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教学中处处渗透着人地关系,环境问题又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学生环保素质,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任务。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环保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57-02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共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是每位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素质。
  一、结合所在区域地理特征渗透环保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所在区域地理特征进行环保教育,不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更透彻,而且还易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环境状况的关注之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讲授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时,引导学生以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为例进行分析:榆林,历史上曾今榆树成林,有名的“塞上江南”。但由于当时为九边重镇,战争不断,同时人口增加,土地压力增大。过渡开垦、放牧、樵采使植被破坏严重,历史上三次因沙进而城退。解放后在各级政府关怀下和当地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植树种草,设置沙障,如今的榆林不仅人进沙退,并成为塞上有名的“生态城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其中,既明确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导因素,又加深了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理土地荒漠化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 “学环保,爱家乡”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建立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雄心壮志。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时,课堂教学中穿插了当地的“雨露工程”—水窖。不仅让学生了解水窖的修建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循环中地表径流、下渗等环节施加影响,更应该认识到水窖的建设使用,当地农村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提升区域农民生活质量。
  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环保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不应固步自封,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储备,自觉地将社会热点问题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不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分析逆温现象时,课上提出我国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雾霾。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雾霾,两者有什么区别。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就提出逆温层的出现,大气比较稳定,有利于雾霾天的产生。结合学生提出的多种形成因素,师生共同总结雾霾天的形成是气象因素和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强调我们生活的城市这些年来雾霾天气也不断增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学生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出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建筑工地应多洒水,推广使用新能源,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归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应从自身做起,积极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
  三、结合学生日常行为渗透环保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不仅要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环境保护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如讲授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时,特别提到中国是一个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虽然我国人工林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木材安全形势严峻。而我们的一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随随便便扔掉一张纸,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过节时贺卡如雪片到处飞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个话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共鸣,针对这些现象许多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珍惜每一张纸、纸张回收再利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电子贺卡和电子纸张等。更有一部分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出发想到如果森林面积增加,可以减缓全球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减轻水污染、发展旅游业等。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环保教育,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学校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环境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小平 .可爱的榆林[M].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约60%饼粕,其中含蛋白质约35%,是优良的畜禽饲料。但饼粕中含有3—8%的多种硫代葡萄糖甙(下称芥子甙)在菜籽中的芥子酶作用下生成异硫氰酸酯(ITC)、恶唑烷硫
在目前的变流装置中,如变频器、逆变电源、高频开关电源等,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电路或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电网被注入大量的谐波以及无功,造成了严重的电网“污染”。而三相电压
随着对钢材纯净度的日益提高,要求真空处理的钢种逐渐增多,真空精炼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遍;炉外处理设备将实现“多功能化”,一台钢水精炼设备中将渣洗、精炼、真空冶金、搅拌与喷
追施化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但是,追肥方法和次数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工副业生产有较大发展,有些农民认为给玉米追肥费工费事,因而不重视,甚至放
近年来苏联地质、农业部门共同开辟一个肥料新领域:基性—超基性岩,它含有铬、镁、钴、钛、镍、铊、钒、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在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同时,能 In recent years
为了提高机床的性能和生产率研究人员研究开发了许多技术,其中发展最有前景的是高速器械方面。高速器械已经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加工、芯片和模具制造等行业应用日益广泛。  
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一类具有时变、非线性、时间延迟、变参数特性的复杂对象,尝试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来研究这类对象一直是控制界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实际对象不仅具有非
轧制规程设定计算是冷连轧生产线过程自动化系统的首要任务,其设定值对产品规格的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轧制规程设定方法通过轧制理论数学模型计算轧制力,采用查表方法设定压下
【摘要】化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突出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化学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效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实验、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更多的获取化学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 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人
该品种是美国斯佩特种子公司用“斯佩特G_7”与“斯佩特G_3”进行杂交,通过选择培育成的烤烟新品种.丹东市农科所1977年由中国农科院烟草所引种观察,品种区域试验和大面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