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精英时代的惶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布斯鲍姆在其《断裂的年代》序言里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关于一个逝去的社会和一个失去了方向的历史时代的一本书:那个“资产阶级社会”与1914年的那一代人一起,已经永远消逝在历史中,如今那个社会带有强烈精英色彩的艺术和文化也正在式微;而我们所处的这个茫然无措的时代,在面对陌生难辨的未来所表现出的惶惑不安为作者此生仅见。
  事实上,这本看似是年代四部曲续篇的书不是一本历史学专著,而是作者近年来一系列演讲、论文和专栏的合集。至此,在《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线性推进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无明确指向的、断裂的或者说碎片化的年代,连习惯于鉴古知今的历史大家如霍布斯鲍姆也感到“惶惑不安”。
  关于资产阶级社会黄金时代的消亡,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宣告过了。在他看来,那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昨日的世界”,早在一战爆发时就已经烟消云散了。由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所开启的相信理性和科学进步的理念已经崩解,取而代之的将是纳粹和苏联式集体主义的黑暗年代,弗洛姆笔下“逃避自由”的人们,将纷纷投向希特勒和斯大林这类政治强人的怀抱。这最终导致他即使在逃离了纳粹魔掌后,依然选择以自杀来表达自己的幻灭和绝望感。
  现在轮到霍布斯鲍姆来哀悼资产阶级精英文化的消亡了,而这并不是独裁和专制主义者的黑手所致,恰恰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摧毁了其自身的文化基础:20世纪的科学和文明推动了西方经济的迅猛扩张,这接下来催生了大规模消费的社会,最后作为选民和消费者获得决定性政治发言权的大众,把关于何为艺术以及该如何消费艺术的话语权和实际选择权从资产阶级精英手中抢了过来。
  用霍布斯鲍姆的话来说,如今关于艺术的资产阶级特权概念已经不复存在,资产阶级高级文化的受众大大减少,只剩了年事已高的人、附庸风雅的人或沽名钓誉的有钱人,“把文化和生活,欣赏和消费,工作和休闲,身体和精神隔离起来的高墙正在被拆毁”。如果说王公贵族时代的精神象征是教堂,资产阶级时代的象征性建筑是歌剧院,那么大众消费时代的新圣殿就是大型购物娱乐中心。
  作为一个终生致力于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和制度的左派人士而言,这一趋势的发展不免令霍布斯鲍姆产生“兔死狐悲”的伤感。因为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随着资产阶级精英传统的坍塌,知识分子作为领导站在政治反对派前列的时代,如今也已如明日黄花。如霍氏所言,伟大的知识分子反对派的没落不仅是因为冷战结束了,也是由于在这个经济增长、消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西方公众对政治变得漠不关心。
  这是一个原子化的、众声喧哗的年代,人们满足于制造自我表达的互联网噪音,认为表达即是行动,而那种通过真正的集体政治行动来改善社会的信念已荡然无存。在霍布斯鲍姆看来,这其实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涣散和混乱”。
  当然,作为一个睿智通达的老派知识分子,霍布斯鲍姆反复告诫自己要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指出新技术和大众消费的结合也曾经产生出如电影这样伟大、有创意的艺术成就。但对于习惯了霍氏年代四部曲明快达观文风的读者来说,《断裂的年代》字里行间的感伤和落寞是显而易见的。
  《断裂的年代》
  作者:[英]霍布斯鲍姆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9.8元
  《经典电影十八讲》
  作者:戴锦华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8元
  在深入剖析电影文本的基础上,直面影片所隐含的文化中关于“情感结构”等问题,还原它们在东西方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中的原初位置。
  《清日战争》
  作者:宗泽亚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68元
  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剖析,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青年对话录:人与知识》
  作者:汪丁丁
  出版:东方出版社
  定价:42元
  从“有知的无知,即有限理性”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问题”再到“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论述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投机之王回忆录》
  作者:[美]艾德温·拉斐尔
  出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元
  利弗莫尔14岁时初涉股市,从一名无名小子,凭借自身的天赋与对市场的仔细研判,在股市几经沉浮,最终参透投机之道,终成一代投机大王。
  《此生是我吗》
  作者:刘苇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6元
  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
其他文献
