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练习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w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泄露露面露富出乖露丑
  B.横行横加横祸横眉竖眼
  C.偈语揭短竭尽残碑断碣
  D.羚羊邻居伶俐高屋建瓴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秋季来临,正是秦岭盛装晚宴时刻。秦岭的秋天,总是伴着柿子的金黄和成熟,那是秦岭带给人们的礼物。
  (2)犯下偷车杀婴案的周喜军,偷车后竟连2个月婴儿都不放过。有网友说尽管是自首,但情节确实恶劣,将婴儿杀死对于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打击。
  (3)近日,英国摄影师马克·斯森用相机捕捉到了一只“哗众取宠”的幼熊,这只芬兰幼熊模仿“鸟叔”的舞蹈动作,尽展舞蹈天赋。
  A.万紫千红罪不容诛栩栩如生
  B.姹紫嫣红罪不容诛惟妙惟肖
  C.姹紫嫣红罪不当罚惟妙惟肖
  D.万紫千红罪不当罚栩栩如生
  3.下面的文字是对图表新闻的说明,请概括图表新闻的四个独特优势。(不超过15字)(4分)
  新闻图表与其他纸质媒体报道方式和传统的图表资料相比,图表新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文字报道视觉效果差的缺憾,把文字转化为图表,将新闻事件以及相关背景直接呈现给了受众。图表报道往往使用大量的数据和图案,这就增加了报道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图表报道不同于图片报道,它可以用一张图表,不仅反映出精彩的瞬间,又可以使用丰富的背景信息帮助受众分析新闻。图表报道的内容、形式灵活得多,没有固定的模式,记者编辑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运用丰富的背景资料制作出生动的图表。
  4.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雕,中山北平人。家世贫贱,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精力绝人,负箧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辨。
  起家殄寇将军,稍迁太尉长流参军、定州主簿。显祖崩于晋阳,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从梓宫还邺。乾明初,除国子博士。迁平原太守,坐赃贿失官。世祖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俨求博士精儒学,有司以雕应选,时号得人。值帝侍讲马敬德卒,乃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读,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光殿,共读《春秋》。
  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亲宠,与张景仁结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倾心相礼,情好日密,公私之事,雕常为其指南。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雕为洪珍谋主,甚忌恶之。洪珍又奏雕监国史。寻除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于公,欲立功效以报朝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宫掖不急之费,大存减省,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上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雕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
  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会雕与侍中崔季舒等谏帝幸晋阳,长鸾因谮之,故俱诛死。临刑,帝令段孝言诘之。雕致对曰:“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伏愿陛下珍爱金玉,数引贾谊之伦,论说治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歔欷流涕,俯而就戮,侍卫左右莫不怜而壮之。时年五十五。子德冲等徙于北边。
  德冲和谨谦让,颇涉文史。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其父之戮也,德冲在殿庭执事,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慷慨有志节,雅好古学雅:平素
  B.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讥:规劝
  C.坐赃贿失官坐:犯……罪
  D.长鸾因谮之,故俱诛死谮:中伤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世祖甚重雕”的一组是(3分)
  ①擢兼祠部郎中,典丧事
  ②与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光殿
  ③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
  ④洪珍又奏雕监国史
  ⑤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
