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空间重构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农村原生态本土建筑面临消失的危机,本文研究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前提下,打造独具地域特色,又适应当下旅游需求的乡村民宿空间环境。从乡村民宿室内空间重构的视角入手,构建出当下游客居住需要层次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典型的乡村民宿空间改造前后的现状,运用相关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出乡村民宿空间重构策略方法。该方法可为乡村民宿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民宿游客居住需要空间重构空间透明空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9-0107-03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original rural native buildings with folk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facing the crisis of disappearing.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to create a rural homestay space environment that has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ets the current tourism needs under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country homestay,construct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the current tourist living needs.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before and after the renovation of two typical country homestay spaces,and using relevant space design concepts to summarize the strategy and method of the country homestay space reconstruction.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novation of rural house space.
  Keywords: Country homestayResidential needs of touristsSpatial reconstructionSpatial transparencySpatial narrative
  引言
  國家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使乡村建设等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村脱贫致富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转变为“深度体验式”的度假模式,民宿作为体验式深度度假旅游模式备受广大游客青睐。但是在农村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建筑任意改建的现象日益严重,原有的地域符号及乡村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导致传统文化有所流失,这不得不使我们在乡村发展中进行反思。如何根植于地域文化,依据旅客需求、居住体验回馈,设计适合本土特色的民宿,是对当今民宿空间塑造的挑战。
  一、乡村民宿的起源及概念
  乡村民宿是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乡村民宿能够舒适地享受并体验农庄式生活,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等国家,当地村民为满足城市居民享受乡村野外生活的需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欧洲的民宿大多采用观光农场经营民宿的方式提供服务。法国的乡村民宿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倡导当地村民保留古老农庄原型和当地民俗特色,采用欧洲传统B&B家庭形态的经验方式,让游客享受法式田园乡村氛围,以便当地历史文物建筑和农庄生活得以保存下来。德国和日本由于旅游景点附近的住宿设施不足,为满足游客的居住需求因而产生了德国民宿“guest house”和日本和式民宅“Minshuku”[1]。
  我国的民宿起源于台湾地区,为满足旅客体验乡野生活需求,在解决游客住宿不足等问题的过程中乡村民宿得到相应发展。在2001年,台湾地区鼓励村民利用自家住房,结合当地人文、生态资源及农村生产活动,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1]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民宿作为农村建筑市场中的后起之秀,也逐渐得到业界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宿事业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得到较快发展。2017年国家旅游局为规范民宿行业经营行为,发布了相关的基本要求与评价的行业标准,推动了村镇居民利用自有建筑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生活的民宿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乡村民宿是提升人们生活品味,顺应旅行者亲身体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需求,利用乡间原有建筑,结合当地乡村资源特色,自行改造成适应当地环境,能够满足游客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需求的处所。
