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商人不贪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gg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经商30载,从一贫如洗到坐拥亿万身家;他脾气刚烈暴躁,与政府官员吵架十几年,自言“从未给官员送过一盒月饼”;他一边赚钱聚财,一边散财布施,却说“让人知道的布施连阴德都积不了”;他坦言“佛教是我的灵魂”,决意出家,却顶着首富、首善的光环而被各方劝阻。
  他就是曹德旺。
  不可复制的成功
  30年前,福建省福清县高山镇,37岁的曹德旺承包了镇上连年亏损的异形玻璃厂,当年就赚了20万。
  20年前,福耀玻璃厂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第一天开盘价44.44元。
  10年前,曹德旺带领福耀玻璃忙着和美国商务部打反倾销官司,对了,此前他已经打赢了和加拿大的反倾销官司。
  如果30年前,曹德旺没有承包玻璃厂,或许他现在还在高山镇上务农,或者倒卖一些小商品,信仰是他的精神支柱。
  佛祖释迦摩尼在世时,有许多经商的俗家弟子,但是佛教弟子经商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但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盈利,曹德旺既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是怎样兼顾这两个身份的?或许也只有处在曹德旺那个“非竞争年代”,才能做到兼顾。
  如果让曹德旺在目前汽车玻璃行业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来做,他未必能兼顾两头。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连年亏损的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时的工厂设备已投资了六七年,非常破旧,曹德旺让工人三班倒,设备不停,生产水表玻璃,当年年底就赚了20万。
  而在此之前的生活中,曹德旺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没有什么两样。幼时家贫,9岁读书,14岁辍学回家,16岁开始帮父亲倒卖烟丝,20岁改做水果生意,22岁结婚,婚后最艰苦的时候,把老婆孩子寄养在丈母娘家生活,自己去水库工地干活。
  “我过过穷日子,我知道贫穷是什么感觉。”后来有人表示不能理解曹德旺大手笔捐赠的时候,曹德旺说道。
  后来的几十年中,曹德旺捐赠了自己67%的身家,有人表示“不理解有钱人的想法”。但是,曹德旺第一次捐赠的时候并不是有钱人。
  1983年,刚刚承包玻璃厂,甚至还没有赚到年底那20万,曹德旺就应老师的请求,捐了2000元钱为母校添置了桌椅等教学设备。
  承包玻璃厂的第二年,曹德旺决心做汽车玻璃维修,在上海耀华玻璃厂用2万块钱买回了图纸。此事缘于曹德旺和母亲两人到武夷山游玩,曹德旺给母亲买了一只拐杖,在出租车上,司机告诉曹德旺,“小心点别把玻璃打碎了,几千块钱一片呢”。1984年是中国计划经济严格控制物价的最后一年,而当时最好部位的猪肉1.35元一斤。
  曹德旺自己就是做水表玻璃的,非常清楚玻璃的成本价格,“也就50到100块钱,怎么能值几千块钱呢”。后来曹德旺经过调研发现,汽车玻璃的售价果真如此。“外国人太欺负我们了,咱们自己也能做汽车玻璃。”这是曹德旺财富天下的起源。
  80年代中国的汽车工业非常落后,国内的汽车产量都非常小,曹德旺的汽车玻璃只能在汽车维修领域打转,饶是如此,在当年还是盈利70万元,到1987年,工厂盈利500万元。
  在那个年代,蓝海到处都是。
  1989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进口汽车部件国产化,汽车玻璃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进入90年代后,国内汽车业开始快速发展。福耀玻璃赶上了好时候。
  古代商贾大家,高门士族传承下来的,未必是血液里流淌的经商DNA,而是几代人对商业理念的认识。曹家世代经商,祖上是当地有名的首富,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曹德旺玻璃帝国的缔造,看得很远。
  中国自2000年起开始迎来汽车的大规模生产,而1996年,福耀玻璃就开始与法国玻璃巨头圣戈班合资生产汽车玻璃,此前福耀生产的汽车玻璃还只能出售给国内汽车维修领域,与圣戈班合资后,福耀流水线上的产品源源不断,曹德旺决定把玻璃卖给美国人。