  ⑥上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雕虽出身贫贱,但为人慷慨有气节,他精力过人,精通《三传》,很多人远道而来向他拜师求学,儒士们也佩服他高超的论辩能力。
  B.世祖即位后感念往日的恩宠任他为通直散骑侍郎,高俨要寻找精通儒学的博士,有司推荐了张雕,时论认为张雕深得人心。
  C.何洪珍和张景仁是姻亲关系,而张雕和张景仁又是同宗,张雕依附何洪珍,并且常常对其公私事务给予指点。也引起了穆提婆等人的忌恨。
  D.张雕被杀时,其子德冲正在殿上值班,亲眼看到了父亲遭受的冤屈和酷刑,大哭着昏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于公,欲立功效以报朝恩。(4分)
  译文:
  (2)长鸾等虑其干政不已,阴图之。(3分)
  译文:
  (3)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温庭筠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1)本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2分)
  (2)赏析“桥下水流呜咽”一句。(4分)
  (3)有人称赞“此词悲壮而有风骨”,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鱼我所欲也》)
  (2),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
  (5)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6)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入侵者
  文/周海亮
  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话是王说的。对他的勇士,对他的百姓。
  王的土地,安静并且富庶。田野,炊烟,流水,教堂,古老的王国,一成不变。王的百姓世代生活在这里,劳作,歌唱,抚琴,舞蹈,信仰独属于他们的神灵。(甲)王和百姓都认为这里永远不会遭到侵犯,然入侵者还是杀来。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异族骑兵轻而易举地拿下王的北方小镇,然后一路往南,逼近都城。王匆忙集结的队伍不堪一击,从前线逃回来的士兵告诉王,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王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摆摆手,兵就被处死了。王不会放过任何逃兵,王的土地上,绝不允许贪生怕死之辈。
  王派出他的第二支队伍,然后,第三支庞大的队伍开始集结。第二支队伍是去送死,士兵们唯一的任务,是将敌人尽可能拖住。第三支队伍才是真正的队伍,王不仅亲自挂帅指挥,还押上王国的所有:最精良的武器,最坚固的铠甲,最强壮的战马,最充足的粮草,最勇敢的士兵,最严明的军规……
  如王所料,第二支队伍全军覆没。可是他们将敌军拖住整整十天,十天时间里,敌人没有前进一步,王的第三支队伍却已经开赴前线。战斗极其惨烈,所有人都知道,假如战败,他们会失去生命,他们的父亲和孩子会沦为奴隶,妻子会受尽凌辱……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将会失去祖先留给他们的土地……
  战局在第五天开始扭转。王的队伍终于不再撤退,他们将敌人死死扛在河的对岸。这不但是王的功劳,士兵的功劳,更是百姓的功劳——孩子们为锻造兵器的铁匠拉起风箱,姑娘们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妇女们赶制着冬衣,老人则跪倒在神灵的塑像前,默默为每一名士兵和每一寸土地祈祷……
  半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撤退;一个月以后,敌军开始溃败;两个月以后,仅余的三万异族骑兵被困山谷。此时战局明朗,王只需一场大胜仗便可将敌军彻底消灭。夜里,王召来他最博学并且最信赖的谋士,王想采取一种最稳妥并且代价最小的方式。
  可是我们不必将他们杀干净。谋士说,我们只需要将他们赶走……
  他们是入侵者。王握紧拳头,我绝不会让任何入侵者活着离开我们的土地!
  可是代价太大。谋士说,如果将他们全都消灭,我们至少还会牺牲三万名年轻人……
  为了最终的胜利,战至一兵一卒又有何妨?
  可是王,您知道异族为何会突然侵犯我们吗?
  因为他们看上了我们的土地。
  也许是这样。不过他们似乎认为,这土地也应该属于他们……
  无稽之谈!王说,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并让这片荒蛮之地变得美丽并且富饶。他们为这片土地做了什么?他们不但什么也没有做,并且发动战争,屠杀百姓……
  可是王,您真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吗?
  我说过,我已经决定了!王抡起拳头,将木几捶得“咚咚”有声。
  王与谋士,最终决定挖一条暗道。暗道从小镇开始,一直延伸到山谷。然后,王的五千死士会突然出现在敌军的阵营,烧毁他们的营房,捕杀他们的首领,让他们措手不及。王和谋士将这次行动称之为“天衣”,将这条地道称之为“卫国暗道”。
  清晨,“卫国暗道”开始动工。几百名志愿者轮流挖掘,进度惊人。可是挖到接近山谷的地方,他们遇到了麻烦。数不清的深埋在地下的石碑阻挡了暗道的推进,他们必须在这里,绕一个很大的弯。(乙)
  他们请示王。王和谋士进入暗道,王被眼前的景象吓呆。
  石碑如此之大,如此之多,令王匪夷所思。王推断,多年以前,这里也许是一个古老的广场。王趴上石碑,却看不懂那些碑文。王向谋士请教,谋士只看了一眼,便说,这些石碑,至少存在了五千年。
  怎么可能?王说,我们的王国,不过两千年历史。
  这不是我们的石碑。谋士说,这些石碑,属于进攻我们的异族人。
  你确定?
  我确定。谋士说,我不但确定这是异族人的石碑,并且知道碑文的意思。事实上,尊敬的王,我不得不告诉你,真正的入侵者,其实是我们。
  你先告诉我,石碑上写的是什么?