  二、旅行居住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一)旅行居住需要:人的需要总体上可分为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生存必需的需要,包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次级需要,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的需要,以及对审美与道德、交往和创造的需要等[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的需要方面认为,每个人自身的动机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组成,动机取决于内在需要的满足,并提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5个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如果缺乏型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感觉不舒适。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的某种追求需要,属于成长型需要,这五种需要有层次高低与顺序的区分[2]。   著名学者菲利普·皮尔斯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建立的旅游需要层次模型分为第1层次为放松需要、第2层次为刺激需要、第3层次为人际关系需要、第4层次为自尊与发展需要,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需要共5个层级。旅游者可以并行多个层次的需要,也可以注重某一种需要。较低阶层需要通常被作为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随着旅游者年龄、旅游经验的增加,人们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2]。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旅游就是生理和心理共同引出的需要。结合上述需求层次理论和旅游需要层次模型,研究构建出新的旅游居住需要层次模型。该模型是将旅行居住需要按生理需要(洗漱、如厕、沐浴、用餐)、安全需要(通风采光、牢固私密)、社交需要(团体性、社会性)、场地体验需要(地域特色展示与体验)、文化感知需要(地域文化熏陶下的自我成长与自我挑战)5个层次划分,如图1。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属于旅行居住的较低层次的基本需要。从民宿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得知,人类早期的民宿仅仅是满足于基本生理和安全需要,而人们在旅行居住过程中形成的社交需要、场地体验需要及文化感知需要是属于人的精神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可以发现近现代的民宿居住活动主要源于人类心理需要的推动,民宿的本质也更多强调社会属性和体验屬性。旅行者希望通过居住加大社交范围,提高生活品质,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感知本土文化的精髓,这也是现代民宿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二)原生态建筑的分类:就民宿而言,在改造前将原生态建筑的类型进行分类,如按建筑数量分类,分单体式建筑和组合式建筑。单体式建筑通常是单独一栋建筑,可根据建筑结构和特征进行一定的改造。组合式建筑,通过分为两栋以上的建筑组合而成,改造时应考虑建筑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建筑结构等方面。如按建筑历史文化分类,可分为普通民宅与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如普通民宅,可以改造或扩建建筑外部和内部的结构。而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则需要在保留外部、内部的建筑主体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空间的布局调整,其改造的难度大于普通农民建筑。
  (三)旅行居住需要与原生态建筑构造之间的矛盾:为了使民宿满足当今人的旅行居住需要,应针对旅行居住需要中的物质需要,找到与原生态建筑状况之间的主要矛盾点。例如安徽省皖北山村一处当地民居的民宿改造项目,该民居位于山村高山顶上,四周长满杂草和灌木,原有屋面和墙体损毁严重,仅剩残缺的几扇窗和门洞,如图2。
  另一处民宿改造项目坐落于浙江省天目山南靡大有村,由新旧两栋建筑组合而成。其中一幢两层老式木结构瓦房左右两边开门进入,而正中间开设一扇窗。其中一楼共两扇窗,二楼共三扇窗,总体光线较暗。另一幢两层混泥土结构新建房是依山而建,崖石直接呈现在建筑内部,如图3。
  国内民宿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南部旅游资源旺盛的大、中型城市和旅游景区。其中浙江、安徽、北京、福建及云南等地区是目前国内民宿最主要的聚集区,故选择浙江、安徽民宿进行场地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以下旅行居住需要与原生态建筑状况常见矛盾点,如表1、表2:
  从表1人们旅行居住物质需要矛盾点可以得出,人们旅行居住的物质需要主要聚集在卧具、洗漱、如厕、餐饮、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原生态建筑状况的矛盾集中在建筑结构及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转换设计角度,从表2人们旅行居住精神需要矛盾点可以了解到人们旅行居住的精神需要主要体现于对开放的公共空间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需求,原生态建筑状况的矛盾也聚集于建筑结构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通过对旅行居住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关系矛盾点的逐步分析得出民宿建筑结构及空间功能分区是乡村民宿空间重构的重点。
  三、乡村民宿空间重构手法
  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学理论上认为建筑的复杂性在于它包含着“事中事”和“空间中的空间”,也就是复杂多样的生活要求⑶。乡村时代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文明和记忆的载体,承载了文明记忆的历史空间。而乡村民宿是历史的载体,又蕴含了当今游客多层次需求的场景及两者之间的静止与活态、差异与协调。如何既保留了记忆传承,又符合如今人们旅行居住中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乡村民宿空间重构的重点和难点。现采用梳理空间元素关系和空间的序列,试图在空间透明和空间叙事中找到新的切入点。
  (一)空间透明:在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对透明性有独特的见解,认为透明性是“创造重新观察熟悉世界的历史建筑的全新视角”,是人们对于空间现代性认识的表现之一[1]。作为一种设计方法,透明设计意味着可同时感知多个空间层次以及广泛的空间秩序,展现出空间各要素的组合形式和构建原则。运用透明性设计理念,可突破空间之间的局限,分析理顺人、行为、空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视线引导的行为,促进从主观上积极追求空间相互渗透的感受,使人身处在空间中的视觉具有无形的穿透力,并参与享受空间事件的形成。
