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AR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刺合中药组、中药组、氯雷他定组各25例。针刺合中药组予鼻内针刺双侧内迎香穴和鼻丘穴,联合服用中药自拟方鼻炎1号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方法同针刺合中药组;氯雷他定组每日服用氯雷他定片,每日1片,各组均治疗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和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γ干扰素(IFN-γ)指标的水平。结果各组患者在治疗
其他文献
fMRI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力、无侵入性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机制研究。功能连接分析是fMRI的重要方法之一,着重用于研究脑区与脑区之间相关性,既能够帮助构建脑网络模型,又能为研究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作用机制提供新选择。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产后回乳是女性完成哺乳的必经阶段,正常生理状态下,女性乳汁受产后激素的影响自行回退,但部分女性因回乳困难或乳腺局部炎症等不适于哺乳时,需人工干预减少乳汁的分泌。中医药对产后回乳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目前,回乳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外敷疗法、针刺疗法、回乳辅助仪器治疗等。就中医学对乳汁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展开综述,以期为产后回乳中医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1167则中医古代脓毒症医案中涉及的病名诊断进行归纳研究,共得出15类疾病诊断,分别为:风温类、春温类、温病/热类、温毒类、湿温/热类、暑温/湿类、秋温/邪、伏暑/邪类、冬温类、伤寒类、疫病类、痧疹类、痈疽疔疮类、产后类、其他类。针对医案数量最多的前4类疾病进行病名诊断的二次分类,研究得出5种疾病类型:1)疾病“自然进展”导致病情加重而成为脓毒症;2)病邪“逆传或内陷”而成为脓毒症;3)疾病存在“兼证及夹证”而成为脓毒症;4)疾病因“误治及坏证”而加重成为脓毒症;5)“特殊人群”感邪而成为脓毒症。并
目的:通过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前的主动脉三维空间构型,以期找到预测术后假腔残留风险的指标。方法:收集经双源CTA(DSCTA)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4例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资料;依据TEVAR治疗后1周DSCTA示支架周围假腔是否闭合分为假腔残留组51例和假腔闭合组43例。评价TEVAR治疗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直径、面积(降主动脉上段最大径层面、肺动脉分叉水平、膈肌水平)、体积及主动脉弓角度。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
鼻腔多生牙为鼻科少见疾病,发生率约为0.1%~1%。多生牙的特点为牙列完整,数目无缺少的情况下出现的另生多余牙齿。本文报道了位于鼻底犁骨的单发多生牙一例,此前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过该位置出现多生牙。予以矫正鼻中隔并拔除多生牙,术后患者鼻腔通气良好,鼻梁鼻背无塌陷,鼻中隔基本居中。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中不同呼吸指令对肺动脉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因疑诊肺栓塞行CTPA检查的患者192例,随机采用3种不同呼吸指令:深吸气后屏气(A组,84例)、平静呼吸轻屏气(B组,52例)和平静呼吸不屏气(C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案,判断有无肺栓塞、一过性对比剂中断(TIC)或明显呼吸运动伪影,评估肺部图像质量,并比较3组肺动脉干CT值。结果:3组间一般资料及肺栓塞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IC发生率高于B、C组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磷酸肌酸钠组、参附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替格瑞洛口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滴;参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泵入;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滴及参附注射液泵入,治疗周期均为7 d。结果参附组的乏力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自拟利胆汤结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硫酸基转移酶2A1(SULT2A1)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密封法将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自拟利胆汤结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胆汁酸及血清sICAM-1、SULT2A1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两组治疗10 d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
目的总结分析北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病证特征,进一步研究其病因病机之变化,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在哈尔滨市诊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采集、统计,总结疾病及证候特点,分析不同阶段病机及变化规律。结果161例中,无症状感染者58例(36.02%),轻型37例(22.98%),普通型60例(37.27%),重型6例(3.73%)。一转时间4~14 d,平均(15.01±8.66)d;转阴时间11~34 d,平均(19.11±3.66)d;住院时间13~36 d,平均(21.42±3.75)d。普通
目的观察整颈“三步九法”联合卧位多角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CSR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整颈“三步九法”联合卧位多角度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联合中立位牵引。7 d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曲度指数D值、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