  谋士便趴上石碑,一字一顿地念起来:
  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愿意用生命将她捍卫。
  11.赏析文中甲处画线句子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答:
  12.试概括文中王的形象。(4分)
  答:
  13.分析文中乙处画线小节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14.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文化排污
  文/何满子   ①人们现在都已懂得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对以往造下的孽,花大本钱大力气培补修复。虽不能立见效应,但假以时日,生态环境终会培护好。关键是,人们都懂得了不能惹恼大自然,它报复起来很凶,要危及人的生存。
  ②可是,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很少有人关注,很少有人懂得它同样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当然,那危害是精神方面的,从腐蚀心灵、败坏风俗直至伤害人性。文化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某些恶果,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示的,比如,上世纪50年代起的舆论一律只许信仰不准思考,封闭锁国杜绝世界信息等等,不旋踵而导致了10年灾难的文化沙化。其恶果至今尚有余烈。
  ③在多数情况下,文化生态的污染和破坏是隐性的,它对社会精神的腐蚀、国民素质的凌夷,乃至对人性的残害,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其危害。人们日日夜夜身处在文化生态恶化了的环境中,受着毒害也未必感知,真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个体说,日浸日淫,潜移默化,美孜孜地沉溺其中,精神萎颓情操卑下了还不知是受其熏染所致;就社会说,营营攘攘,花花绿绿,初不觉其有异,风尚糜烂道德败坏了还不知是劣质文化流荡侵害的结果。文化生态尚无环保觉悟,更无治理设施,以往的破坏既未修补完竣,恶因还在引发恶果;新的污染更大量滋生。
  ④由于上世纪50年代起文化禁锢导致一个世代的文化沙化,一旦改革开放,文化上吃“瓜菜代”吃久了的饥民慌不择食,加上馋久了的人味觉失灵,大都丧失了鉴别力,快餐食品也成了无上美味。年轻一代更因清教徒风习下煎熬已久,对台港涌入的挑动感官的煽情的大众文化如痴如醉,内地脸厚胆大的歌星也纷纷登场,把一代人的趣味调教得只能接受这类媚俗的低趣味。劣币驱逐良币,正规的艺术就被这类低俗不堪的商品挤压得生意萎顿,以至不少有才华有追求的艺术从业者只能找机会到国外去求生存发展。正如北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中所说:“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⑤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戏说”历史片这类胡闹玩意儿风靡市场,继之以内地摄制的皇帝片、清官片、言情片等大搞其“精神复辟”,辅以同类的小说畅销,把五四启蒙所辛苦缔造的清新的人文精神,至少在大众文化领域稀释冲刷殆尽。这些上世纪20年代起就已被驱逐到不上台盘的冷角,乘文革肆虐后全民的心灵创伤未恢复、社会转轨时期人心浮动之机,卷土重来。这些玩意儿偶尔有一点,也并非大患,可是这些年这样的狂轰滥炸,占领了文化市场的大半江山,就是严重的文化污染了。
  ⑥正如马克思所说:“音乐训练音乐家的耳朵。”低趣味的玩意儿调教出越来越多适应低趣味的胃口。出书单位以此射利,皇帝小说、琼瑶小说狂销,摄制单位以此博取高票房价值和高收视率,武侠片呀、什么还珠还宝片呀、皇帝片呀,一部接一部不断大量排污,一些自身也沉溺于低趣味的畅销文化拜物教徒跟着起哄,再夹着渲染哪个明星情变,搞得文化生态环境一片乌烟瘴气。
  ⑦更糟的是,人们还以为这样的大量排污是在繁荣文化,以为是在满足群众需要,走群众路线呢!难道这能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吗?是不是该像自然生态环境那样,限制一下那些自以为得计的文化排污单位,罚他们的款,限令他们整顿乃至勒令停产呢?
