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就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并且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可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探究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所生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符合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这种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不仅获得了物理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探究观。
  一、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
  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地看书,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
  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进行的,提出问题,猜想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
  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探索,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探索发展
  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物理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这只是一般的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又如在“惯性现象”一节,可首先演示“击出木板,鸡蛋落入水杯”的惊险实验,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向学生展示一幅“两个学生在行驶的火车上,沿列车行驶的同向或反向跳远”的投影片,并提出如下思考题:这两位同学谁会跳得更远一些呢?同学们想得出正确答案吗?想揭开实验中鸡蛋没随木板飞出而落入杯中的奥秘吗?引导学生探究“惯性、惯性定律”后,得出满意的答案。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只有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会真正启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为自主探究作好准备。其中教师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有设计实验、直观教具、挂图、物理故事、生活实例、多媒体技术等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 将探究方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向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生顺应,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运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1)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3)类比法;(4)理想化法;(5)归纳法。
  四、探究教学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探究教学”还要求让学生亲自、主动地去探究,给学生一种科学有效的探索真理的途径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技能,不能只满足于验证一条规律或发现一则已被证实的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不是把学生当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责任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提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卫华.高校课堂:模式与案例[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2 赵恒孜.浅析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二重性[J].物理教师,2000.
  3 刘佐成.弱化思维定势的作用,强化物理创新思维训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概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指出在教师生物教学中要掌握方法、检查督导、积极评价、激发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并指导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 生物教学;学生;方法;自学能力  引言: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期刊
【摘要】 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教学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由于我国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晚,法制上还不十分健全,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也很淡簿。最近看到蚌埠市民买水吃的现实,这又给我们敲
期刊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也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期刊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传递信息的载体。高质量的教学语言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形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一、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必须真实、正确、准确、精练,既要符合科学规范,也要反映地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1)要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究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巧花心思上好绪论课。每学年伊始,当你带上地理教材,走进教室,面对一张张可爱而陌生的面孔,一张张热切而企盼的面孔,一张张信赖而猜测的面孔,站在讲台上的地理教师,你将会如何处理这第一堂地理绪论课呢?如果能够处理好
期刊
如何上好 一节高质量的政治课?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活力。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活力呢?  一、趣味导入。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的导课既要简短又要有趣,如在讲《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时,引用了笑话《少了两千克》: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我体重少了两千克。”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特别是地理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本人主要是从学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点、网络环境对地理学科教学的影响及其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些探索
期刊
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的考题从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  所谓“面”,即全面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
期刊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在历史知识教学中达到一定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