  1.物质需要层面:在安徽铜陵山居民宿改造项目中,通过空间透明的设计方法解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民宿空间设计中,首先确保符合人们的旅游居住安全需求,因安徽铜陵山居民宿原建筑常年失修毁坏严重,所以整栋民宿采用钢结构构架形式构造,如图4。在处理中为保留建筑的本土性及解决建筑的稳固性问题,采用老砖处理成薄片作为外贴饰面等工艺,将钢结构掩藏于传统建造元素之中,使迭加意象引入于民宿空间之中。其次,为解决民宅一楼原起居室空间整体开间过小的矛盾,通过在起居室南北向对外扩展一跨,形成较宽敞的起居室空间,以满足旅客现代生活中住宿、洗漱等方面的需要。与此同时,把建筑东西两侧墙体改造为落地玻璃,从视线上达到内外的融合与统一,形成空间的通透。空间的通透可直观感受到空间更具延伸性、穿透性及可观性,从而消除了原建筑产生的封闭感和压迫感,最终改善了阳光照射和通风环境的条件,满足了游客对卧室阳光和通风的需要。
  2.精神需要层面:在安徽铜陵山居民宿改造项目中,通过空间透明的设计方法解决人的社交、场地及文化感知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空间,将屋顶引入曲线形构造,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连续曲面,通过设计屋檐产生的部分廊道形成了灰色空间地带,增加了空间的可用性。游客通过外部廊道休闲散步,便捷进入起居室开展家庭活动,如图5。除此之外,民宿改造设计保留原残缺的屋面与墙体的断面,改造为民宿的中庭空间,有效地关联着起居室与卧室空间,使中庭的虚空间与左右两侧建筑形成了正负虚实关系,从而打破了空间局限。这种在室内外形成的开放空间,既满足了旅客的社交需求,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伯纳德·霍伊斯里关于“虚与实不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预示的关系的论述,理解于虚与实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平等的权利”[4]。柯林·罗的也认为,经过一種持续的辩论,实体和空间以同等的重要性得以共存[5]。虚空间中庭作为整个平面布局的核心构思,运用了透明空间设计方法,巧妙地进行了新旧建筑的室内空间的属性转换,从而使人们在视觉空间中体验提升到知觉空间,实现了空间、视线及行为的和谐完美。在中庭上设计二层玻璃观景平台,可以360度全景欣赏山间美景的同时也产生多层次空间现象,从而符合旅客场地体验需要。在安徽铜陵山居民宿设计中的一楼、二楼多个空间中采用多重渗透空间方式,从而产生和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书中的空间现象、实践、行为层面的共鸣[4],如图6、7。
  (二)空间叙述:英国建筑联盟学院教师伯纳德·曲米与尼格尔·库特斯,作为建筑叙述学研究的先驱,认为“事件-空间”是建筑叙事理论的核心,其将建筑的空间体验、场地的时间维度等采用叙事策略来进行表达。[6]建筑叙事是作为空间认知、表达、建构的一种模式,是借助叙事策略使建筑与场所的特征、体验和文化信息等得到优化整合。[7]人类文明的历史离不开乡村地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乡愁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乡土的记忆正是由当地的风土人情呈现出来。民宿作为传播乡间地域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发掘其潜在的文化特质和形成的精神价值,把民宿的故事通过空间叙事的手法在场所表达出来,并且将民宿主题、层次结构等空间序列有序整合,使民宿空间呈现的将是自然与人文生态的空间重构后的新态。
  1.物质需要层面:在浙江天目山民宿改造项目中,通过空间叙述的设计方法解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浙江天
  目山民宿改造项目是由新旧两栋楼房组合而成,将叙事主题由抽象的乡土、原始概念转向土墙、岩石等具象物形之上,如图8。在老楼改造上,为考虑旅客居住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尊重老式木构建筑独特性的基础上,保留和修复原建筑夯土墙,增添建筑钢结构。其次,通过改变门窗尺寸改善室内采光性和通透性,从而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感。再根据民宿项目的设计定位进行重新布局,通过墙体拆除和改建,将入口接待、等候区等功能布局居中设置,客房分别规划于左右两边,改善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封闭空间的私密性。
  2.精神需要层面:在浙江天目山民宿改造项目中,通过空间叙述的设计方法解决人的社交、场地及文化感知需要与原生态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新楼改造中,通过空间重新布局,改善公共空间尺度过小的问题,使入口接待、餐厅、手工作坊的公共区域连成一条便捷的人流动线,吻合了人们旅行居住的社交、沟通的需要。与此同时,整个室内空间在满足现代居住的前提下,突出其乡土性和趣味性。为达到旅客的场地体验和文化感知的需要,设计以探索“寻觅”——新与旧的立意构思,通过“寻觅”叙事性设计将老楼设置为入口接待、等候、休息的区域,新楼设置为餐厅等公共区域,保留崖石裸露的特色肌理从而增添自然狂野感受,并将接待、餐厅、手工坊、客房等诸多空间营造成有序运作的叙事空间,以“点”带“面”联动的方式让旅客由“视觉一体验一感知”的过程深深感受着浙江天目山民宿独特的文化和韵味,如图9、10、11。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认为民宿的功能更新与空间优化设计理念,是将设计回归传统,强调重人文、亲土地、以人为本与空间进行互动。浙江天目山民宿通过情景式叙事设计,就地取材及传统建造技艺,使游客有一种带入式感受,唤起回忆与兴趣。同时契合旅客的社交需求,游客之间通过自身各种感觉器官对民宿环境进行扫描,并结合以往的生活经历,形成个体独特的空间体验,感受民宿的文化和情怀,从而不由自主的感受到每一个民宿诉说的故事。
  结论
  凯文·林奇认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乡村民宿也正是如此,大多数民宿都充满各自独有的意象故事,通过透明空间和叙事空间的手法重构民宿空间,解决旅游居住需要与原生态建筑状况的矛盾问题,使历史空间和现实场景重现。承载地域文化的特色民宿不仅应拥有符合当今旅行者居住需要的舒适居住空间,而且能促进建筑、人、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及体验。一个好的民宿改造就是能给予旅行者难忘的像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体验,并享受当地人生活的质量,这才是民宿存在的本来意义。
  参考文献
  [1]戚山山.民宿之美[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白凯.旅游者行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美]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金秋野等(译).透明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5-97.
