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中抽油泵漏失治理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所管辖的大部分油井为定向井,井眼轨迹复杂,同时各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出水矿化度高,偏磨、腐蚀、结垢等各种原因造成抽油泵漏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完善和配套,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 定向井 抽油泵 漏失治理
  1 抽油泵漏失现状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所辖油田为低渗、特低渗油藏,主要采用丛式井组定向井开发,随着大部分老油田步入开发中后期,含水升高,同时新建区块大丛式井组的大量应用,导致井筒状况越来越复杂,腐蚀、结垢、供液不足、井斜等导致的抽油泵漏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9年-2011年总检泵井次10953井次,其中泵故障4790井次,占总检泵的43.73%,泵故障中漏失检泵2916井次,占泵故障的60.88%,因此抽油泵漏失是影响检泵的最主要因素。
  2 抽油泵漏失原因分析
  抽油泵漏失主要分为泵漏(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漏失)和附件漏(固定阀漏失,游动阀漏失和双阀漏失)两方面。从检泵情况可以看出,采油三厂斜井中的抽油泵漏失主要是阀球漏失,从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阀球是深井泵中主要设备之——深井泵中控制油液单向流动的部件,承受着来自井底流压、液柱重力、管杆重力等多方面的压力作用,同时受到含有腐蚀介质及砂粒的原油的冲刷,且阀球与座以一定的频率相互撞击,其密封性能很容易遭到破坏。
  导致采油三厂抽油泵阀副漏失的主导因素:
  2.1 沉没度及阀球硬度影响
  低渗透油田,油井间歇出液,油井沉没度低,泵内井液充满度差,上下冲程时易发生“液击”和“气蚀”现象,容易造成阀座及密封面腐蚀、沟槽、冲击变形,加之所使用的阀座硬度不够、阀球和阀座密封配合存在偏差,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固定凡尔过早失效。
  2.2 结垢、腐蚀的影响
  油田在开发中后期,油井的水、气、砂等较多,加上石蜡、胶质沥青、腐蚀性介质的综合作用,表面会形成方向性的冲刷痕迹,造成泵阀组件严重破坏,固定阀组件工作失效而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2.3 部分井泵挂处井斜大,固定凡尔关闭滞后或阀座偏磨导致漏失
  部分井,特别是大从式井组,泵挂处井斜角大,阀球和阀座线性接触不均,阀关闭时长时间与一侧接触面单一碰撞,使得最后接触的切面出现刺漏。
  2.4 气体的影响
  三叠系油藏部分油井气油比高,气蚀造成刺漏和泵筒充不满导致阀球延迟关闭造成漏失。
  3 治理措施
  3.1 加强井筒基础管理
  开展对标分析,狠抓基础管理和目标管理,夯实井筒管理。
  3.1.1规范基础资料台帐
  完善四项资料:《油井检泵记录》、《新工艺新技术台账》、《频繁上修井记录》、《检泵周期台账》,做好四项分析:井筒现状和存在问题、历年配套工艺效果、检泵原因分析、不同区块井筒治理特点,提供技指导:提供水质、垢型、腐蚀率测定,井筒配套工具应用指导;定期对各单位实施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进行通报。
  3.1.2加强井筒净化,改善抽油泵应用工况
  利用载荷、电流曲线关系图确定油井结蜡周期,合理安排油井热洗计划;同时对比热洗前后功图变化,评价热洗效果,优化热洗工艺。2012年,全厂热洗1690井次,与2011年同期对比,热洗井次上升了679井次,上升幅度为67%。
  3.1.3抽油泵区块定型,服务生产
  分析深井泵和井下附件的应用效果,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管、杆、泵”及井下附件使用与管理建议的通知》,规范抽油泵的上报、验收,从源头上把关。
  3.2 应用特殊阀副
  先后引进了“钴铬钨球+座”、“碳化钛球+碳化钨座”、“碳化钨球+座” 新型阀副进行抽油泵的漏失治理。截止目前共使用特殊阀副1086套,目前在用823套,效果明显。
  3.2.1钴铬钨
  试验应用钴铬钨阀副492套,该阀副平均故障率频次4.5%(表2)。
  3.2.2碳化钛球+碳化钨座
  2011-2012年在五里湾一区和郝坨梁作业区共下入“碳化钛球+碳化钨座”63套,目前在用46套,出现故障1套,是因为固定阀偏磨,线性接触不均匀。故障率为1.6%。
  从柳9-41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应用该阀副后,使用周期较普通阀副延长376天,效果明显(表3)。
  3.2.3碳化钨球+座


