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众传播学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ao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群众性评选活动十分流行的今天,我曾经设想过,如果举行一次“1984年十大流行名词”的投票,“信息”这个词儿十拿九稳可以获选。短短一两年间,这两个字在我国全民范围内竟然如此普及,恐怕就连信息论的创始人也未曾料及罢! 其实,某一个新名词之得以流行,无不与人们观念的变化有关。如今大家热衷于谈论信息,获取信息,正反映了人们头脑里许多旧观念起了变化,例如,关于知识、财富、资本的观念;对于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发展的认识;关于个人、团体如何与其他人、其他团体以至整个社会建立联系的理解;还有诸如时
其他文献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在信息素养三要素中,信息能力是核心且是最难全面掌握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读者从检索、获取、筛选、鉴别到加工、整合、利用和创
堆石拦河坝的坝肩绕渗破坏采取保证坝体插入岸边深度、压实回填土、贴实无纺布措施;流冰破坏采取增加过流深度和破碎大面积冰块措施;坝下冲刷破坏采取控制消能末端基础冲刷上
从尼采的“一切从身体出发”开始,西方重新审视原本被贬低的身体。一直到赫尔曼.施密茨建立了一个真正可以被称为身体哲学的新现象学。 新现象学的出现,让建筑师思考人是身体的
<正> 关于《老子》哲学,一向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文化革命期间,认为《老子》是客观唯心论,似乎已经成了定论。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有人甚至说,《老子》的世界观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我想不应该是这样。《老子》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可能是由于我们探索得不够。一、《老子》是物活论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曾经指出人类思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做三个阶段:一是原始的、朴素的辩证法时期;二是对个别事物进行分类解剖时期;三是科学的辩证法时期。《老子》这一著作产生在两千多年以前,并且具有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把它归
<正> 建国三十五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是重大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指导研究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当然,也存在着缺点和错误,十年浩劫所带来的破坏更令人怵目惊心。然而,在整个三十五年中,这到底是第二位的东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把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成为几乎可以触到的前景。下面以明代文学研究为例,对此略作展望。
目前,补偿调节的城镇供水效益计算中,常规方法计算的城镇供水效益,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随意性大、科学依据不足,迄今为止,还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文章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
本刊1983年第3期发表《金瓶梅作者屠隆考》一文以后,作者黄霖同志收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马泰来教授来信。现将马泰来教授的信和黄霖的附记一并发表如下。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漏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施行直肠癌Dixon术343例,出现吻合口漏21例,占6.1%,对直肠癌Dixon术后出现吻合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