身处国际经济前沿和特殊时期的中国,“十三五”规划的编写格外受到关注。“十三五”规划会有怎么样的战略调整?它又将如何引领中国向纵深发展?日前,《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胡鞍钢,解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核心内容。“行稳致远”是战略规划的核心预期  中国新闻周刊:“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核心是什么?  胡鞍钢:“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从9月中旬到10月底,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黄溪连连续四次飞赴首尔,为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做前期工作层准备。  11月1日至2日,在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黄溪连两次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11月1日晚上,中日领导人双边会晤的时间有所推迟,外界对于原因的猜测很多。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黄溪连:据我了解,这和下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的三方领导
早年间我们做梦能力还没那么强的时候,男神的门槛还比较低,长相清秀、会唱歌跳舞就能让姑娘疯狂。据说,四大天王第一次在内地开演唱会时,现场女粉丝都疯了似的把随身佩戴的项链首饰之类往舞台上扔。一得到前排赠票的人士不仅见识了什么是脑残粉,也从地上捡了不少实惠。  超人曾经是我少女时代的男神。戴上眼镜、穿上西装就是记者克拉克·肯特,领带一解、衬衣一扒就是superman,会飞,有透视眼,力大无穷,壮硕的脖颈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民粹主义在社会思潮、政治体制、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最近的突出表现是美国共和党内茶党力量的壮大、孤立主义上升,以及欧洲议会刚刚结束的选举中代表民粹主义的法国国民阵线、英国独立党等获得民众巨大支持。  西方政治的右倾化、极端化与民粹主义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联,将在较长时间里影响西方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内外政策。民粹为何崛起  西方民粹主义再次兴起有其必然性。西方滋生民粹主义的土壤
因为双方不可调和的分歧而饱受掣肘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进程,永远需要依赖于地区战略环境的背景。最近以来,这一进程受两大地区动态的影响,即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和伊朗核谈判。  伊朗核谈判已成为美国及其中东盟友之间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之一。尽管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别无选择,但要让它们相信未来美国会保护它们的安全也十分困难。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牺牲掉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并为穆斯林兄弟会的掌权
对军迷来说,6月6日是颇具纪念意义的“最长的一天”,七十年前的这天,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影迷来说,6月6日则是科幻动作大片《明日边缘》公映的日子,七十年后的这一天,汤姆·克鲁斯开始在大银幕上一路冲杀,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按说《明日边缘》跟诺曼底登陆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但看过电影你就明白,其实在影片中导演和阿汤叔一再向诺曼底登陆致敬——影片改编自日本的小说/漫画《杀戮轮回》,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档期中,徐峥导演的新片《港囧》的票房超过了15亿,但与上一部《泰囧》众口一词的赞誉相比,这一次,夹杂着青春、怀旧与理想的香港囧途,在笑声与泪点之外,也收到了为数不少的质疑。  因为长达两个月的、马不停蹄的电影宣传,徐峥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从电影回到现实中,他并不是那个永远充满喜感的徐来,而是一个以精准的判断与缜密构思来设计喜剧的“精算师。”“那些拍不了,我们的尺度怎么可能”  
“俄罗斯将靠远东致富”,18世纪的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留下的这句名言,几乎精准地预言了300年后俄罗斯远东的发展与国家的走向。  俄罗斯首届东方经济论坛于9月3日至5日在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举行。这是在西方自去年开始制裁以来俄罗斯首次在远东召开论坛,旨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地区发展、加强对外合作,拉动远东乃至俄罗斯整体的经济发展。  这也是继一年一度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际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
2010 年9 月28 日,香港,邵逸夫出席邵逸夫奖2010 颁奖典礼。图/CFP  2013年11月19日,香港无线电视台台庆,也是其创办人之一邵逸夫的生日,觀众们在电视荧屏上没有看到“六叔”像过去32年的每一年台庆那样,主持台庆亮灯、出席台庆接受祝福。2012年,邵逸夫在完成TVB股权转让以后,再没现身台庆活动,也几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了。  邵逸夫向这个他做了一辈子的娱乐事业做了最后告别。他先
6 月17日中午,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国财政部庭院内为李克强总理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李克强在卡梅伦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摄影/ 本刊记者 刘震  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携夫人程虹来到温莎城堡,与英女王会见。  这座现今世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成为李克强此次访英行程中正式活动的第一站。  之后6天里,李克强总理带领规模庞大的企业代表团访问了英国和希腊。  中国对英国及欧洲的外交关