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众多的初中学科中,历史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及时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一个见证,历史知识的学习还是一种情感的传承,能够为社会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制定新的教学方案,以历史学科自身特征为中心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把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会把历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加深历史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下面该文主要论述了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生活化教学过于形式化
  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最为常见的就是以教师、学生、课本为主体的单一化、刻板化、传统化教学模式。在此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往往停留在口号上。对于历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口号极为响亮,但是真正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开展极为少数。对于历史课程教学生活化的案例相对较少,导致历史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无据可依,阻碍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进程。此外,历史考核成绩的组成较为单一,一般都是书面化题目的回答,从而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对于书面成绩的过度重视,整体不利于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二)课本内容编排缺乏生活性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千篇一律,课本知识教学较为枯燥乏味。以上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历史课堂知识教学的固定化、刻板化都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心理。课本内容的编排中,多数保留总结性的知识点,而缺乏有趣的历史典故,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限制在死记硬背上,无法通过有趣的历史典故联系性学习。
  (三)历史教学缺少生活实践
  历史是从前的行为,将行为与历史脱离,就无法把真实的历史完全展現在学生眼前。此外,历史学习过程中,实践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其可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课程中去,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度。但是,目前对于历史教学的安排仅仅限制于课堂知识教授,没有实现历史教学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固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对策建议
  (一)教学计划生活化
  对于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改变首先要从教学计划上开始。教师要从思想意识上认知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即进行生活化教学计划的设置。将教学目标与生活相互结合,将教学实际融入到生活当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生活化探究教学计划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在唐代历史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除外,课本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唐代人的生活、民间风俗以及衣着特点等,引导学生对比唐代的生活、习俗以及衣着与现代人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进而将历史教学课堂生活化。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对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改进可以建立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上。将历史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书本知识讲授方式转变到情境教学模式上来,通过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知识的思考学习中去。中华历史悠久,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无法将自己真正的带入到知识学习中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结合历史课本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历史场景。例如,在相关历史人物的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场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历史典故的重现,这样可以调动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境扮演中,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化历史教学模式的开展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提高历史教学中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通过实践的教学方式,加强历史教学与生活的相互关联性,将社会实践中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开展课余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家长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兵马俑,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了解兵马俑历史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革命圣地,让学生感受革命战士用生命换取的和平生活,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节,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总而言之,历史知识的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历史就是人类生活的不断积累沉淀。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让历史知识教学融入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充分展示历史知识。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构建脉络的阶段,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学生历史生活化学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志忠.浅析初中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8(18):158-159.
  [2]王亚.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探究[J].文教资料,2018(05):233-234.
  [3]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4]王学花.谈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7):60-61.
  (作者单位: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形势的发展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位置,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阐述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应用价值;课堂教学  时代的进步,教学形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够
期刊
摘 要:教育活动的不断变革,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关注,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此,本文首先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不足做出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希望可以给小学数学教师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近些年,课程改革的浪潮一直在小学教育中持续,革新传统课堂,加强核心素养培养
期刊
摘 要:高雅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补充的。他们的共同目标是育人,高雅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它能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本文通过高雅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作用的具体解读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  關键词:高雅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雅艺术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作用。培养
期刊
摘 要:我们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校园,就需要创建我们文明和谐的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课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美好的课堂中成长,让学生传承汕头文明,成为新一代和谐社会文明的传播者。  关键词:中职课堂;文明和谐;培养;创建  汕头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文明美丽家园,我们中职学生是创文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只有创建文明和谐的中职课堂,才
期刊
摘 要: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创设和应用,主要是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快乐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教学;创设与应用  尊重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引导学生感悟学习的快乐并以此激发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对于小学体育学科来讲,如何预防学生运动损伤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来讲,应该如何科学的预防学生的运动损伤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出发,探索预防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1.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损伤原因  1.1上课预备热身活动没有做到位,学生身体素质差,并且存在麻痹心理和侥幸心理。小学
期刊
摘 要: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精髓,流传至今的古诗词作品皆是在古文学作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有传扬精神的优质作品流传至今。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校语文古诗词鉴赏教育,是基于在传统文化古诗词欣赏传颂的基础上更高的提升自我文学修养的教学方式,已期达到将古诗词蕴含的政治意义、生活意义以及文学情感表达方式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古诗词鉴赏;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各种文体的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在我校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做了这么久的“群文阅读”,真的是五味俱全——其实,“群文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它需要教师自身要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把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文章组成群文。其二,需要老师对不同文本的解读能力较强,才能整合不同的文本,找到符合学生认知的相同点。其三,还需要教师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引导
期刊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单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关爱,让所有学生天天进步,健康发展。“兵教兵”是一种有效方式之一。最近,利用一段時间调查了解了全校各班开展“兵教兵”活动情况。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赞同开展“兵教兵”活动。大家认为“兵教兵”活动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后进生得到了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激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形式日益多元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数学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認知基础。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游戏在该科目中的运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文就教育游戏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合理运用教育游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