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骗的“盾” 磨亮击骗的“矛”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从即将走向大学之门的徐玉玉同学被骗离世,到清华大学某教师被骗1760万元等两个令人寒心的典型案例的报道中,不难发现在电信诈骗中学校又成为了“重灾区”。 作为学校,为师生打好防骗“预防针”,让“易伤人群”不再“受伤”成了当下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全社会成员都能识骗、防骗,共同打击诈骗犯罪也成了当务之急。
  练好识骗“穿山眼”——识
  诈骗过程中的“隐身黑手”,诈骗手段花样百出,有“利益诱”,冒充彩票中心、某实力公司,如:中奖、发红包等,“苍蝇喜叮有缝的蛋”,不贪便宜,不轻信,不盲信,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的道理。有“污点清”,冒充“公检法”,如说亲人犯罪、被绑架等,“人正不怕影子歪”,别害怕,遇事先向正规管理机关求证。有“亲人病”,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告知病情沉重,费用紧急,建议通过多方途径与医院核实。有“出事故”,冒充保险公司转账赔付,可与交警部门联系后再处理。有“助学金”,冒充慈善机构转账助学,可与教育、妇联、共青团以及民政部门联系……根据以上罗列的诸多诈骗形式,学校很有必要聘请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到校进行“接地气”的专项法制讲座,不断增强师生识别各种电信诈骗伎俩的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主題班(团、队)会、报告会等形式,向广大家长群体进行宣传,并通过他们向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普及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常识,学会甄别,共同练就一对识骗的“穿山眼”。
  穿好拒骗“防护服”——防
  在治理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上,自觉将“不经意”或各种防之难防的骗术“拒之门外”,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全社会应携手共同筑牢防范诈骗的“铜墙铁壁”尤显关键。许多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据中国警察网载:江苏宿迁市把防范和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政府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提升防打精准度,该市在今年6月,就创造性地开展了以“识骗、防骗、拒骗”为主题的“政民互动”活动。该活动以社会关注的“全民防诈骗如何‘不中招’”展开,通过情景剧、讲述、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视频、动画等传播载体,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还原了诈骗场景和身边的陷阱,警醒广大民众在掌握防骗技能技巧的同时自觉增强了防范诈骗意识。另外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在治理诈骗上还提出了六个“一律”友情建议,它将是一门很好的“预防药方”:如“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需要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所有170、171等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虽说听起来感觉有点“过”,但它确实是一种必要的提醒和参考。当然,推行实名制注册入网,势在必行。作为单位和个人还要尽可能地不要将个人关键信息外露与外泄,尽量规避犯罪分子的“攻击”。只有穿好了防诈骗“防护服”、打牢“防火墙”,再强的“子弹”和“木马”也才难以攻破已经筑牢了的“盾牌”。
  打好诈骗“歼灭战”——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骗子们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加上高科技、高策划、高水平的行骗方式,我们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因而要在全社会尽快形成“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如“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的高压势头,社会每一分子都要自觉成为打击诈骗的生力军,让诈骗的黑手、推手无机可乘、无地而生、无地可逃。第一,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需要多方施力,众管齐下,只有警方、通信运营商和金融等机构合力协作才能做到。据了解,只要严格限制电信运营商将宽带流量外包给社会客户,让诈骗分子无法利用电信技术和电信运营商平台,就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第二,金融机构对客户的银行卡及账号应严格管理,防止诈骗分子利用管理环节上的漏洞达到犯罪目的。第三,一旦遇到诈骗后,公民个人既要自培心理承受能力,还要有保护“证据”的意识,并及时报警求助。公安机关也要加大对新型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让那些有意或无意外泄重要信息并造成损失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为相应的法律后果“买单”。同时,还应尽快搭建全国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建立跨区域协作共享和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坚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协同打好诈骗“歼灭战”,一步一步地铲除滋生电信诈骗犯罪的“温床”,让每一个公民在绿色的网络和信息环境下健康有序生活。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无号码的电话来电    我是杰。二十五岁,摩羯座,有一个一见如故的女友,靖。我和她的感情进展非常神速,很奇妙的是,对我的一切,她很快就十分熟悉了,仿佛认识了我很久很久似的,我总是打趣地问她,“喂,你该不会是我以前的朋友去整型吧?”她笑了笑什么都没回答。  有天,我还在公司加班忙得焦头烂额时,大学同学汉意外地来了个电话,“阿杰,你最近有没有碰到什么怪事?”  “怪事?什么怪事?”  “譬如说接到怪电