  [5][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Boyarshy. The discourse of Events [M]. London: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1983.
  [7]陆邵明.建筑叙事学的缘起[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 (05):25-31.
  [8]孙秀丽,马春东,唐建.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J].城市规划,2015,39 (09):40-44.
  [9]谢冠一.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竺初阳,余小荔.地域文化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景德镇荷塘乡为例[J].设计,2019,32 (18):106-108.
  [11]江帆.赣南关西新围建筑与文化[J].建筑科学,2020 ,36 (11):173-174.
  [12]牟彪,陈艳玲民族地域文化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桂林龙胜江边组民宿设计为例[J].设计,2019,32(03):67-71.
  [13]江帆.基于“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元素价值研究——以赣南客家文化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 (10):32-33.
  [14]田钧伊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研究[J].设计,2017 (19):152-153.
  [15]鲁鸿滨.乡土旅居空间的建构策略构想[J].装饰,2020 (01):124-125.
其他文献
摘要:为提升伊春旅游纪念品的市场活力,增强文化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文章从伊春市旅游纪念品的研究现状着手,以实地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伊春旅游纪念品设计不足之处,通过对伊春地域文化的研究,从中进行元素提取,应用到伊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设计出具有伊春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通过此次设计,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具有伊春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明确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及流程,为伊春旅游
摘要:将蒙古族服饰艺术的文化脉络与“纸媒”文创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传递当今及未来文化内涵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当代设计方式的构成和审美,提取服饰中的传统图案及纹样进行再设计,总结文创设计中纸媒介质到数媒介质的发展规律和使命担当。设计出三套不同款式的蒙古族立体文创服饰卡片。该作品在融合了新媒体艺术技法的基础上,展现了当代纸质文创设计在保护传统民族艺术瑰宝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艺术文创设计纸媒介
摘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目标和一流课程标准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将课程的传统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平台结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架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过程、实施考核评价有序展开教学,激发了混合教学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本研究成果为我校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其他相关课程提供了可参考范本。  关键词:产品造型设计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双钻模型问题导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
探究符号隐喻在人居空间中的潜在价值与作用,提出一套人居幸福感导向的隐喻性符号设计方法.通过梳理符号隐喻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传达出的内在的指向性的意义以及
摘要:挖掘升钟湖的地域资源,探析升钟湖乡村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激活产品文化性与附加值,赋能升钟湖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以地域文化为视角,通过文献查阅与调研考察方法对升钟湖的文创现状分析,对升钟湖的地域文化资源分类,总结出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原则与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结合升钟湖景区发展规划,从行、用、美、食四个类型进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为当地乡村经济振兴与脱贫致富提供思路与方
为了培养既有艺术创新能力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设计人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围绕艺德并举、知行合一展开.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知识教授与行为实践
摘要:为解决60-75岁老年人日常出行的打车难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方法对现有老年人的出行痛点和该群体的特征进行调研和分析。在结合认知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人的动作行为等理论基础上,使用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相关的知识明确用户需求特点、分析用户行为,总结出相应的设计意见。该设计意见可为针对老年人智慧出行辅助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日常打车出行痛点行为分析设计指导简单交互  中
摘要:为了提高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人机工程学课程知识的把握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在人机工程学的课程实验中引入3D打印技术,结合产品设计实践,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一件产品从概念到实物的过程,在过程中体会尺寸对产品的影响,了解建模前期确定产品尺寸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产品设计流程。通过课程实验,学生进一步了解3D打印技术,深刻体会尺寸对一件产品的重要性,对产品尺度也有了全新认识,加深了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
以“无器官的身体”的哲学概念作为新视角来探究艺术设计与身体的关系,用视角的转化来分析两者的相遇:即概念如何诠释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又如何重新激活这些概念.文献资料整理
摘要:从UI界面设计的发展来看,色彩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有效运用色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UI界面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色彩的搭配,这样才能有效提升IU界面设计的整体水平。为此,文中对色彩心理学、UI界面设计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UI界面设计水平的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UI界面设计原则价值运用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