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结法拆分1,1'-联-2-萘酚:包结物的晶体结构及CD光谱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D/L-缬氨醇为原料,通过二步反应得到价廉易得的拆分剂碘化(R)/(S)-N,N,N-三甲基-1-羟基-3-甲基-2-丁铵,采用包结拆分法,成功实现了对1,1′-联-2-萘酚(BINOL)的拆分.对具有(R)-构型的季铵盐与(R)-BINOL在甲醇中所形成包结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I-离子桥联主体(拆分剂)的醇羟基和客体(BINOL)的酚羟基形成O-H…I-氢键,以及相邻层的主客体分子之间的C-H…O氢键相互作用是在包结物中实现手性识别的关键.同时对两个包结物的溶液和固体圆二色(CD)光谱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兰成渝输油管道东峪沟沉管治理工程中采用了应力应变监测技术。以沉管区管道的应变监测作为基本出发点,分析了边界点、弯管区、过渡段、最大挠度区管道单元的轴向、环向、45&
以锆英砂和电熔镁砂为原料,合成ZrO2增韧的镁橄榄石材料,进而加入鳞片状石墨,得到Mg2SiO4(-ZrO2)-C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热、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该材料的显
以ZnO、SnO2和活性炭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热蒸发法无催化剂成功制备出Zn2SnO4纳米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
本文在总结归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方面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动态。回顾了纳米材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指出了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地
本文阐述了我们近年来利用离子微探针对氢在材料中的基本行为研究取得的若干新进展:(1) 在裂纹尖端氢分布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首次实验发现在受载裂纹尖端存在着氢富集的双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络合剂和燃料以凝胶燃烧法制备了具有优异高倍率放电性能的亚微米LiNi0.5Mn1.5O4材料.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研究了凝胶的燃烧过程,用X射线衍射(XRD
目的研究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方法抽取健康对照者(A组)、HBV无症状携带者(B组)外周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用TNF-Ⅱ、IL-10分别和rhIL-4、rhGM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改革,它是一种需要学生一拟实验方案、查阅参考资料以及提出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的类科研
依据晋单27号生理、生态特点,结合忻州平川水地土壤、气候特征,设计60000,67500,75000,82500,90000株/hm^2等52上处理,通过对群体秀光率、植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代表群体稳定性的弱小株、空秆株和倒折株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4J33,纯Ni和40Cr钢与ZrO2的钎焊连接,结果表明,对Ag66Cu30Ti4活性钎料,4J33与ZrO2,在1183K时能形成连接,而在1103K民1133K时连接失败,纯Ni与ZrO2在温度升至1273K仍不能形成连接,这是因为纯Ni和4J33所含的Fe,Ni,Co元素扩散到钎料中并与之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