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底层公众生存状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名为《焦躁不安的美国劳工》的研究报告,列出了三分之一美国劳工几个方面的生存状况:三分之一入不敷出;三分之一没有工作安全感;三分之一的信用卡债务金额超过他们退休基金中的储蓄。由于社会制度和保障机制的不同,美国的底层公众却有着与中国底层不太一样的生活状态。
  可向政府申请救济。符合低收入标准的美国公民或者永久居民(持绿卡者),可以向政府申请食品券(Food Stamps)。不同人口家庭每月可獲得的食品券最高金额如下:1人, 155美元;2人,284美元;3人,408美元;4人,518美元;8人以上家庭每增加一个成员,可多获得117美元。这种食品券就像一张不可透支的银行卡,政府每月把钱打入卡里,持卡者只能在商店购买面包、水果、蔬菜、肉类、鱼类、奶类等食品,而不能用于烟酒或其他生活用品的消费。
  依靠社会救助。美国有很多贫困人口可以接受到各级社会慈善组织或机构的捐赠,比如教会等组织,他们有时捐的是食品,有时捐的是现金,通常会有教友把食品送到受赠人的家门口。在美国的穷人中,假如你连起码的住所也没有的话,可以去各类社会救助站,在这里基本可以免费居住两年,每月只需要交纳6美元的饭钱。(文/杨婧)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些干部在地方换届选举和选拔任用过程中,为了自己能够当选和得到提拔,频频进行“拉选票”或“拉推荐票”(简称“拉票”)的活动,由于他们非常关心和热衷于自己的票数高不高,是否成功,因而被人称之为围着选票团团转的“票奴”。坦率地说,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一种低俗、刻薄的说法。  民主选举,作为国家的政治性官员能够得以合理、公正、有序地产生的一项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候选人与候选人之间相互为
这一讨论凸显了时下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时下,我们正在讨论“战略知识分子”这个概念,预计这种讨论还将继续下去。也许这个概念会慢慢流行开来,也许这个概念很快会被人们淡忘。不管这个讨论沿着什么方向发展,不管这个概念是否成立,但讨论此问题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这一讨论凸显了时下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是研究重大战略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二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当今世界正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