  有趣的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福耀玻璃其实是在国内市场一片空白的时候起步,然后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市场兜了一圈后,国内市场也相对成熟了,才返回国内为汽车厂商做配套生产。
  现在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30%。
  “一家企业经营得很成功,并非企业家一己之力,往往是因为他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曹德旺总结道。
  一直在“吵架”
  有人说曹德旺这三十年是高歌猛进的三十年,曹德旺的儿子曹代腾说:“那只是外人看到的。”
  曹德旺的个性中,暴躁刚烈、宁折不弯。
  1986年,曹德旺成为全县的整党典型,高山镇政府此前在和曹德旺合资办厂的时候,双方各占一半股份。后来玻璃厂非常赚钱,镇政府派调查组进驻玻璃厂调查曹德旺。“他们认为我没有鱼也有虾,最不济偷税漏税总能查出点什么。”曹德旺说道。
  最后的结果是反倒退税5万元。高山镇政府不罢休,继续上告,福州市、福建省,最后告到中纪委,却以改组高山镇党委结束。
  时隔多年,曹德旺谈起这一段往事时说:“因为自己直接,以前得罪过很多官员,如果自己犯规,会死得很惨,所以我看见谁都怕,做事很谨慎,把自己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因为自己不会犯规,没有落下把柄,所以别人也没什么好捡的。”
  曹德旺处理政商关系的秘笈是“不贪”,“佛家持戒,第一就是不贪。”曹德旺认为,行贿的动机就是贪欲,“我跟你谈不拢,我可以不做,我不做行不行?”
  事实上,这句话不是谁都有底气说的。曹德旺可以在某地买一块地,建厂生产,随后产品出售到全世界去,该交的税款一分不少。这些年来,福耀玻璃累计缴税超过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福清县委的一位副县长担任玻璃厂董事长,将公司的工程承包给自己的外甥,曹德旺让他修写字楼和工厂围墙,对方却说:“这个质量不好没关系。”
  后期曹德旺要求验收后再结算剩余40%的工程款,他说:“在这么长的围墙中,如果有一段是你按照我要求的90%修建的都算你通过验收了。”对方无语。后来,董事长来找曹德旺要求他马上结算,曹德旺说:“我就是不给。”   事实上,这和后面那些与福建省高管和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吵得全福建都知道”,在福建省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当着官员和媒体的面直接把奖杯扔进河里的事情相比,都不算什么。
  曹德旺每次直言不讳地争吵都事出有因。“理都在他那边,一般人也就和稀泥过去了,他不行。”福建省的一位政府官员说道。
  2001年,曹德旺吵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用一位媒体人的话说,就是“上演了从商生涯中最气势磅礴的一幕。”自2001年开始,到2005年为止,曹德旺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打赢了反倾销官司,花费一亿多元。
  事后曹德旺说:“美国人拳头大就可以欺负我吗?那我就把事情捅大,让全世界来评评!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跟他干。”
  和曹德旺相交十几年的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评价曹德旺,“曹德旺在遇到问题,比方说开董事会讨论的时候,谁都可以说,敞开了说,但是一旦决定下来了,他就会勇往直前,不管不顾,做不到中国人说的‘四平八稳’。”
  谁说信佛的人不能吵架?《西游记》中,佛祖都称孙悟空为“泼猴”。
  财布施是最“廉价”的
  “佛说,财施犹轻,法施最重。像我这样的捐款,只是有钱人做该做的事情,功德最小。积德要‘无相布施’,就是不要宣传,你才会积一点阴德,像我这样捐款都曝光,一点点福德都没有。你以为这是好事吗?”曹德旺如是说。
  就在媒体和公众将曹德旺的捐赠行为都展现在闪光灯下的时候,曹德旺本人并不认为这种“人气”值得高兴。曹德旺表示,自己现在接受宣传,是为了动员那些有钱人。
  慈善是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我希望带个头,引起企业家重视慈善事业。”
