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广泛应用到社会事务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借助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改变传统事务的处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特征,使得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要承受风险和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提升可以减少信息的泄露和数据破坏的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 泄密 密钥 辐射泄露 扩频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c)-0167-02
  1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和特征
  信息安全是可以控制的,方便进行审查,同时也是要保密的,保持完整的,其中保密与完整是最关键的,现分别论述如下:(1)可控制:控制授权范围内信息流的去向及其行为方式。(2)审查:对系统中保留的以前的所有访问记录,用户是不可以灭失,同理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过的信息内容。(3)保密:信息的所有者保护数据的隐密性,别的用户只能够被授权后才能享有信息。(4)完整:信息流在存储或者传输过程中,一直保持原样、没有损坏和丢失。完整是指具体反映了信息的准确与可靠比例程度。(5)可使用:信息能被授权者访问和使用。
  2 保障信息安全的意义
  互联网的开放和脆弱特征使得网络可能出现信息泄密、数据受损的情况,同时网络信息安全對国家安全也有重要影响,体现在:(1)政治方面:敌对国家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对别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进行攻击,从而影响他国的国际地位。(2)经济方面:对网络商业机密的攻击,窃取网络信息。金融数据的泄露,使金融网络交易的初衷个初衷改变了,这也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文化交流方面:利用网络可以诋毁别国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达到侵犯,威胁别国文化安全的目的。
  当今社会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它己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权重高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环境、意识形态、政治氛围等各个方面,信息安全问题无忧,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3 提升信息安全的技术方法
  (1)信息流通过程中加密:通常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没有安全措施,易失窃,毫无安全性可言。通过加密等技术的使用,大大减小信息在流通中失窃的机率。例如,保密线路应用在有线通信中;激光通信等技术应用在无线通信中,这都是比较有效的防窃措施。
  (2)电磁辐射控制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由于电磁辐射的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在较远的地方使用相关专用的设备,经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拥有高超技术的黑客通过对电磁辐射的分析,窃取一些加密信息内容。都对周边进行监控,控制外来人员的流动。也可使用一些阻止电磁辐射扩散的材料,从源头上控制电磁辐射范围。
  (3)防火墙的设置:防火墙是一种软件的防护形式。防火墙有自己的防护条例,对通信数据的来源和途径进行检测,对于危险的网站或信息,会自动防御,其防御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从其防护方式上看,它是一种比较被动的防御方式,只有外面有进攻,它才能发挥作用。
  (4)系统密钥的建立:保护系统安全的手段之一就是系统密钥。进入系统的关键是密钥,密钥是对进入系统人员身份识别的识别,信息安全管理中,密钥的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技术人员的对进入人员的可控性强,设立密钥使得信息仅对身份得到识别的客户开放,而对于没有密钥的非正常用户,根本无法进入系统,密钥的使用程序十分关键。保护系统安全的手段之一就是系统密钥。
  (5)存储加密:通信数据不仅在传输中与被盗取,在存储是,失窃也是一大问题。存储信息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比较常见易于应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难度密码的设置,对通信数据本身进行加密。第二种是传送方式的加密,由于数据流的加密直接控制信息的数据流,比起文件密码来更难于被破解,所以可认为数据流的加密具有更加可靠的安全性。一般第二种方式的应用范围更广,且效果相對以第一种,更明显。
  (6)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转换来实现加密的。传送者,传送者将数据打乱,接收者通过签名者的隐私信息和接收的数据,将其还原,得到数据。而每个签名者的隐私信息不同,故签名是唯一的对应产生,是孤立且排它的。
  数字签名的核心为信息区域内保护,将自己的身份验证鉴别服务、数据信息的完整保护服务及数据的真实性服务等功能提供给其他应用。数字签名常见的应用形式为DES及RES两种。与DES相比,RES体制比较简便,不需要第三方提供仲裁,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 信息安全保障在电子商务及其他多媒体保护中的作用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较快,在世界上处领先地位,它作为计算机通讯与经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成为新世纪人类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具体的说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信息通信传输,将处在地球任何角落的贸易双方通过网络地进行交易,这个过程必然要求电子商务的安全,不单是指防病毒感染、防黑客入侵,而且还包含信息的完整,贸易双方身份的确定等等,可见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多么重要,要在技术和综合管理上下功夫。
  设置核心密码是信息安全保障的中心,数字多媒体的密码保护形式分为加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对数字多媒体的信息进行的保护,称之为加密信息技术,拥有授权的人才能使用。对使用人的信息内容完整和溯源的身份确定,这种方式为数字签名技术。同时还可对网络终端消费身份进行确认。
  5 结语
  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信息网络的影响,其已成为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络上不断出现的复杂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应在理解吸收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使理论到技术到应用再到理论形成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使网络信息系统的防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并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焕发更强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关振胜.浅谈数字证书的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10(11):38-42.
  [2] 莫华,熊华东,熊鹏.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浅析[J].民营科技,2010,11(2):41.
  [3] 杨斌.电子商务安全体系与协议初谈[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3):83-86.
  [4] 孔宪静.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3,12(1):155-156.
  [5] 王越,罗森林.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各类型的干扰中,电磁干扰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设备的危害尤为严重。对此,本文从雷电静电感应、磁感应对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站设备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护技术,如等位连接、屏蔽、机房位置选择、电源系统保护安装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为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发射站台 雷击电磁脉冲 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Watchdata Technologies最新推出的"Sharkey"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增强型NFC安全元件。作为智能腕表或腕带,"Sharkey"带来了便捷的移动生活方式:购物时,它是安全的银行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它是非接触式车票;此外,它还具备个人运动管理功能。它是具备非接触式支付和交通票务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英飞凌出品的增强型NFC安全元件家族可支持ISO144
<正> 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大分子糖蛋白,存在于结缔组织细胞和一些液体中,分别称为细胞FN和血浆FN。两者在免疫学上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正> 在治疗瘀血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虎刺、大叶紫珠二药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遂有意识地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并增添自拟复元降压饮。自1986年应用该方剂主治高血压病有记
摘 要:高效的医疗设备管理建设是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也是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在电子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众多领域的管理建设都实现了数字化,在医疗设备管理建设中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也成为可能。该文主要通过分析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探讨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我国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设备 信息化管理
利用异构多核处理器OMAP4430在多媒体视频编解码上的运算优势,实现了全高清H264视频的实时解码。采用virtio缓存队列和RPMsg消息框架来实现基于异步通知的异构多核间数据通信,
本文对3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7例和对照组(B组)1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末分别检测肺内分流率(Qs/Qt)、全肺V_A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A组较B
传统的基于画点、画线算法或以GPU为核心实现画面的设计无法满足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干预置像素的高效座舱画面设计方法。实践证明,采用此方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各个单位利用计算机信息化进行管理的程度逐步加重,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硬件投资,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明晰责任,实现数据安全运行。该文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多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与时俱进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
颈动脉分流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杨卫东,吴嘉陵,储德开,陈前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是当代医学的热门课题,对其实验动物模型的复制,一般多采用阻断脑血管的方法[1,2].常用的实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