧!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晴雪: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有时价格并不能代表画品。个人价值取向不同,一些老师是淡泊名利的。同时,如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晴雪:董源、巨然、“四僧”、“四王”。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晴雪:是有意义的。创作中我们大多数时间处于封闭状态,媒体会在很大程度上来帮助我们及时得到外界的反馈,更好地和外界保持沟通。杂志、网络更适合展示作品。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晴雪:方便、快捷、高效。这样压缩了时间成本,可以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去!


  《艺术沙龙》:您经常在网上购物吗?有作品在网络上成交吗?
  晴雪:会买一些,但作品没有在网络上推广过。
  《艺术沙龙》:相比随时可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手书信件在当下已具有了别样的意义。如今,您还会提笔写信吗?
  晴雪:很少,但我希望以后多用这种方式,手写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艺术沙龙》:您有拖延症吗?日常生活中您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晴雪:还好吧。有些事情需要更多的时间,才会更好地去处理。我一般会保证睡眠充足,这样创作才有好的状态。如需外出办理的事情我会集中时间进行处理,平时集中时间写字画画。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你有何打算?
  晴雪:临摹与外出写生相结合,尽量多做些功课。未来的艺术道路还很漫长,我希望自己可以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其他文献
1985年出生,山东人。201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期刊
策展人:张京  学术主持:郑薇 张浩然  主办方:艺海廊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开幕酒会:2014年8月31日15:30  展览日期:2014年8月31日  至9月15日  展览地址:(艺海廊桥沙龙)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330号2F  参展艺术家:  (油画篇)袁广 王文生 岳鹏 华继明 詹洋 马克(法国) 缇娜 (比利时)  (水墨篇)郑强 何唯娜 林彬 崔雪涛 王文生 李嘉儒  2014年8月3
期刊
1980年出生,天津人。200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上海戏曲人物画会会员、北京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签约画家、独立策展人。
期刊
1985年出生,山东淄博人。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专业研究生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王玉萍:“70后”“80后”的画家现在已经成为当今画坛的新生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也在日益壮大中,甚至可以说,这一群体的艺术创作代表了当今艺术发展的方向和水准。
期刊
上舍空间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占地近1000平方米,三个国际化展厅的配合将呈现多层次的展览。其中A厅将以学术性联展为主,力图为当代艺术生态的观察与梳理提供全新视角;B厅是青年艺术家的“专属区”,细长的展厅将为青年艺术家打造不一样的视觉体验;C厅是常设实验展厅,上舍空间将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实验方式。  艺报:上舍空间是在哪一年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上舍:上舍空间成立于2013年初,但第一个
期刊
字印月,别号渐知堂主。1973年2月生,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花鸟画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邢少臣工作室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湘潭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湘潭市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湘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沙龙》: 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周韶峰:“70后”“80后”后画家是艺术界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对传统和当代有一定的认识,对中西方文化有
期刊
1984年出生,祖籍辽宁岫岩。2004年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专业。200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同等学历研修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贾广健研究生工作室画家。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宋宏家:“70后”和 “80后”画家大多都有着扎实的学院功底,都有着很鲜明的画面语言与时代感,这也反映了这个时期的中青年画
期刊
1984年出生,台湾嘉义人。200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水墨组,获硕士学位。2014年至今,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博士班创作理论组(水墨)。现为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美术教师。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许君玮: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个大命题,也是20世纪以来众多艺术前辈致力探寻的课题,
期刊
1986年出生,山东东昌府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花鸟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获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期刊
1988年出生,山东禹城人。2008年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2013年就读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现为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青年书画院理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