  据胡润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达50亿元,现金捐款18亿元。
  65岁的时候,曹德旺做了一件大事,从自己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中抽出3亿股,价值35.49亿元。设立以父亲名字命名的非公募慈善基金——河仁慈善基金。2011年5月5日,河仁慈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会持股福耀玻璃14.98%。
  2011年9月,曹德旺在捐赠之后,正式退出河仁基金会,事实上,在捐赠之前,曹德旺就说过,未来曹家和福耀方面三名代表——曹德旺、曹德旺之子曹晖和福耀集团财务主管,将会彻底与基金会脱离,而现任基金会理事长、曹德旺之兄曹德淦,四年任期期满后也将退出。
  “我把钱给他们,后面的事情就由他们做吧。”
  这是曹德旺第一次,也是国内第一次以股权捐赠的方式成立基金会。但这绝对不是曹德旺第一次大型捐款。
  2010年4月,曹德旺和曹晖以个人名义捐款玉树1亿元,同时宣布捐赠2亿元给西南旱区。事实上,在当年年初,曹德旺就减持福耀股份,套现10亿元全部用于捐款,“光交税就交了1亿元”。
  在向河仁基金会捐赠3亿股之后,曹德旺和儿子共持有福耀集团4亿股,占总股本20.6%。曹德旺坦言,“留着这些股份是为了曹家控制福耀,也是政府的意思,要不是为了这个,我全都捐出去了。”
  有趣的是,曹德旺曾经表示过,“佛家讲,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是功德最小的一种”。
  在曹德旺看来,捐款是“小善”,但是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地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大善”。目前全国有1万5千人供职于福耀玻璃,上下游产业链共有十几万人,这些人或直接或间接通过福耀而生活。
  曹德旺累计捐款50亿,他舍得捐钱,但是更看重钱是否真的用到实际需要的人身上。
  2010年5月,曹德旺向西南五省灾民捐款2亿元,但是同时他也向中国扶贫基金会要求,半年内必须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能超过1%,管理费不能超过3%,而根据《基金会管理办法》的规定,基金会是可以抽取10%的管理费的。在基金会同曹德旺谈判未果后,只能执行。
  曹德旺由此得了一个“最苛刻的慈善家”称号。
  关于慈善,巴菲特在慈善中国行时,曾经跟曹德旺谈过,“刚刚开始有钱的时候,也是先给老婆买房子、车子。接着给孩子买,再把钱分给孩子花,后来钱越来越多,给孩子花不完,才开始做慈善。”在曹德旺看来,他认可巴菲特所说,“必须保证真正做出慈善决定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你正在发展的事业,此外还要满足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面对受捐者对自己表达感谢的时候,曹德旺说:“我是穷人出身,我知道什么是穷。”
  很多人对曹德旺大笔捐赠表示不理解,有人问他“心疼吗?”曹德旺回答,“原来我也把钱看得很重,自己也从很穷的时候过来,一路到现在,每一个阶层人的心态都知道,原来自己也不相信会有人把那么多钱拿去捐,而现在正在做原来不相信的事情,所以别人怎么说我都觉得无所谓,因为我都经历过。”
  尽管捐了那么多钱,但在曹德旺看来,财富只是自己在马路边捡到的东西,按照佛教提倡的精神,跟大家共享而已。
  曹德旺的慈善事业中,还有一部分直接捐赠给了寺庙。2007年,曹德旺到安徽办事,办完事情之后,在九华山玩,路遇一位老和尚化缘,准备修建一座佛塔,曹德旺说:“我帮你盖吧。”这个塔花了2000万元。
  “我小的时候就捡瓦片砖头盖塔,看到老和尚那么大年纪还在那里化缘,唤起我童年的记忆。”
  1988年,曹德旺与高山镇政府“大吵一架”后,把玻璃厂搬到福清县,厂房刚刚建好,租了办公楼,就贷款30万元给福清县附近的灵石寺修寺庙。“你们安心诵经,我帮你们修庙。”后来陆续捐赠几千万给灵石寺修庙。
  佛教中的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在曹德旺看来,“财施就是有钱人施舍别人,但是如果能把自己所学教给别人,让其富有,这是法施,更有意义。而无畏施是自己一无所有,但是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这才是最伟大的施舍。”
  钱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
