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陶瓷雕刻中表现研究

来源 :陶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雕刻在陶瓷装饰艺术中有着重要地位,它融合了国画、书法、雕塑等诸多艺术,然而中国画对陶瓷雕刻艺术起到引领作用,是名族文化的内核表现.本文通过陶瓷雕刻的技法、构图、空间、意境等展开研究,剖析中国画艺术对陶瓷雕刻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拜读邱振中先生《书法》一书后,改变了自己对书法的浅薄认知,此书深入浅出的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书法理论的框架,让我们明白何为书法之美、书法之法度、书法之史以及我们可以从该书中明白书法该立足于日常书写,了解如何学习、如何鉴赏、如何创作,可谓是邱振中先生的匠心之作.邱振中先生不仅是当代实力派的书法艺术创作者,同时也始终致力于书法理论的研究,他不会用那些玄而又玄的语句让我们只能感受到书法的玄奥,也并非对古代书论的生搬硬套,而是运用简单易懂的语句为我们搭起了中国书法的框架,去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更深度的了解、学习书法.
中国彩陶艺术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底蕴.巴蜀彩陶的艺术资源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其具有优良的文化资源.开发巴蜀彩陶艺术资源,挖掘艺术审美资源、民俗人文资源等,再通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提升巴蜀彩陶文化艺术地位.本文以巴蜀彩陶艺术资源为核心研究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彩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而分析巴蜀彩陶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最后提出巴蜀彩陶艺术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理念建构模式.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自然生态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天人合一”理念下,山水瓷画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天人合一”理念在山水瓷画中主要体现在物化、情感和工艺三个层面.“天人合一”理念融入山水瓷画对于山水瓷画创作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兴起,产生了重“艺”轻“匠”的发展倾向,基于“艺匠并重”理念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新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新模式包括“艺匠合作”、“艺匠合体”、“现代陶艺家”等多种类型,其基本架构由目标层面、内容层面和保障层面等构成.
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不停探索与汲取,充满魅力的自然元素始终是我们生活创造中的灵感来源,探索和模仿自然元素使我们的先民们告别了荒芜,从原始走向现代文明.如今因为艺术的飞快发展,自然元素也越来越多的变成“极简主义、当代艺术”理念中的抽象符号等.本文分三章来论述自然元素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具体将从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自然元素的概念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自然元素在陶瓷艺术中的介入形式三个方面对自然元素在陶瓷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法作一些探讨.
本文以描金装饰制瓷从业者角度,根据黄金文化结合历史上陶瓷黄金装饰,提出自己的见解.黄金作为最早便被人类识别出的一种金属物质,因其特有的属性,不约而同的被世界各地各个文明、文化、时代视为特权的物质象征之一.而陶瓷与黄金装饰,起步较晚,两者的文化结合运用还有很大潜力.
自古以来景德镇都是世界闻名的瓷都,瓷器不仅是中国艺术历史当中璀璨的明珠,更加是一种泥与火的艺术.一件陶瓷艺术的制作,成型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当代的手工陶瓷成型技术呈现出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成型的关注力放宽至原始泥料的选择上了.使得陶瓷的制作更加返璞归真,这种现象是为当代的陶瓷成型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得当代的陶瓷成型更加具有民族特性.本文尝试研究当代陶瓷手工成型的艺术价值和发展,以期对未来的陶瓷手工成型起到推动作用.
釉上彩是陶瓷装饰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从最早的宋代磁州窑创烧了釉上红绿彩之后,不断出现了珐华彩、古彩、斗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等釉上彩绘形式.釉上彩以颜色丰富,呈色稳定,图案表现力强而著名,始终占据着陶瓷装饰的重要地位.本文从釉上彩中的粉彩发展脉络作为切入点,结合梳理粉彩的表现形式,希望对粉彩的创作起到推动作用.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纵观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渗透.景德镇陶瓷艺术则是世界陶瓷艺术上的一个先驱者,它的一颦一笑都足以影响和改变全球陶瓷的发展以及走势.陶瓷装饰绘画门类繁多,但是今天着重谈谈刻划花工艺及加彩.
中国人自古好瓷,青花瓷更是倍受喜爱,深具艺术品位的当代柴窑青花虽不及古代青花那么历史厚重,信息丰赡,但依然受到人们的喜欢乃至追捧.当代柴窑青花瓷丰富多彩,它有别于古代传统青花瓷,在画面上、器形器形上、描绘技法上都和传统青花有很大的不同.当代的柴窑变现技法多样,不拘一格,传统青花瓷以庄重、典雅为主要特色,常常以对称的龙凤瑞兽纹或者联系循环的缠枝纹装饰,有着礼仪权威的视感.当代青花一改传统的神秘与庄重,更趋向于奔放自由,神与韵味十足.贴近生活,贴近艺术家的创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