  (有删节)
  15.联系全文概括作者例举了哪几个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行为。(6分)
  答:
  16.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7.请简要说明全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某酒店召开了“六国易经峰会”,主办单位为“世界易学领袖协会”。参加会议需交2980元报名费,“风云人物”、“诚信人物”等奖项标价三千,而“高级风水师”、“高级预测师”标价两千。一位与会者告诉记者,只要肯花钱,还能买更高级的奖项。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800字。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孔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节选自《汉书》)
  20.请写出“春秋三传”除《左传》以外的另两部作品名称。(2分)
  答:
  21.左丘明作《传》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还泪之说”。
  B.《哈姆雷特》中,自从可怜的老波洛涅斯死了之后,奥菲利亚这个未知世事的年轻姑娘受了很大刺激,神经也变得不正常起来,最后服毒自杀了。
  C.《飞鸟集》由325篇短小精悍的小诗组成。诗大部分只有一两行,极少数是三四行。该诗集既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
  D.《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迫害狂”患者的特殊感受,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控诉:“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E.《边城》中,天宝、傩送兄弟俩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为了翠翠,天宝宁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而傩送则主动托媒人上门提亲。   23.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请各举一例,分别表现他们的“奸”“智”“义”。(6分)
  答:
  (2)老舍笔下的茶馆叫“裕泰”,请你解释此名字的寓意,并说说裕泰茶馆在戏剧中的命运。(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橡皮大黄鸭自从游进咱们的维多利亚港以来,红极一时,大黄鸭很快就有了众多的“孪生兄弟”,在天津、武汉、杭州等等城市的水面上,它们像自己的香港“大哥”一样,憨态可掬地游来游去,和游客们的笑脸一起出现在无数电子照片中。
  对大黄鸭的创造者霍夫曼来说,这个作品表达的意义很丰富:文化的公共性、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比较纯粹的艺术以及拒绝商业化的精神。它带着作者的印记,在世界各地“昙花一现”。
  但是,对众多的“临摹者”来说,大黄鸭从“作品”的神位走了下来,变成了一个不必承担个性的简单符号。即便不谈论版权问题,各种被复制出来的大黄鸭们,也不过像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电影海报一样,似乎仅仅在宣示着——看!本市实乃直追香港之时髦都市;抑或更等而下之——快!本楼盘火速预订中,入住即可获毗邻维多利亚港之感觉,每日亲睹大黄鸭。
  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公共性,公共场地、公共活动、公共的文化认知,市民们需要公园、图书馆,喜欢参加周末的大合唱、广场舞蹈,希望听到高质量的文化讲座、找到有共鸣的文化记忆。同时,文化建设也要讲个性,上承传统、下接地气。人们到武汉肯定想去吃热干面,不会想到去吃拉面,到兰州则相反,如果有一天他们都赶时髦、改道主营“苏格兰打卤面”,你一定觉得很没意思。
  我们老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是自觉、自信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跟风跟出来的。风水轮流转,想跟也跟不上;只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是坚实的,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孕育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我们自己的“治愈系”。从“诗三百”到“八大家”、从青花瓷到马头墙、从“闹元宵”到“龙舟会”……如此典雅、这般繁华。有这些养分打底,我们的“拿来”才不会有抄袭之虞。
  (有删改)
  24.各地出现了很多大黄鸭的模仿之作,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5.城市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注意哪些方面?(5分)
  答:
  26.请问如何才能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分)
  答:
  参考答案
  1.A(B项“横祸”的“横”应读hèng,其余读héng;C项“偈语”的“偈”应读jì,“揭短”的“揭”应读jiē,其余读jié;D项“邻居”的“邻”应读lín,其余读líng)
  2.B(“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绚丽,“姹紫嫣红万紫千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故第一处选“姹紫嫣红”;“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罪不当罚”是指处罚过重,故第二处选“罪不容诛”;“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故第三处选“惟妙惟肖”)