  曹德旺形容自己:“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主人公。”
  曹德旺的财富观矛盾重重,爱财如命,却可以大手笔捐赠,捐赠出去的财富占资产财富总额的一半还多。
  他时而奢华,又时而简朴。   2010年,曹德旺耗资七千万修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豪宅,豪宅中处处彰显奢华,由美国和香港的公司分别设计整体建筑和园林,但是却在曹德旺的坚持下,在院中墙角处开辟了一块与豪宅风格大相径庭的菜园。
  刚刚住进去的时候,曹德旺非常兴奋,甚至几天都没有去上班,但是兴奋过后,略觉过于奢华,于是在豪宅挂上了《陋室铭》,以提醒自己。
  “很幼稚地给自己盖了一栋大房子,想体现出文化、素质、品味、财富。”但是住进去之后诵读经书,又觉“菩提本无树,怎么可以一边说自己是佛教徒,一边又住在大房子里面呢”。
  在福耀总部,曹德旺的办公室大得好像篮球场一样,但是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地方却是菩萨像。
  也许富人上天堂确实比骆驼进针眼儿还难,但曹德旺也想得明白,“千万别把钱当真,钱就是用来玩的,谁有水平,钱就在谁身边多玩几天,没有就少玩几天,反正钱是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
  在曹德旺看来,钱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了,“有本事你会有钱,没本事拿钱给你也会很快没有,解放前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现在在哪里?所以留给子女的是智慧和素养,绝对不是金钱”。
  他觉得,从佛教的角度分析,钱来得快,去得也快,炒股票、做PE这些钱来得太快了。这些年来,曹德旺近乎偏执地专注于只做一件事。
  1991年福耀玻璃发行股票,1993年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后,曹德旺逐渐理清福耀玻璃的主营业务,将此前多元化发展的房地产、国际贸易、装修等领域的业务重组出去。
  在后来的商业发展中,福耀玻璃的业务范围始终只围绕汽车玻璃一项,在这一领域做自己的隐形冠军。
  甚至到近些年来,曹德旺逐渐退居福耀二线,也没有如其他企业家般考察一些PE进行投资,或者在大热的房地产、互联网等领域插一脚。
  记者曾经问他:“如果房子着火了,你只能拿一样东西出去,你会拿什么?”曹德旺认真思考后说:“《金刚经》。”
  花甲之年的曹德旺,在他办公室和豪宅里都各自陈列着长达1.2米,厚达12厘米的《金刚经》。但是曹德旺坦诚自己很少去寺庙“烧高香”,他信佛不是求佛祖的庇护,也不是希望能借以得到些什么。他认为佛祖不是帮着你做什么,而是教你怎么为人处世。
  “未来别人如何评判我,我一点都不在乎,无论是说我好还是说我坏,起码他们心中还记着曹德旺这个人,我就满足了。”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汽车玻璃制造商。被称为“中国最低调、最慷慨的慈善家”。
其他文献
陆凯的亲戚前几天来找他说,一个朋友在做一个“大项目”,现在非常需要钱,一年可以给到1分的利息,如果需要用钱的话,可以随时把钱拿回来。这样的投资方式陆凯并不陌生,此前通过这位亲戚陆凯投资过几次,因为都是非常熟悉的亲戚朋友,所以陆凯对借款人的还款问题并不担忧,而一年稳赚不赔的10%的收益几乎比市面上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要划算。  传统的民间借贷通常是通过层层“熟人”介绍把钱借给融资方,而近年来被大家熟知的
期刊
曾几何时,打新股可以说是高收益、低风险的代名词,甚至有些专门研究打新股的 “打新牛人”一年可以获得50%以上的收益。但是伴随新股大幅扩容和二级市场的低迷,打新股渐渐没有那么火爆了,新股首日涨幅也不像2007年那么夸张了。但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决不是什么坏事,如果有好的方法,加上一定的运气,“淘”到高质量的新股,获得6%的年化收益率应该不是问题。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0月11日,今年共有15
期刊
