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射频辉光放电光谱仪逐层分析的特点,对钢铁表面分析的4个特殊实例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镀锌板镀层中元素的组成,在质量分数-深度谱图中计算出镀锌板镀层中脆性相(γ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射频辉光放电光谱仪逐层分析的特点,对钢铁表面分析的4个特殊实例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镀锌板镀层中元素的组成,在质量分数-深度谱图中计算出镀锌板镀层中脆性相(γ相)的厚度;研究了镀锡板表面氧元素的深度分布,通过对比分析正常及缺陷镀锡板的辉光谱图,确定了试样表面暗黄色斑点产生的原因为镀锡层表面不够致密;建立了一种强度积分法直接对未校正元素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应用于硅钢涂层中镁元素的计算,相对标准偏差为2.41%;探讨了用能产生高能量离子的氖气作为工作气体,用于氟等难激发元素的分析测定的可行性研究,测定一种钢铁表面涂附的特氟隆涂层的厚度约为1.5 μm,克服了基于氩气为工作气体的辉光光源在分析元素方面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揭示了一种含参数的正互反判断矩阵元素与优先权重新的逻辑关系,并对参数的含义作了解释.得出了四个重要结论.通过算例与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做了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
采用一种高效简便新工艺,用特定的溶剂将家蚕丝素蛋白溶解,透析浓缩后用α-糜蛋白酶酶解,制备了蚕丝丝素蛋白纳米级颗粒,进行了4种不同溶剂溶解的筛选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i
主要讨论了分布函数的泰勒展开式中拉格朗日型余项所确定的"中间点"的渐进性,从而为概率的近似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0.016 mol/L硫酸介质中,痕量钛(Ⅳ)催化H2O2氧化邻硝苯基荧光酮(o-NO2-PF)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钛㈣的动力学光度法.在固定加热时间段(8 min)后,于550 nm处测定o-NO
比较了皮秒和纳秒激光造型表面的质量,采用皮秒激光进行了表面微造型,并用体视显微镜和WYKO形貌仪观察并表征了加工形貌.然后在UMT-2摩擦试验机卜对光滑、凹坑、网纹和断纹4
研究了溶剂.金属盐试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金属卟啉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合成并表征了铜(Ⅱ)、钴(Ⅱ)、镍(Ⅱ)、锌(Ⅱ)的次卟啉(Ⅸ)二甲酯及3-(乙酰基)次卟啉(Ⅸ)二甲酯
建立使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和热脱附系统(TDs)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白酒中酯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实验中对影响SBSE的因素(萃取时间、乙醇加入量和氯化钠加入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桃花红色素(RPPB)的吸附分离特性.通过比较吸附量和解吸率,在3种所选树脂中,D101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随后对D101树脂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