  3.直观生动、准确、丰富、灵活。(通读这段文字,你很快就会发现它只有四句话,一句一点:第一句,句子的主干是:它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将新闻事件直接呈现给了受众。第二句话,增加了报道的准确性和说服力。第三句话,使用丰富的背景信息帮助受众分析新闻。第四句话,图表报道的内容、形式灵活。这样思考以后,关键词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
  4.同桌吃饭时要摆脱对于手机的依赖,要学会面对面与人沟通。(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意思对即可。看漫画的标题“无话可说”就暗示了主题是关于现代人的沟通交流的,再看漫画中每个人都埋头拿着手机,联系整幅图,即可写出寓意。)
  5.B(讥:抨击)
  6.D(①④跟世祖无关;⑤指的是张雕为人)
  7.B(“得人”是用人得当的意思)
  8.(1)张雕认为自己出身微贱,却做了大臣,所以对国事励精图治,一心要建立功勋来报效朝廷(得分点“以”、“致位”、“励精于工”状语后置,句意通顺)。(2)韩长鸾等人担心他会不停干预朝政,暗中想除掉他(得分点“干”、“阴”、句意通顺)。(3)这一次进谏,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本意好,却造成了恶果,我的死不可逃脱(得分点“意”、“无所”、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张雕,是中山北平人。出身于贫贱之家,但为人慷慨有气节,喜好古学。他精力过人,背着书箱求师学习,不远千里而去。研通《五经》,尤其通晓《三传》,远方来向他拜师求教的人数以百计,儒士都佩服他高超的论辩能力。
  初任殄寇将军,升任太尉长流参军、定州主簿。显祖在晋阳去世后,提拔他兼任祠部郎中,负责丧事,护送棺木回到邺。乾明初,任国子博士。升平原太守,因贪污受贿被罢官。世祖即位后,感念往日的恩宠任他为通直散骑侍郎。琅邪王高俨寻找精通儒学的博士,有关人员推荐了张雕,人们都认为是选对了人。皇帝的侍讲马敬德去世,他得以入宫教习经书。皇上很倚重他,任命他为侍读,和张景仁同时受到礼遇,一起进入华光殿,共同讲读《春秋》。
  胡人何洪珍深受皇上宠爱,和张景仁结成姻亲关系。张雕和景仁同宗,依附何洪珍,倾心接纳,感情与日俱增,公私事宜,张雕常常给予指点。当时穆提婆、韩长鸾和何洪珍一同侍奉皇上,知道张雕是洪珍的谋主,对他很忌恨。洪珍又保奏他监修国史。不久任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委以重任,进言多被听从。皇上特别允许他奏事时不用快跑,又称他为博士。张雕认为自己出身微贱,却做了大臣,所以对国事励精图治,一心要建立功勋来报效朝廷,在朝堂上议论得失,不加回避。宫廷中并不急需的花费,大为减省,多次抨击权贵,劝谏皇上。皇上也很倚重他,把朝廷大事都委托他处理。他以澄清朝政为己任,意气风发。   韩长鸾等人担心他会不停干预朝政,暗中想除掉他。正好张雕和侍中崔季舒等人劝皇上到晋阳去,长鸾陷害他,张、崔二人一同被杀。临行刑前,皇上派段孝言去责问他。张雕说:“这一次进谏,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本意好,却造成了恶果,我的死不可逃脱。希望皇上珍视一切美好的东西,多引进像贾谊这样的人,讨论治理天下之道,皇上的枧听,不要受到蒙蔽,那么我死了,也像活着一样。”说完就涕泪交流,从容而死,左右侍卫都很同情而钦佩他,时年五十五岁。他的儿子德冲等人被流放到北部。
  德冲为人谦和礼让,涉猎文史典籍。由于是皇帝老师的孩子,很早就得到表彰提拔。父亲被杀时,德冲正在殿上值班,亲眼看到了父亲遭受的冤屈和酷刑,大哭着昏倒在地,很久才苏醒过来。
  9.(1)春季,飘舞的杨花。(本诗在首句交代了季节,但回答时,答“杨柳”不能得分,必须讲杨柳的状态,才能反映季节特征。)(2)运用拟人(1分)的修辞生动写出送别时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的景象(1分),渲染离愁的气氛(1分)衬托出离别之悲(1分)。(写景手法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效果主要从意境和情感方面作答。)(3)上片前三句说杨柳,下接流水呜咽渲染离别时悲壮的氛围(2分),结句中“平原年少”,表示词中的远行人乃燕赵之地的少年,故而在悲情中显出壮阔景象,正是为前人所评:“悲壮而有风骨。”(2分)(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悲壮而有风骨,找出悲壮之处和有风骨之处。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赏析:
  这首词写平原年少远行惜别,一改温词以往绮怨柔弱的风格,显出悲壮深沉之慨。是温庭筠词中少有的表现男儿悲壮情怀的词作。
  上片“洛阳愁绝”一句点明地点。“杨柳花飘雪”一句则交待时节,烘托环境。正是春残时暮、物候感人的人间四月天,洛阳城外古道,漫天杨柳飞花如雪。古时人折柳赠别,桥边路旁,柳枝总被送别之人随手折下。下片写惜别留饮。“马上”言别在即刻,“争劝离觞”言情深意厚。“南浦”泛指水边送别之地。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句言已分别,“莺声断肠”言离情痛楚。“平原年少”,平原为古地名,战国时赵国都邑,今在山东平原县。在此表示词中的远行人乃燕赵之地的少年,故而愁情中显出几分豪壮。最后点出主人公不忍离去之状,与“愁绝”相应。此时人已上马,送行酒觞更为殷勤有加,劝君更尽一杯酒。此时听得南浦声声莺啼,更令人伤怀。
  此词通篇用“花飘雪”、“水流呜咽”、“莺声断肠”、“挥泪千行”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把不可捉摸的离愁形象地表达出来,感人至深。最后结句在悲情中显出壮阔景象。正是为前人所评:“悲壮而有风骨”。
  10.(1)故患有所不辟也(2)箫鼓追随春社近(3)辩乎荣辱之境(4)犹抱琵琶半遮面(5)可以横绝峨眉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渺沧海之一粟〖KG1〗羡长江之无穷
  11.作者使用短句和整句相错的表达,简洁而整齐;同时紧凑有力,突出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揣摩:字词运用的精准及效果;句式方面的特点和效果;语言风格等,分析画线句子主要是在句式选择上长短交错。)