  2012年共下入“碳化钨球+座”178套,目前在用151套,阀副故障2井次,故障率为1.3%,从起出井看该阀副不宜在结垢井中下入,平均使用天数51天,在用井平均使用天数191天。
  3.3 改进固定阀
  针对固定阀球跳动过高导致关闭滞后、原油漏失率大的问题,将其移动距离由常规的39mm降低为18mm。同时针对阀座上下密封面刺漏的情况,添加1mm厚紫铜垫子,同时在垫子上下涂抹厌氧胶,由于紫铜垫子材质软,塑性好,球座在压实后,紫铜垫子发生塑性变形,厌氧胶固化,大大提高了阀座的密封性,减少了阀座的刺漏。截至2012年底共实施285口井,平均检泵周期由374天延长到465天,共延长了91天(图1)。
  3.4 推广双固定阀副
  油井因结垢、地层出砂等原因,井筒状况较差,当抽油泵单个固定阀不能适应复杂的井筒工况时,容易造成频繁漏失。根据井筒状况,有针对的应用双固定阀,即普通不锈钢球(座)+普通不锈钢球(座)或者特殊阀副组合,或者特殊阀副+特殊阀副组合,达到“双保险”的目的。2012年共应用双固定阀副1508井次,其中因固漏、阀副问题检泵18井次,故障率为1.2%,防漏失效果明显。   3.5 泵挂调整
  固定凡尔关闭滞后或阀座偏磨导致漏失,可以通过加深或上提泵挂避开井斜较大处来防漏失,2012年加深泵挂41井次。


  4 取得的效果
  2012年共检泵4197井次,其中抽油泵故障检泵1738井次,与2011年相比,因泵故障造成的单井检泵频次下降了0.03次/年.口,因抽油泵故障检泵比例下降0.86%。其中泵自身故障954井次,占泵故障原因的54.8%,与2011年同期对比下降了14.1%,主要是2012年阀副漏失井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6井次(表4)。


  5 认识与建议
  从检泵情况可以看出抽油泵漏失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由于抽油泵漏失受油藏、井筒状况、人为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情况复杂。如何控制抽油泵漏失,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下面根据采油三厂油田特点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井筒基础管理是关键,从油井的检泵情况入手,详细了解每一口油井的结蜡、结垢、腐蚀情况,摸清其周期,继而完善和优化油井的化学三防和井筒净化等基础管理工作;
  (2)针对大部分油田逐渐步入开发中后期,含水升高,油井腐蚀导致的抽油泵漏失情况越来越严重问题,工艺方面从改善设备材质入手,综合考虑其性能和成本,结合钴铬钨的抗腐蚀性强和碳化钨的抗磨损强的优点,综合应用特殊阀副,完善工艺配套,延长检泵周期;
  (3)作好抽油泵入井的试压工作,从源头控制漏失。
  (4)降低抽油泵漏失,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提炼出既经济又适合本区块特点的管理及配套工艺系列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鸿勋,张琪,等.1996.采油工艺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 丁玲.抽油泵漏失试验研究.石油仪器第21卷第5期(2007).
  [3] 一种防杂质固定凡尔.钻采工艺(2011.7)
  作者简介
  1975年10月出生,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为采油三厂采油工艺研究所技术干部。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确定葡萄酒质量采用“感官评价”,即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
在经历T10次失败和7次成功之后,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似时刻
逃亡rn一般院子中的果树,花开得最早的是樱桃花.rn樱桃是很好栽的树,你只要把伸出的枝条随便挑一个压在泥土之中,过不了多长时间,枝条就生了根.再拿刀子把树枝与原来的樱桃树
我们发现在近几年的跆拳道比赛中击头技术越来越兴盛起来,针对实战中击头技术的出现频率和得分情况,本文针对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冠军李瑶瑶的5场16局(加时赛)的录像资料
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朝着公司制改造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
【摘要】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技术不仅在大庆油田,已成为高水油田产液剖面测井的主要手段。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地质应用较为广泛,为高含水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阻抗式 环空组合 测井资料  目前,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应用规模已超过电容式找水技术,不仅在大庆油田已成为高水油田产液剖面测井的主要手段,在吉林、江苏、胜利、大港、辽河等油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单井上,指导增油降
期刊
期刊
利用示波极谱法及循环伏安法对哌替啶在汞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在NaOH底液中有灵敏的极谱峰 ,峰高与浓度在 5.0× 10 - 6~ 5.3× 10 - 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是战败国。其面临着不仅仅是战争的失败,还因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使得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使得统一的经济被分开。但是战争以后,联邦德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