多事之秋又来了,有好事也有烦心事。投资与人生一样,就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度过的。人在折腾中成长,市场在折腾中出现机会。这不,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与文学出版相关的个股鸡犬升天;而周边海域冲突不断,军工股近来走势强劲。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又会对市场有何影响?这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遥想2007年10月16日,沪指达到史上最高点——6124.04点,5年弹指一挥间,财富灰飞烟灭。“空军司
期刊
老贺最引以豪壮的就是以55岁高龄入市,十年间已经在股市中赚到了近千万身家。  可是自2010年开始,市场从低位震荡发展为持续阴跌,让穿越了A股市场几轮牛熊的老贺有点招架不住了,按他自己的话说:“两套房子的钱都蒸发掉了!”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企业利润下滑,老贺逐渐意识到那些动不动就业绩翻倍、股价飞涨的好日子的确一去不复返了,他也在调低自己的盈利预期。但是像老贺这样的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股民,曾经的辉煌
期刊
去年,黄晓明这位持有180万股华谊原始股、身家过亿的内地一线明星,告别老东家华谊兄弟,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娱乐圈的一个重磅新闻。而他的投资事业,绝不仅限于演艺圈,在打理个人工作室之余,他还不声不响地投资了包括医疗和红酒在内的多个与演艺圈毫不沾边的项目,成为圈内最会挣钱的明星。  与此同时,他恐怕又是国内一线男星里面争议最多的一位,不论是身高、英语、演技,还是围绕在他身边的绯闻,总是被好事者拿来
期刊
十月里,一则工行假金条的传闻让许多人虚惊一场。  在银行ATM机里面取到假币已经让人很闹心了,如今还有“假金条”?工行不惜“滴血验亲”,配合媒体和消费者协会到权威机构检测。随后的一系列辟谣和检测证实这是一则假传闻。  不过,假黄金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出现。  2010年末,香港市场就出现大量假黄金,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金店也被欺骗,事件震惊香港黄金市场。当时假黄金技艺的复杂程度已经令人惊讶,骗子在与黄金
期刊
专业门槛高 投资风险低  可转债这类投资品种经常被人遗忘,尤其是大众投资者的参与程度一直很低。这背后的原因是,可转债毕竟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有一定的门槛,至少你得对股票和债券都有了解,同时还要理解期权,至于赎回、回售、特别修正等条款,细节的琐碎自然把大多数非专业投资者排除在外。  不过,尽管这类品种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有一定要求,但是它们的风险收益特征却符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需求——希望涨时赚钱,
期刊
小心被银保产品忽悠  乐乐妈妈:手头有十万元闲钱,前天去银行想存五年定期,被银行工作人员劝说买了份十万元的银保产品,工作人员说比存五年定期收益高,还保本,还说过几天会有电话回访确认。我回到家越想越不对劲,感觉被忽悠了,回访电话我该怎么接?可以不赔钱退了么?  《钱经》:银保产品是通过银行卖的保险,所谓比五年定存收益高,那是预期收益,最终拿不拿得到,拿到多少都是未知数,可能高于预期,也可能低于预期。
期刊
关于丹尼尔·阿尔特曼:在这个世界上,研究经济问题的专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的思考,另一类则是反常规思考,丹尼尔·阿尔特曼(Daniel Altman)就是第二种。阿尔特曼曾为《经济学人》和《纽约时报》撰写经济专栏,专精于全球经济趋势的研究,目前居于纽约,任教于纽约大学。  中国崛起,然后呢?  “近期全球经济衰退幅度达到9%,但中国经济仍以每年高达10%的速度增长,看起来势不可当。高盛一份2
期刊
国债  中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由于国债的风险在所有债券中是最低的,相应的收益也比较低,但通常会高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2012年凭证式(三期)国债于10月10日开始在全国发行,3年期年利率为4.76%,5年期为5.32%。投资者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