  12.勇敢,残忍,穷兵黩武的入侵者。(每点1分)(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身份、遭遇等方面进行总结。从文中看作者对王的感情倾向,再画出小说中关于王言行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13.通过描写志愿者挖“卫国暗道”这一情节写出战争对王百姓的异化;暗示这里曾有战争发生过;为下文揭示王是入侵者作铺垫。(6分,每点2分)(从大方面讲扣紧内容和结构,从小方面讲抓住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要素分别考虑其作用,再分点答题。)
  14.(1)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出乎读者的意料,就是因为作者在前面的叙述中,采用了欲放故收,欲抑先扬的手法,读者都在同情王,同情送死的勇士,但是到了结尾才知道,原来王才是真正的入侵者;情理之中在于谋士和王的对话暗示了王是入侵者。(3分,特点1分,分析2分)(2)首尾呼应,揭示开头设置的悬念(2分)。(3)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同样也是在真相大白之时戛然而止,甚至有的读者还一直在关心,这仗到底打不打了,意味深远,余音袅袅。(1分)(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可从结尾所述故事情节的内容,从结尾与小说主旨、标题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
  15.上世纪50年代起的舆论一律只许信仰不准思考等等导致了10年灾难的文化沙化;改革开放,年轻一代对台港涌入的大众文化如痴如醉,把一代人的趣味调教得只能接受这类媚俗的低趣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戏说”历史片,内地摄制的皇帝片、清官片等占领了文化市场的大半江山,造成严重的文化污染。(3点,每点2分)(“句不离段”“瞻前顾后”,根据文章2、4、5自然段的句子很容易找到答案。)
  16.引用,类比论证,(2分)将“文化领域正规的艺术被低俗不堪的商品挤压得生意萎顿,以至不少有才华的艺术从业者只能找机会到国外去求生存发展”和“没什么真才实学的人出自孟尝君门下而导致贤者不至”情况类比(2分);批判低俗文化对文化的戕害(2分)。(先找出论证方法有引用和类比,再找出把什么类比成什么,最后证明了作者什么观点。)
  17.先由人们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引出人们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关注很少的危害;接着举例分析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危害,层层递进;最后联系现实,连用反问思考解决的方法。(3点,每点2分)(主要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作者表达意旨和架构全文的用意及策略。主要先从所提供的句子或段落本身入手,找出其提供的信息,然后从结构、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找出与之契合的地方,从而证明作者巧妙的匠心。)
  18.本材料是“时评类”的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近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说理性。此题中命题人的倾向较强,即对这种“花钱买奖”现象的批判。联系社会现实,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从很多方向入手。例如:(1)从社会角度,可以写监管体系不完善,任由评奖的和领奖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从获奖者角度,可以写他们应时时刻刻想着社会大众和老百姓的期待,要用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坚守精神,去维护各类评奖的一片纯净的天空。(3)从此举危害的角度,可以写“这个奖值多少钱”既导致公众失去荣誉感和认同感,更会导致社会诚信的缺失。
  19.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
  20.《公羊传》、《谷梁传》
  21.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参考译文:
  (孔子)对于所隐讳、贬损的事情,不能写成文字书于竹帛,就口授给弟子,弟子们退下后转述孔子的话与孔子的原话各不相同。左丘明担心弟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以致失去孔子本来的思想,所以研究本来的事实而为《春秋》作了《传》,表明孔子是不用空言来说经文的。《春秋》所贬损的当代君臣,有权威势力,他们的事情就写进了《传》中,因此《春秋》中有所隐讳,没有宣扬,就是为了避免遭到当政者迫害。
  22.BE(B.奥菲利亚是掉到河里死的;E.天宝和傩送所做的事反了。)
  23.(1)曹操被称为“奸绝”:梦中杀人的故事。诸葛亮被称为“智绝”:空城计的故事。关羽被称为“义绝”: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每例2分,要求简略叙述故事情节。)(其他事例如曹操:望梅止渴,杀吕伯奢等;诸葛亮:七星坛诸葛祭风,祭泸水汉相班师,出陇上诸葛妆神等;关羽:挂印封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2)茶馆的名字叫“裕泰”,象征着富裕和安泰,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2分),但这样的愿望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的背景下,往来茶馆的黑势力横行霸道,小人物挣扎求生,无论茶馆掌柜怎样改良也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意。(1分)最后掌柜王利发在茶馆被人霸占后悬梁自尽,标志着“裕泰”茶馆的消失。(1分)
  24.城市为了宣传的需要,将“大黄鸭”变成广告,借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某些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将“大黄鸭”变成他们的赚钱工具。(每点2分)