期刊
人总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经常以感情的好恶来评价周遭。这种泾渭分明的态度也投射到我们的汉字上,最常见的就是词语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在诸多汉字中,“差”常常组词为差劲、差评、差错等。在教育上有了关联之后,一个令绝大多数人避之不及的词语就出现了——“差生”。  与“差生”相对的则是另一个教育上的高频词“优秀生”,而两种词语形成情感上的对立完全取决于词语制造的主体——教师。可是,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怎么就别
期刊
有时觉得,书就是一支魔法棒,随时都会将我从低迷中拉回,变得头脑清醒起来。  说来话长,正儿八经整本整本地读大部头的书并不多。大学期间喜欢书,更多地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杂志。小书闲书生智慧,可也没见出自己多智慧。走出象牙塔,从先前教初中语文,整日与书本、考试刊物打交道,写了一些辅导文章,发表了一些豆腐块,后来被评上“教师读书之星”,一路走来,有点小确幸的感觉。后来辗转到小学任教,起初的不适应到后来发现小
期刊
2013年9月,我校作为苏州城市初中名校,正式启动了“名校+新校”的“一校两区”办学模式。2016年9月,随着第三个校区的投入使用,我校教育集团快速扩容。根据我校所处的苏州高新区政府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就会从一校三区走向一校四区。依托名校打造教育集团,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以期破解“择校热”的难题,是各地政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由之路。其实,名校之“名
期刊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大多是左翼知识分子,在他们看来,西方的精神文化正在衰落,西方的自由繁荣已经终结。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满目疮痍,西方知识界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东方,他们将苏联和东欧视为最美好的世界与光明的未来。1951年,波兰诗人米沃什从波兰驻法国使馆出走,选择自我流亡。他写下《被禁锢的头脑》一书,解释自己出走的原因,讲述波兰正在发生的思想改造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变。  这本书在东
期刊
蔡肇基,1944年生,江苏省泰州市人。1967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执教于泰县叶甸中学、泰县姜堰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担任教研组长等职,2009年退休。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注重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始终把握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具有农村、县城、省城学校教学的丰富经验,注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学成绩优秀,教研成果丰富。被评为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
期刊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关于教育的电影。近日看了一部张海涛导演执导的《无手老师》,电影基于马复兴教师真实的人生背景,向观众展现了一段段精彩的教育故事,令我深有感怀。从马复兴教师身上,我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三重境界:技以服人、德以树人、情以动人。  马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是否具有正常的执教能力持怀疑态度,家长们纷纷挤在窗口“现场听课”,淘气的孩子们也完全没把这个无手老师放在眼里,不
期刊
眼下有一种现象很可怕:对于教育,谁都能批评,谁都能指责,而搞教育的人却很难有自主话语权。这就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教育是科学,它有自身的规律,不是什么人想怎样就怎样的。现在,家长们的话对学校影响很大。他们当中有些是搞教育的,但大多数往往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学校所提的要求是不完全合理的。我们应该对家长多做工作,使他们能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真正造福社会。  还有一点很不幸的是:方方面面普遍
期刊
燃情岁月,点盏心灯:一个人,一辈子,能专心出色地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能享受期间更是一种境界。轻轻松松以书为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快快乐乐饱含情怀,人生定然舒适温暖很多。  记得思维活跃、言辞犀利、作风硬朗、语出惊人的杂文家王栋生老师,虽已退休,但思考不断——如珠妙语更是耐人寻味。最近喜欢起他说的“静养式阅读”。尤其是喜欢“静养式”的提法。我谐音出了“敬仰式”阅读,而且自己终于很感动于“敬仰式
期刊
王彬,建湖县庆丰镇中心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教育家书法协会会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写字和阅读教学研究,近20篇论文发表在报刊雜志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