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甙Rg3联合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疗效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联合XELOX方案对老年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老年晚期胃癌(Ⅳ期)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XELOX方案化疗);研究组40例(XELOX方案化疗+人参皂甙Rg3).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RR)、远期生活质量(KPS)评分,并检测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387.63±159.74)μg/L和(378.56±169.36) ng/L;治疗第8周后检测血清VEGF水平,研究组VEGF水平降至(207.74±115.71)ng/L,对照组VEGF水平降至(246.53±107.63)μg/L.治疗后两组组间相比,血清VEGF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Z=4.275,P<0.05).研究组客观有效率为57.5%(23/40),对照组为45.3%(24/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P>0.05).研究组KPS评分上升率(65.0%)高于对照组(39.6%),(x2 =5.8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8个月和6.92个月(x2=4.04,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3联合化疗可以降低老年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脑卒中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24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者78例(31.5%),其中以入院48 h后发病
期刊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颠覆了人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符合绿色理念,更要满足大众的切实需求,这就造成新能源汽车的构造与传统汽车不同之处,所以新能源汽车在日常使用时出现一些故障。汽车维修人员对传统的汽修知识和技巧已然掌握,但是对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知之甚少,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关键技术;探究  
帕金森病(PD)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减少.迄今为止,PD的病因及其保护机制均未阐明。
期刊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我国肝癌发生的高峰年龄已超过50岁,老年肝癌患者也呈增加趋势[1].我们比较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与手术切除治疗老年早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旨在为老年肝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尽管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在中国已经存在了10多年,但受现实技术和真实建模环境的影响,BIM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问题。虽然BIM本身针对的是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设计图纸到建筑拆除再到详细建模,但BIM技术在当前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显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BIM实际应用的注意事项及问题研究。  关键词:建筑业;信息建模;注意事项  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且持续时间长[1],其发生率占脑卒中患者的25%~60%[2].我们采用心理康复干预的方法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取得了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甲状旁腺肿瘤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老年甲状旁腺肿瘤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其中男、女性各6例,年龄60~83岁,甲状旁腺腺瘤8例,甲状旁腺癌4例,病史3.2~10.0年,平均病史5.3年.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症状为主诉者9例次,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者7例次,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诉者6例次.血甲状旁腺激素(PTH)78~2850 μg/L,血钙2.6~4.
目的 评价药物支架和裸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和预后方法217例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药物支架组92例、裸支架组125例,收集基线资料并随访6~38个月.结果 裸支架组的平均年龄(64.6±11.9)岁、Killip分级(2、3、4级)为25.9%和支架平均直径为(3.07±0.38)mm,均高于药物支架组(61.2±11.8)岁、12.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升建筑抗震等级,降低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身安全损失与财产经济损失,开展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必要性的研究。将震感整理划分成6个常见等级,结合抗震设计等级与标准,从整体结构与外部布局、建筑构成材料与施工行为等方面,分析建筑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筑现有抗震结构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安全设计等级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抗震设计投入、优化建筑内部结构,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患者男性,76岁.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日咳数十次,痰量多,呈白色黏痰,无脓臭痰,以夜间、晨起为剧,右侧胸部针刺样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伴发热,体温37.9℃,无畏寒寒战.稍胸闷,无气促,肩背部肌肉酸痛感,无咯血,无肢体水肿,无昏厥、黑蒙,无恶心、呕吐,在卫生院输液处理(不详)后症状无好转,来我院门诊.2009年6月11日CT示两肺感染,血常规:白细胞22.0×109/L,中性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