  25.要有公共性,能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要讲个性,既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不能一味只顾赶时髦而忽略了城市本身的特色。(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
  26.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本地特点,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文化;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每点2分)
  (作者:秦葆、万春芬,南京市江宁区临江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肉制品加工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有重要作用。当前肉制品加工学实验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不足,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脱节;实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学人员匮乏;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满足企业人才录用需求。本文结合延边地区肉制品企业发展现状及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江苏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连续三年采取读写作文的形式。由于多年的磨炼,学生对于一般性的作文常感觉毫不费力。然而,仍有不少学生似乎对读写任务型作文中的概括部分充满忧虑和胆怯,其核心的问题是30个词的概括该怎么写?  任务型作文的概括, 就其表面上来看,它仅仅是整篇作文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却关系到整篇文章的写作 (开头)和全文的得分, 不可疏忽。  本文试图就如何写好概括与读者做肤浅的探讨。  笔者以为:
闫景新  如果人没有了真实、善良、美丽这几个词语,那么人生将会失去很多的色彩。相反,有了这几个词语,人生也就有了不同的风景与色彩。真实、善良、美丽就像开在花园里的几朵耀眼的花,由于它们的存在,才让人生的大花园显示出更多的传奇。  一  刀娘  文/朱成玉  刀娘不姓刀。真名叫韩金子,是百里挑一的有名的刀匠。很少有女人做刀具的,她却是一把好手。而且人长得漂亮,人们都叫她刀娘。  那是一个朝鲜族聚集的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特色元素的汉族文化形态。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每每看到健身者练习太极拳,总是不禁感叹其动作何以如此连绵不断。直至自己亲自学习,才明白太极拳本身确实一套套动作的组合。非谓语的学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分解句子是非谓语的关键。要破解非谓语的用法,笔者认为要先了解何为“谓语”。  一、太极之单式
【作文题目】  心灵的契约是我们每个人与自己或与他人在内心的约定。诚信、责任、理想、诺言、操守……支撑“人”的结构,体现契约精神。缺乏心灵契约,浮躁空虚,游离易变,犹如失去根系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枯萎、干涸……  请以“守住心灵的契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审题一要注意是理解“守住”,为什
Health researchers have noticed that some groups of people are more consistently healthy than others, and wondered… Is it race? Income? Where you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disagreements in hea
一、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源于日常交际,同时也服务于日常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功能,它是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表达策略。在英语交际中,委婉语被广泛地运用,掌握一些委婉语的表达、熟悉其使用的场合,有益于我们的英语学习与日常交际。  我们使用委婉语经常是出于以下原因:  1.“避讳”,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  虽然各国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但在各国文化中还是有
三角、向量綜合测试卷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Many people have heard of the ‘brain drain’. This is happens people with good skills and a good education move to other country for study or work, often at great expense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为稳定房价,某地政府决定建造一批保障房供给社会.计划用16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在该土地上建造10幢楼房的住宅小区,每幢楼的楼层数相同,且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与楼层有关,第x层楼房每平方米的建筑费用为(kx 800)元(其中k为常数).经测算,若每幢楼为5层,则该小区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