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概念已逐渐渗透于当前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初中科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社会认知、理性观点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新教改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有效性研究
  科学是一门紧密生活、提升思维、保持理性态度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基础发展和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仍然存在“不想学”“没意思”“理解不了”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组织细节存在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从加强教学引导、创设教学情境、设立教学问题三个方面,对初中科学的教学活动进行探究。
  一、加强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发展的重点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常常以主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开展授课,并未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考虑,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科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加强教学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学职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主观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动物的生长时期”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取自主探究与导学案的形式展开教授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与理解,建立起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概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预设相关的引导问题,如比較蝌蚪和成蛙有哪些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苍蝇的发育过程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亡而灭绝?你觉得哪些生活环境因素会影响动物的寿命变化?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展开阅读理解活动。通过引导问题的预设,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性,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教学情境的构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听课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吸引,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氛围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环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老师,环境的有效建立,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本节的内容和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在科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光和颜色”的教学中,考虑到本节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决定从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对本节活动的参与热情。我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的形式,向学生出示不同的光源效果和实物,如手电筒、火柴、电灯、蜡烛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初步了解光源的概念和反射光的区别。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效果展示和实物演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光源的知识。随后,我以“光传播的快还是声音传播的快”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这时,我将本节的新知导入其中,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通过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提升学习的质量。
  三、设立教学问题,巩固学生知识学习基础
  课堂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主要检验手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了解课堂授课状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开展和策略实施提供教学依据,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在科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置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知识学习基础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超纲、低效等现象,达到有效设问的效果。
  例如:在“透镜和视觉”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本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我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设置以下课堂问题:
  1、透镜可以分为几类?他们各自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3、从凸透镜焦点出发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如何变化的?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还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得到巩固,科学思维得到活跃。
  综上所述,紧密的教学引导,合理的教学安排,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此外,教师将问题进行有效性延伸与拓展,启发学生对问知识点的深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观念,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内在本质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意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欢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8(13):42-43.
  [2]程顺生.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6):101-10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如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强调激发学生兴趣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理解该学科教学中所发生的变化,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并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依托,全面补足教学短板,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为学生高质量的进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就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阶段中,历史是其中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整个社会包括家长、教育工作者等历史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达成更高的要求。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其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和作用。对此,本文将结合自身有益教学实践经验,从创设悬疑情景、构建议论情景和还原生活情景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初中歷史课堂中情景式教学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语文备考阶段,通常情况下都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等方面复习,对现代文单元的复习上却不重视。因此本文针对现代文单元的复习进行分析探讨,找到最佳的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备考  在新课改下,如今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受大家重视。复习在高中阶段通常是复习考点,是如今最常见的复习模式。通常情况下都会直接关注考试需要考的部分,忽略了整体教材上的复习。因此,对于语文单元的备考
期刊
摘 要:现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逐渐趋向于一种更为深入的状态, 所以相应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目标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现在教育部门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社会的注意力也更倾向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所以现在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下文将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阶段;通用技术;实践能力  现在我国社会的经济已经基本上保持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不仅是初中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学科,更加涉及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由于初中是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来讲有一种“万事开头难”的消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从而构建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因素之下,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填鸭式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是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受重视,且教师多运用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从而难以发挥出其本质作用与影响。对此,本文将结合现实教学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实施分分层教学方法、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和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幼儿园晨间游戏实际,总结幼儿园有效开展晨间游戏的策略,期待为教育同仁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幼儿园;晨间游戏;策略  晨间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据幼儿园一日作息有效组织与开展晨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能为幼儿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因此,对晨间游戏有效开展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晨间游戏有效开展的策略,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教师转
期刊
摘 要:高中时期的物理科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比较困难的课程,物理这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总成绩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在文章当中主要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决方案  物理当中存在很多公式,这些公式如果仅仅靠语言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初中体育教学应当变革教育手段,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倾向将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元素融入课堂之上;因此,游戏教学法便逐渐得到了一线体育教师的青睐。本文便以“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为研究核心,提出了依据教学目标,明确游戏内容;依据学生学情,制定游戏方案;加强纪律监督,保证游戏公平等体育教学策略,致力于使之得以有效推广,进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的写作定为习作,意为“学习写作”,“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而现实生活中,多数孩子怕作文、烦作文、恨作文,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逢写必怕,逢写必烦。”2009 年6 月 24 日 ,《 中国教师报 》 刊载了《课堂内外》期刊工作人员对 20 万份中小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数据显示58.42% 的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大,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